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2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2699 字 2022-11-22

「這些都是細枝末節,日後再行打探不遲,而今卻是為之奈何?」曹操攤攤手,向程昱問計道:「仲德可有以教我?」

程昱滿臉苦澀,頹然道:「昱弄巧成拙,已是壞了主公大事,如今……」

曹操一擺手,倒是有了股豁達之意:「將計就計之策,雖然出自仲德之口,但未嘗不是操心中所想,納計的是吾,又豈能諉過於人?仲德,汝當知吾心,何妨放膽直言?」

程昱聞言,心中頓時一暖,因計策被利用而來的窘迫,也是緩解了不少,沉吟片刻,他不答反問的試探道:「主公心中,莫非已有所想?」

曹操臉色沉凝,微微頷首,沉聲道:「王鵬舉送信退兵,無疑是無意在我軍身上耗費軍力,意欲不戰而屈人之兵,他要的是全心對付袁紹,爭奪河北。若是我軍破釜沉舟,不退反進,他的計劃也就落空了。」

程昱心中凜然。

劉岱撿便宜總得需要些時間,若是在這期間之內,曹操在河北打一場大勝仗,凱旋而歸時,聲望說不定就能壓倒劉岱了,未嘗不能一搏。

「茌平大捷,固然可見青州軍驚人的戰力,和王羽孤注一擲的決心,但同時,也未嘗不是將青州的弱點暴露出來了。眼下的青州,空虛之極,為了抵擋袁紹的壓力,王羽不得不將留守部隊調來助戰,若是我軍再摻上一腳,他的壓力豈不是更大,更接近崩潰邊緣了?」

曹操這個念頭不太符合他一貫的風格,倒像是被王羽給刺激出來的,不過聽起來確實很有誘惑力。

「眼下冀州是沮公與執掌兵事,其人雅致高量,通達世情,說服他打一場持久戰,應該不難。正面戰場無隙可乘,後路空虛,一旦有變,青州軍便是再能打,軍心又豈會不動搖?就算軍心不動搖,後方糧草供應不及,他還能變出糧食嗎?」

曹操越說越激動,語調也是越來越高亢。

「這樣一來,就算失了東郡,吾亦大可在打敗王羽之後,取青州安身。青州久亂之地,豪強、世家盡皆凋零,誰能趕走王羽,誰就能輕易占據此一州之地。眼下袁紹元氣大傷,又有幽州公孫瓚牽制,想必也無暇旁顧……所謂禍兮福所倚,困境之中,未嘗沒有良機啊!」

整個天下,任何一位諸侯。想統治任何地方,都無法回避地方勢力的影響,就連僻處邊陲的遼東都不例外,只有青州是特殊的。

在這里,實力是唯一的決定因素,只要拳頭夠大,就能占據此地。以前太殘破,沒人看得上這塊地盤,但經過王羽的經營之後。這里已經以極高的速度,開始恢復元氣了,眼見著就有了人間樂土的模樣。

取下青州,對曹操來講,不僅僅是消滅一個強力競爭對手那么簡單。而是取得了一塊王霸之基。青州當然沒有兗州大,也沒有兗州富,但這里也沒人分權啊!

王羽搞的那些新政,比他在軍事上的創新差遠了,一點都不稀奇,其中利弊,誰都看得到。不施行新政不是因為不會,只是沒那個條件。

接手青州就不一樣了,只要蕭規曹隨,不出三年。青州就能源源不斷的為統治者提供爭霸天下所需的一切資源了。

聽了曹操的計劃,程昱一時也是心有戚戚,作孽啊,主公這是真急了。都急紅眼了,都是被王羽逼的呀!連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東郡都舍棄了。

前景看起來的確很美好。但那也只是看起來罷了,所謂亡命一搏,一旦搏不倒敵人,死的可就是自己了。

程昱等了片刻,等曹操的興奮勁稍微消退些,才緩聲說道:「主公此計,未嘗不可一試,不過,主公須得考慮,王羽會如何應對。」

一腔熱情,卻被迎頭潑了一盆冷水,若是換成劉岱,肯定是要大發雷霆的,但曹操的氣量可比劉岱強多了,他找程昱來,就是讓程昱幫忙拾遺補缺的。

他冷靜的問道:「此話怎講?」

「昱也是聽了主公的計劃後,才想到的。王羽好用奇兵,時有驚人之舉,可除了在孟津刺殺董卓那一次之外,他每次作戰,都是有了完備的計劃,和勝算,才展開戰事的。雖然不是每次都有十足的勝算,但若是勝算太低,他也不會死硬到底。」

曹操細細回想一遍,好像還真是這么回事,他眼中的熱度又降了些,沉聲道:「你繼續說。」

「王羽此子深有韜略,天下可與之比肩者,不過寥寥,腹背受敵,前線又沒有速勝之法,種種不利,他應該不會看不到,否則,他就不會在最後關頭,才調動於、黃二將來助戰了。主公破釜沉舟,氣勢極盛,可他若避開鋒芒,主公又當如何自處呢?」

「這……仲德會不會是多慮了?」曹操不是沒往這個方面考慮,但他總覺得不太可能。

仗打到現在,王羽已經完全占據了清河郡,原來讓給公孫瓚的平原也拿回去了,再加上公孫瓚放棄的樂陵國,一下子就是三個郡國,而且還都是毗鄰大河的膏腴之地?他能舍得輕易放棄?

此外,放棄了這三郡之後,青州和幽州的聯系就算是被切斷了,到時候不就被袁紹給各個擊破了嗎?他出兵河北,首要的目的就是策應公孫瓚,牽制袁紹,如果放棄,前面的仗就算是白打了,他會甘心?

程昱不答反問:「主公是否還記得,王羽全取青州之後,輕易就將平原讓給了田楷?主公時候還記得曾經的疑惑,疑惑王羽為何不趁亂取徐州?還有,王羽大敗鮑信後,為何又未曾出兵,進取濟北?」

曹操被程昱給問住了,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陶謙年邁,已無大志,這一點在當初諸侯會盟之際,他讓軍於人就能看得出來,但凡有志向者,誰會把兵借給別人啊?以陶謙對王羽的看重,後者要取徐州,機會應該是很多的。

公孫瓚和袁紹開打之初,徐州內亂就已經有了兆頭,公孫瓚沒求援,陶謙虛席以待,王羽卻棄易取的徐州不顧,渡河北上,去啃袁紹這個硬骨頭,在眾多諸侯來說,都是很不明智的做法。

兵法講究的,可是避強趨弱,王羽這分明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這一點,還可以用顧全大局來解釋,但他讓平原給田楷,打敗鮑信後,不趁勢取濟北,就說不過去了,想爭雄天下,對擴張領土怎么能沒有熱情呢?

曹操遲疑著問道:「莫非仲德認為,王羽會放棄河北,退守青州?」

「然也。」程昱微笑頷首,見曹操臉上猶有狐疑,他詳細解釋道:「此子並非對擴張領土沒有野心,只是他很擅長控制欲望,更注重經營固有的領地。正如主公對青州的判斷,不出三年,青州就會成為王霸之基業!四處征伐,貿然擴張,又何如借地勢穩守,厚積薄發呢?」

曹操沉默了。

王羽輕易舍棄平原,是因為平原在大河北岸,地勢平坦,無險可守。形勢不太危機,可以用之為緩沖,形勢危急,還是憑借黃河天險作為屏障更加有利。

不趁勝攻取濟北,則是要借助泰山的險要地勢,王羽的新政范圍只限於青州,泰山是維持原狀的。若是有人攻入泰山,王羽大可借地勢且戰且退,拉長敵人的補給線,到了青州邊界,待敵疲之後,再予以迎頭痛擊。

泰山郡對王羽的意義,就是個戰略緩沖,所以,他只留了黃忠的三千兵在奉高,守衛巨平的是徐和,一個黃巾賊而已。

至於徐州,取之不難,想安穩的統治就難了。壓制豪強就要駐軍,養兵就要花錢,而且還得防著地方豪強們的明槍暗箭,占據徐州,和與徐州結盟,哪個更實惠,還真就不好說。

「王羽退兵,除了給主公留出撤退的余地之外,說不定也有暗示的意思。主公您若破釜沉舟,他就一拍兩散,以青州軍的精銳,就算是兩面作戰,守土應該是沒問題的,畢竟劉岱已經無法策應河北的攻勢了,頂多只有個臧霸……」

「吾一時沖動,險些壞了大事,王鵬舉謀算之深,簡直就……」曹操大汗淋漓,以手撫額,慶幸道:「幸得仲德提醒,幸得仲德提醒啊!傳我將令,全軍出城,兵發蒼亭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