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幫忙和名聲(2 / 2)

田園竹香 趙岷 1804 字 2022-11-14

李竹客氣地應了,然後告辭離開。

李竹回去時,楊墨已經把飯做好了。李竹以為古代男人都主張「君子遠庖廚」的,沒想到,他做得還不賴。兩人吃了飯,李竹收拾完碗筷,又去河邊了。

不多一會兒,河邊的大樹下又聚集了一幫孩子。

李竹把拿出兩包果子分給眾人,特意給小鳳多分兩塊,接著把蔡青的意思說了。

眾孩子一聽是幫他干活,頓時熱情高漲。有的人吃完果子就去割草了。

不到半個時辰,這幫孩子就割了三大筐嫩青草,說是派幾個代表,結果眾人爭著去,小鳳也在其中。李竹主動要求留守陣地。沒多時,大家歡天喜地地回來了,他們一人分得兩塊糕點,李竹自然也有。李竹留著沒吃,准備等大姑回來再一起吃。

這幫孩子得了糕點一個個都興高采烈的,正玩得投入。突然從不遠處傳來一陳嘹亮的哭聲。

小鳳側耳聽了一陣,臉色大變,嚷道:「是小草。她怎么了?」

眾孩子擠到岸邊,踮腳翹望。小草邊哭邊往這邊跑。眾人忙拉著她問到底怎么回事。

小草邊哭邊說:「我把鴨子趕到了蘆葦盪里,全跑散了,怎么喚都不出來。怎么辦啊?我爹會打死我的……」

小鳳急得直跺腳,「大人都說不了,不能趕進去,你咋不聽。」

眾孩子紛紛幫著想辦法。有水性好的說要游過去,立即被大點的孩子制止了,那里水域寬廣,水底下水草很多,經常淹死人。別說孩子,大人都不敢去。

有的人就問小草一共多少只鴨子,小草哭得更大聲了,一共有一百多只,還不是她一家的,她大伯小叔家的也在里面。

「趕緊去找大人吧。」孩子們也沒撤了。

「我爹會打死我的。」小草一直重復這句話。小草的爹,李竹也聽說過,愛撒酒瘋,愛賭個小錢。

李竹正在聽著他們說話,突然感覺釣竿往下一沉。她想著,既然她能吸引魚群,那能不能幫忙找到鴨群呢。她看了看樹下的小船,前些日子她趁著沒人也偷著學著劃過。

李竹清了清嗓子,說道:「小草,我試試吧。」

李竹的話音一落,大伙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她身上來了。李竹話不多,又是外來的,除了小鳳小草幾個,大家都對她不遠不近。

現在看她這么說,多少都有些懷疑。

其中一個叫大林的男孩子說道:「你是李家村的,不像俺們打小都在水里長大的,俺們都不行,你怎么會成?」

小鳳覺得大林說話不好聽,就反駁道:「小竹也不想幫忙嗎?她還沒試呢,你咋知道不行?」

小草顯然也不相信李竹能幫到她。

李竹說道:「我先去試試,成不成還不知道,總比在這兒干坐著強。」話不能說得太滿。

「這條船先借用一下。」那小條小船正是大林家的,平常都用鐵鏈子鎖著,他高興時也會解開讓大家劃一會兒。大林飛快跑回家拿了鑰匙來解開鐵鏈,小船地方狹窄,自然擠不了那么多人,最後上去的只有小草大林和李竹三人。其他人全都留在岸上等著他們。還有幾個水性好的男孩子跳進水里在船後跟著。

大林用力劃著小船,他今年十四了,長得又黑又壯,頗有一把子力氣。

小船像箭一樣竄進了蘆葦盪中,初夏的陽光映照的水面波光粼粼,刺得人雙目作痛。

小草拖長聲音呼喚著鴨群,李竹也跟著喚,她一邊喚一邊裝作撩水,在四周撒上了一圈靈泉。不多時,魚群便向這邊聚集過來,大的小的都有,黑壓壓一片。

大林驚訝得叫喚起來,李竹為了掩飾,趕緊袖籠里的一點碎點心捏碎了撒在水面上。

她解釋道:「一有了魚餌,魚就會過來,說不定鴨子會被魚群引過來。」

大林眼疾手快,竟徒手抓了一條魚。小草只惦記著她家的鴨子,一聲接一聲的喚著。她的嗓子都快喚啞了,也不見鴨們的倩影。李竹也跟著焦急起來,難道靈泉對鴨子不管用?

就在這時,他們聽見了天籟般的「嘎嘎」聲,鴨子們歡騰地拍打著水面,呱呱大叫著,從四面八方一齊涌來。

小草拽著李竹,大聲叫著:「找到了找來了。」

「找到就好。」大林高興地咧著嘴,伸手去抓魚,結果那魚溜了,他險些栽下水去。小草破泣為笑。

李竹飛快地點了點數,約有一百多只,應該全到齊了。

大林用力劃著小船,伙伴邊都在岸上歡呼。小草再三向李竹道謝。

那些孩子看向李竹的目光也有些不同。

李竹忙說道:「是我們三個一起找的,小草喚的嗓子都啞了,大林劃船也挺累的。」大林抿著嘴沒說話,他正用柳條串那條魚。

傍晚時分,大家各趕著自家的牲畜家禽,各回各家。

等到吃晚飯時,小草的爹楊二水提溜著五只大肥鴨子過來了。

李大姑和楊墨趕緊讓他進屋說話,「大侄子都鄉里鄉親的,互相幫個小忙很正常,哪用得著這個大禮,你家也不容易,快拿回去。」

楊二水嗓門哄亮,大聲說道:「嬸子你聽說我,你愛侄女可幫了我家大忙,去家楊老頭的幾十只鴨子散了都沒找回來。如今倒好,不但不少,反倒多了幾只,這鴨子不是我一家的,孩子他大伯小叔各出一只,剩下的就是多出來的,我在村里也吆喝了,沒人家丟。大林家我也送了,人家也收了。你再推辭就不好了。」

兩人推讓好一會,楊二水到底還是鴨子留下來了,李大姑給他裝上半斤鹵肉帶走。

李竹幫小草家喊找到鴨子的事很快就傳遍了村子,大家對這個女孩的印象不覺好了許多。村里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地跟她親近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