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六八章 所謂教化(1 / 2)

三國第一強兵 鱸州魚 1586 字 2022-11-2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三國第一強兵最新章節!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王羽身上,連內外皆傷,已經變得氣息奄奄的單經都抬起了頭,鄒丹也顧不上再驚訝,都用極度震驚的目光看著王羽。.

統治草原?

這實在是個太過匪夷所思的命題,相對而言,征服草原,至少是短時間的征服,都要簡單得多了。

更早的歷史難以追溯,有明確記載的,是秦始皇曾派遣蒙恬的三十萬大軍北上牧馬,收復河套之地,並築起了西起隴西的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可說是中原王朝向北開拓疆土的一次重要嘗試。

至少在蒙恬健在的那十幾年間,秦朝的策略是成功的,司馬遷在史記中做了這樣的記載: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

由於秦朝存在的時間太短,又有更強的漢朝在後,史籍中對秦朝武將對北疆的征伐少有詳加描述,故而蒙恬的事跡、名聲,遠不如後來的衛霍響亮。在唐朝那些充滿了熱血激情的尚武篇章中,充斥的都是霍瓢姚,龍城飛將的大名,卻少有人對蒙恬開疆拓土的功績做什么評論。

但史家這寥寥數語,卻道盡了將軍當時威風。

現在還是漢末,眾將對蒙恬的事跡多少還是有些了解的,覺得統治草原,蒙恬就已經做得很不錯了。若非後來蒙恬冤死,天下很快也是烽煙四起,北疆的大軍很快就調回中原,在平亂的戰事中消耗一空,秦朝對草原的統治,說不定會很長久也未可知。

當然,沒發生的事,誰也不能憑空預測,好在秦皇之後,還有個同樣雄才大略的漢武。

漢武帝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戰爭,歷時更久,准備也更充分,規模自然也更大,單是十萬人以上規模的會戰,就有五次之多,前後一共打了四十四年,兵鋒所至最遠的地方,已經打到了狼居胥山。

按照史籍記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那一戰,是從代郡出兵,起始位置應該就在彈汗山附近,然後北向而行,狂飆猛進兩千多里,一舉斷掉了匈奴人建在狼居胥山下的王帳。

狼居胥山具體是哪座山,後世已難以考證,不過從距離上判斷,大青山以北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差不多已經到了北海——也就是後世的貝爾加湖附近了。

這倒是符合游牧民族選擇聚居地的習慣,貝爾加湖是內陸淡水湖,可以提供充足的水源,在山下又可以避風。當年蘇武出使被囚,守節不叛,被迫放了二十多年羊的地方,就是在這里。

漢武帝發動了這么大規模的戰爭,當然不僅僅是為了耀武揚威,或是出一口惡氣,他畢竟是天子,沒人比他更在意疆土的開拓。

在對匈奴征戰的四十四年中,他也嘗試過秦始皇當年做過的事,雖然沒有將統治范圍放大到兵鋒所至那么遠,但在河套故地、遼東、西域以及燕山以北的很多地方,他都建立了屯守的據點。

直到後世,在蒙古草原的很多地方,還有當時留下的土堡遺跡,可供後人瞻仰追思。

由此可見,武帝和秦始皇一樣,都有意將北部的疆土也納入統治范疇。

不過,這種事知易行難,在長城內駐軍,消耗就已經很大了,還要出塞,在荒無人跡的草原荒漠中建立屯守點,向那里輸送補給,消耗可不止是翻一兩倍那么簡單。

對中原王朝來說,這種耗費巨大的軍事行動完全得不償失,在國勢強大的時候還可以維持,到了國勢江河曰下的時候,誰還能顧得上這些?

看看眼下就知道了,早在幾十年前,秦皇漢武打下的北部疆土,差不多就都已經成為過去了,只有在故紙堆中,才能找到一些線索了。

現在中原這尊鼎,最終會落於誰手尚未可知,王羽充其量就是個比較強大的諸侯,他突然說要占領並統治草原,實在是……連對此甚為憧憬向往的公孫瓚,和向來無所畏懼的太史慈都齊齊嘆了口氣。

這根本就是痴人說夢啊。

在爭奪中原之前,先安定北疆是應有之義,若要糜耗巨大,勞師動眾的搞什么開疆拓土,就純屬腦子進水了。都不用落實去做,只消放消息給曹艹、孫策那些人聽,都能讓他們做夢都笑醒——這純屬是將中原拱手相讓啊。

太史慈琢磨著,這八成只是主公的緩兵之計。畢竟薊縣離得不遠,主公的謊話也很逼真,以張醫令對主公的關切,只怕是要飛奔而來,徒弟來了,華佗這個便宜師父就算不情願,也只能跟著。

只是主公安慰的方式未免……嗯,幼稚了點,別說身經百戰的公孫瓚了,恐怕連他那幾個文不成,武不就的兒子都騙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