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奇案感慨(2 / 2)

帝國 戒念 2337 字 2022-11-09

酒客一見這桌三人書生模樣,年歲不大這身上的衣料一襲湖絲長衫,一看便是富貴人家出身的學子,估計是途徑蔡州前往京師求學的。這樣的年輕學子最是好對付,酒客似乎也不是一般人,當即坐在王景范對面的空位上,俞樾順便要了一壺店內的招牌酒給他斟滿。

這周員外酒店除了酒樓建的氣派地點選的好之外,最重要的還是以自釀的「玉壺春」而知名,不過價錢也不便宜,看這酒客也不是寒酸人,但見到俞樾為他倒酒之後立刻端起杯來一飲而盡,原本很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一條縫,似乎還在回味剛才飲下的美酒滋味。

王景范看他那陶醉的模樣笑著說道:「這位兄台真是好酒之人,你若是能夠說的清楚這書生所犯何事,臨走自然會奉送一斗好酒!」

酒客聽後小眼微睜,笑著說道:「這位公子真是爽快人!」說著嘆了口氣:「其實這事也不算什么,那書生名叫張唐不過二十三,幼時家境也算過得去念過書寫了一手好字,可惜七八年前其父患了癆症,原本好端端的家哪能經得起這番折騰?書讀不成也就罷了,他母親為了給家中男人治病,便無奈之下改了嫁,他自己也在街上擺了個攤為人寫信,只是微薄薪資哪夠治病。去年一場大雨差點把這汝陽城給淹了,他父親久病多年受了風寒更是一命嗚呼……」

「既然這張唐也算是讀書人,為何干起了掘墓的勾當?」俞樾問道。那酒客似乎有些喝多了點,絮絮叨叨半天說不到正題上,俞樾便催了一句。

「原本這事也就算過去了,不想今年傳來消息這張唐改嫁的母親也在去年冬天染疾而亡。張唐原本安葬其父之後也是繼續為人代寫書信維持生計,聽到這消息後也不知犯了什么邪,恨自己的母親不能與父親同穴,便跑到鄰縣尋到母親的墓地掘墓盜屍,將母親屍骨與父親同葬一處……」

酒客將杯中酒一口氣喝干說道:「那張唐平時看起來文弱,說話也是客客氣氣,待人接物頗有規矩。原本這掘墓盜屍之事誰也不知道,不過後來鄰縣人家看到墓地被盜,便四處查訪,結果苦主找上門來真是讓我們這些人大吃一驚,換做誰也沒有這個膽量……」

聽過之後王景范三人不禁目瞪口呆,這故事可真是夠離奇的,剛才從窗外看那押解的書生體魄有些偏瘦。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真是沒想到居然就是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一個人跑到鄰縣墓地將自己母親屍骨掘出背到父親的墓地,心中細細想來真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原本他們以為這書生掘墓盜屍是為了尋找冥器,以便販賣得錢,心中自然覺得這人是罪有應得,卻沒想到自己完全想錯了,聽完故事後對那書生所作所為也真是讓人難以評斷孰是孰非。故事不過三言兩語便可講清楚,而那酒客卻三下五除二將那一壺酒自己喝了個底朝天,俞樾當即購下一角酒讓酒家稱了,早早打發那酒鬼走人。

「這張唐可真是膽大妄為,不過也是情有可原,這獄訟聽斷之事裁決,乃是先生與知州通簽書,說不得先生來這蔡州,張唐一事先生可應先准備一二……」俞樾小聲說道。

於文傳搖搖頭:「官差已經將人犯押解,恐怕明天便是要過堂。若是一般雞鳴狗盜之事拖上兩三天處置也是可以的,而這掘墓盜屍雖另有情節,但畢竟實在是太過駭人聽聞,怕是知州大人明早便會過堂審問,以孫瑜的脾氣,這書生怕是要受不少苦頭,先生若是慢上一步,三木之下張唐就算輕判那命也是去了半條,今後的前程自不用說……」

王景范笑著說道:「怎么?壽道起了憐憫之心?」

「算不上什么憐憫,這張唐年歲不過二十三,雖不知才學如何,但若是過堂這雙寫字謀生的手就算完了,如此一貧弱書生,讓他今後如何生活?學生以為這張唐所為雖是駭人聽聞,但亦情有可原,想那孫瑜大人乃是大儒孫爽之子,定會酌情輕判不致害了張唐的性命,這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張唐以後還要生活的……」

王景范點點頭說道:「說起這孫瑜為人確實不凡,當年大儒孫爽去世,朝廷恩萌其後人之時,孫瑜的兒子為諸孫長,以此萌補也是天經地義,可他不願因為父喪而萌補兒子,便將已故的哥哥的兒子上報萌補。這孫瑜毀去那吳元濟像其實看似有些過激,實則與其身世相關,吳元濟那等連父親死了還要賣個好價錢之輩,縱是不得後人供奉,也連個泥塑像都保不住,而這張唐行事雖有乖張,想那孫瑜是定不會重判張唐的……」

當初韓絳評價孫瑜非常高,盡管孫瑜並非進士正途出身,不過韓絳在科舉考試之前也不是進士出身,只是非常幸運他考中進士後便一飛沖天了,是以韓絳對於非進士出身入仕的官員都很理解。這孫瑜能夠謙讓將萌補的資格讓給過世哥哥的兒子,可見其人品是非常不錯的,又能夠直言為百姓訴苦為此貶官也不在意,要知道孫瑜現在可是快七十的人了,若說他無意於仕途且又這么關心百姓疾苦,可見這是一個做實事的好官。

自古以來士人對於孝道的推崇是從來都沒有變過的,現在雖無「四書五經」和《十三經》之說,但隋代「明經」科取士所考九經中尚無《孝經》,而唐代《孝經》便以尊為經書,大宋更是將《孝經》充任九經之一,這也是與大宋立國之策有著相當深厚的聯系的。最為重要的便是《孝經》還將道德規范與刑律聯系起來,「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是以自知曉書生張唐的乖張之舉後,王景范三人都下意識的判斷張唐「無罪」,至少罪行絕對是情有可原的。

沉默片刻之後,王景范嘆了口氣說道:「看來今天剛到這蔡州便不得閑,還是要去拜訪一下這位孫知州,探探他的口風如何。這張唐實在是有些文弱,就這么折在刑法之上未免有些太過可惜,想來孫知州也不會太過為難,只要略加說和這大堂之上不動刑是最好的……」

俞樾和於文傳聽後不禁相視而笑,他們已無父母可以盡孝,甚至連父母的屍首都尚不知在何處,這名字還是王景范父親所取,他們雖覺得張唐的行徑過於偏激,但也是非常理解這種孝心,都不忍張唐在公堂之上受刑。王景范肯為此出面,張唐暫且不說科舉前途如何,就是這雙代筆賺錢的手算是可以保下來了,讀書人若是有了罪行的污點很難抹除,能夠避過一劫已是極為幸運。</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