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帖——赤壁之忌(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鬼才郭嘉之三國重生最新章節!

出自某位高人——

赤壁之戰前周瑜為孫權分析曹操諸多不利,「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我們都知道赤壁之戰以孫劉聯軍的勝利告終,所以失敗的一方——曹操,必然一無是處。而實際上,曹操這樣一個經驗豐富、算無遺策的軍事家,會犯低級錯誤嗎?

●曹操出兵東吳是否犯了戰略錯誤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出兵南下荊州,他的戰略意圖不僅是要除劉表,而是荊、揚兩州同時出兵,實現**歸一的理想。

《三國志·魏書·趙儼傳》記載,「太祖征荊州,以(趙)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這七軍的駐屯處在淮水與漢水之間,由章陵太守協調監管。趙儼這個人,雖然不是歷史上的名將,但由於執法嚴明無私,當時很得曹操信任。於禁、張遼、樂進三將不和,便由趙儼協調。而章陵位置在今湖北今湖北棗陽,可見趙儼要再負責淮水東路曹軍與荊州西路曹軍溝通。

趙儼督領「東路」交通荊揚,而曹操本人率「西路」南下荊州,所轄將領,見於《三中志》記載的,至少有樂進、徐晃、曹仁、曹洪、曹純、滿寵、李通等人。

赤壁之戰後孫權出兵合肥,在六安、皖縣、舒縣一帶占山為王的袁術遺部陳蘭、梅成、雷緒等人也起事響應孫權。而曹操一方張遼、於禁、臧霸也馬上投入應敵,可見揚州曹軍早已做好了配合荊州曹軍南下的准備。

劉備聽從魯肅駐在樊口後,望見東吳船軍,第一反應是擔心曹操的青徐軍到了。這也說明曹軍是東西兩路從荊州、揚州一同南下。

《三國志·魏書·賈詡傳》中記載賈詡反對曹操得荊州後繼續發兵東下,常有人據此認為曹操出兵東吳是否犯了戰略錯誤。賈詡觀點是:「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漢南,威名遠著,軍勢既大;若乘舊楚之饒,以饗吏士,撫安百姓,使安土樂業,則可不勞眾而江東稽服矣。」「

而裴松之認為賈詡的意見「未合當時之宜」「於時韓、馬之徒尚狼顧關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懷吳會。」我贊同這種說法。曹操得荊州後,決定繼續發兵攻打孫權,在當時的形勢下是最合理的選擇。

曹操在軍事戰略上的風格,是敢於冒險、迅速決斷並積極行動,爭取最大的利益。首先,如果就此息兵,劉備會逃到東吳與孫權結盟,長期與曹操對搞。其次,如果滅了劉備、孫權,劉璋、馬超之輩則可傳檄而定。而失去這一時機,日後再想廓定天下就是難上加難。再次,曹操打算對東吳的采取的方式是威懾戰。發出檄書,治水軍八十萬眾會獵於吳,就是要乘迅速收復荊州的機會,給予孫權集團強大的心理打擊。

●曹操兵力與物資方面的絕對優勢

曹操兵力,最經典的史料是周瑜為孫權所做的分析,周瑜認為曹操所領兵眾根本不是他自稱的「八十萬」,「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

有人認為,周瑜分析的「十五六萬+七八萬=二十三四萬」是指曹操的全部兵力而不是投入荊州-赤壁戰場的兵力。還有人毫無根據只憑猜測地認為,赤壁之戰小規模遭遇戰,曹操在赤壁的兵力只有追劉備的五千人。

首先,從曹操總兵力來看,簡單地說,當年黃巾改編青州軍,既號稱三十萬(當然,實際肯定沒有三十萬),後來收編張綉,擒滅呂布,又增加了人馬,收臧霸得泰山兵,消滅袁紹父子又收冀州兵。當然,分析曹操兵力的具體來源和數字,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而且做為現代人,因為史料有限,也無法准備地統計出來。但曹操「大軍八十萬」的說法能讓絕大多數東吳人不產生懷疑,說明曹操征戰一世,多得降卒,曹操擁有的全部兵力遠遠多於二十三四萬。

其次,《三國志·吳書·周瑜傳》中說:「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這里的「數十萬」顯然指的是南下曹軍與荊州軍之合,且「數十萬」之稱,至少是二十萬以上。

再次,《三國志·吳書·諸葛恪》載,諸葛恪在其《北伐論諭》中提到:「劉景升在荊州,有眾十萬,財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與之力競,坐觀其強大,吞滅諸袁。北方都定之後,操率三十萬眾來向荊州。」依此南下操軍與荊州軍相加應是四十萬。這時赤壁之戰剛過去二十年,諸葛恪的分析應比較准確。而王夫之的《讀通鑒論·卷九·二八》說曹軍中「北來之軍二十萬,劉表新降之眾幾半之」,這樣算來南下曹軍總數也是三十余萬。

再次,周瑜做為東吳高級將領,與孫權分析敵軍兵力,分析曹軍總數沒什么意義,他只能也必須分析曹操南下兵力。周瑜的分析可能是屬實的,也可能稍稍隱瞞曹軍人數,因為大戰在即,他的目的是堅定孫權的抗曹決心。

總之,赤壁之戰期間,曹軍兵力的准確數字無從考證。但在眾多史料支持下做出估計,整個荊州的曹軍數量(含荊州軍數量,荊州軍號稱十萬,能用戰場上的可能只有七八萬),至少是周瑜估計的二十幾萬,或者三十幾萬。

那么,投入赤壁場戰的曹軍又是多少呢?顯然這二三十萬人不會全在赤壁戰場。曹操要分派兵力留守荊州各地,如折沖將軍樂進守襄陽,征南將軍曹仁守江陵。不過,這些留守部隊也是赤壁前線的生力軍,也可能根據戰況隨時調往前線。因此,說赤壁戰場的曹軍只有四、五萬,二、三萬,是沒什么任何史實根據的。

而在物資方面,比其曹操以往的出征相比,曹操這次的補給情況稱得上「優越」了。

舟船方面,曹操獲得了劉表的全部船具。陸機在《辯亡論》中寫道,「魏氏嘗藉戰勝之威,率百萬之師,浮鄧塞之舟,下漢陰之眾,羽楫萬計,」這里提到的鄧塞,就是劉表的水軍基地,樊城以北的鄧塞山。《元和郡縣志》記載「三國魏常於此裝舟艦以伐吳」。

糧食方面,曹操得了江陵,有了充足的糧秣。江陵是劉表經營多的年軍用物資屯積地,「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三國志·蜀書·先主傳》)直到曹操赤壁兵敗北退,江陵的糧食還沒有用完。周瑜與劉備聯合攻打南郡時,劉備就曾對周瑜說,「仁守江陵城,城中糧多,足為疾害。」

不僅如此,曹操占領荊州,擁有水軍和長江水道,給物資運輸帶來極大的方便。補給問題一直是曹操的最大的困擾,在官渡之戰期間還發生過運糧兵嘩變。而這次曹操用了極佳的物資補給條件,他能不選擇一鼓作氣、進伐江東嗎?

不過曹操有個大不利,就是的馬草問題。人的糧食解決了,但因為季節原因而缺少馬飼糧。周瑜對孫權說曹軍「又今盛寒,馬無藁草」,周瑜在這里不談人無糧,卻談馬無草,這才是問題關鍵。沒有馬草,就嚴重地影響了曹軍騎兵戰斗力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