第三十章 崇政唱名(1 / 2)

帝國 戒念 2586 字 2022-11-09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帝國最新章節!

第三十章崇政唱名

東華門內便是崇政殿,除了早期的幾科殿試曾在講武殿舉行之外,幾乎九成以上的殿試都要在這座大殿內進行,而這里也成為殿試的代名詞——這所宮殿已經隨著大宋的狀元被傳唱七十載,已經成為大宋科考的象征。(小說手打小說)

路人常說「東華門外唱出者」便是在崇政殿內進行的「唱名」,所有殿試考生皆在東華門等候。崇政殿內編排官將殿試試卷陳列於御座西邊,對號拆封,拆出一份轉送送一份至中書侍郎,當庭與宰相相對展進呈,並且將該試卷考生姓名籍貫高聲喊出,皇帝座下軍頭司依次傳唱。

實際上真正的狀元不僅是皇上早就知道,就連兩府宰持也會提前知道,所謂「唱名」其核心便是殿試頭三魁,大宋以文治國而文治的最高峰莫過於經過層層考核選拔的科舉狀元,大宋君臣以東華門唱名立時可以讓一個昨日「田舍郎」變成今朝「榮登天子堂」,其名號立時為天下所敬羨。宋雖承唐制,但百多年來不斷的完善科考各項制度,使得科舉取士更加公平,而如此大力提升科考狀元及進士,也使得朝廷無世臣,更無百年之家——百多年來除了呂蒙正和呂簡夷叔侄兩人之外,再也沒有第二個家族兩代連續為相的事情,而當年呂簡夷極力勸說劉太後厚葬當今天子生母,也成為明哲保身的典范,科舉考試的威力已經徹底擊碎自秦漢以降的世家豪族政治,就是權勢熏天的宰持也要為今後的出路仔細思量三分。

前任宰持劉沆因為在都虞候一案中暗算文彥博去年黯然離位之後,文彥博第二次升為宰持,雖不為獨相但朝中環境已比他第一次慶歷八年升任集賢相時要好的太多。不過去年在皇帝病重期間他率領兩府懲治內侍,開罪皇後,劉沆雖然構陷他的手法低劣但就這樣黯然離位對他而言亦非好事,此時他說不上已經集怨恨於一身,然相位已經處於穩固的最巔峰剩下來的就是走下坡路了。

在一名身穿緋色官衣的官員帶領下,禮部正奏名進士三百二十四人按照自己的請號排好隊伍如同前幾天殿試一般從東華門進入崇政殿。不過這一次他們並不能進入崇政殿而是匯聚在殿門外的廣場上,等待百官的常例朝會完畢,而這個時候宮中的太監則開始臨時傳授他們一會受封進士所需的禮節。

可能除了外敵入侵的國家危亡時刻之外,再也沒有能夠比宣布新科進士更重要的事情了,今天的百官朝拜速度非常快,也恰好等著太監介紹完禮儀之後馬上就開始令讀書人心中最為激動的唱名了。

宰相文彥博立於殿中御座對面,他手中拿著的便是經過中書省審核後殿試所取的三魁卷子,兩名太監從他的手中拿取一份之後再皇帝御案前展開,另外一名太監用牙篦大聲點讀,完成一份之後便合上卷子,再進行下一份卷子的點讀。

當今天子趙禎今年已經四十七歲了,自十三歲開始登基繼承皇位之後,他雖然算不上一個兢兢業業奮發圖強的皇帝,但卻是一個公認的對臣子寬容的皇帝。絕大多數的時候,皇帝趙禎都會充分的聽取臣子的意見再做決斷,只有極少數的時候他一人乾綱獨斷,三十三年的皇帝生涯雖然超過了大宋帝國前三任皇帝的在位時間,但也使得他身心俱疲。

皇帝趙禎是一個非常謹慎的皇帝,他幾乎恪守著太祖太宗皇帝為後世大宋皇帝所定下的所有規范,並且以他的寬容和信任對待臣子,使得在他過去的時間里絕大多數時候君臣關系非常融洽。正因為謹慎他才深知選拔人才的重要,而科舉考試所產生的新科進士們,他們將會是未來大宋的頂梁柱——盡管他不願意承認自己老了,而且以後也不會有子嗣,但是他依舊對這次丁酉科考試極為重視,因為這次考試之中很可能會出現大宋未來皇帝的宰相。

在例行的朝會完畢之後,皇帝趙禎的精神立刻就高漲了三分,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自己欽點的狀元——也許還需要一個儀式,但這並不重要,金榜魁首乃是人主欽定,這個狀元早就在他看過試卷之後便立刻決定了。

宰相文彥博在內侍點讀完三魁的卷子之後,按照皇帝手指的第一份「仁」字號卷子示意,便上前將這份卷子的封彌拆開,御座之西的編排官也按照卷子的字號將手中對應的卷子抽出拆開封彌。編排官和宰相文彥博兩份卷子的封彌驗看無誤之後,文彥博轉身大聲說道:「今科進士第一,渭州王景范王見復!」

文彥博的話音剛落,位列御案西向的閤門立刻接著用更大的聲音將宰相的原話喊出,大殿門口的七名金吾衛齊聲高聲傳誦「今科進士第一,渭州王景范王見復!」——從宰相文彥博將「進士第一」的名號公布後,閤門、金吾衛三傳至崇政殿門口,這正是殿試的最後一個環節「臚傳」。

大殿門口的金吾衛連聲高喊三次之後,還有些驚呆的王景范被蘇軾一推說道:「見復,你是金科狀元,快上啊!」

王景范也沒有想到自己居然能夠中狀元,原本他就期待著能夠過禮部試進士科這一關,至於殿試這一屆是無黜落的必然會成為進士踏上仕途,而今朝崇政殿臚傳居然是自己名列進士第一,這對他而言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禮部試和殿試兩次考試,他的試卷封彌號都是「仁」字號,第一次是天意,而第二次則是王珪自己所操縱的了,若非他在貢院時所作《仁字卷子》詩被歐陽修無心譏諷了兩句咽不下這口氣,而皇帝對李實的卷子又非常不滿意,使得他有了操縱封彌卷號的機會,兩次封號皆為「仁」,似乎上天也冥冥之中自有深意。

在蘇軾和旁邊的舉人恭喜下,王景范立刻回過神來,前面的舉人都知道這恐怕是金科狀元了,便自動讓出一條道來,在數百名即將成為進士的考生羨慕的眼光下,王景范走向崇政殿御階。守在大殿門口的七名金吾衛立刻朝他走來,在一名禮部官員的問詢下,王景范依次將自己的鄉貫、父名和自己的名字都報上一邊,核實無誤之後,在那名禮部官員的陪同下邁進了崇政殿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