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是年三月,太子射龍狐(2 / 2)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2138 字 2022-11-22

難怪說東華學士近些年幾乎是李正書一人的頭銜,也難怪李正書明明並不掌握什么實權,卻在齊國有相當的影響力。

姜望心里琢磨著,行動上卻並不慢。趕緊行禮道:「這是姜望莫大的榮幸,有勞學士指點!」

李正書笑了笑。

「指點」有時候是一種很犯忌諱的事情,尤其是他這種不正式在朝堂任職的大儒,向來對麻煩敬而遠之。

但姜望是可以參與摧城侯府家宴的晚輩,於情於理他指點一下都沒有什么問題。

也不做什么准備,張口便道:「要理解這段史料,只需要理解一個地方——『青丘』。」

「青丘是個什么地方?」

「這地方在萬妖之門後,乃狐族聖地。景太子射殺龍狐,景太祖卻將他放逐到青丘,這不是簡單的放逐,這是讓他去死。這種程度的懲罰,絕不是簡單的『視之不詳』可以解釋的。何至於此?」

「我們再來看這件事情的起因。」

「景太子親赴萬妖之門後,射殺龍狐,以其皮毛制成裘衣,送呈景國皇後。一則誇耀武功,二則表現孝心。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甚至應該是值得誇贊的事情。為何景太祖竟會恨成那樣、要他去死呢?」

李正書語態從容,娓娓道來,很善於啟發聽者的思考。一言一思,實在是有一種時光賦予的魅力。

「我們應該注意到。在《史刀鑿海》卷一的部分,司馬衡記有一筆,曰『太祖鎮妖,分而化之,聚而殲之,七年逐虎,九年退柴胤。』」

姜望當然記得這一段,背是背得滾瓜爛熟了,但的確想不到它跟景太子射龍狐有什么關系。

李正書十分耐心地道:「萬妖之門構築於上古時代,徹底隔絕了妖族返回現世的希望,實在是人皇的無上功業。但萬妖之門後的廝殺,卻是從未中止。妖族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反攻現世。

萬妖之門不是說立起來就可高枕無憂,需要有人不斷地維護、加固。

一真時代的覆滅,宣告近古時代結束。

景太祖立天京城於萬妖之門上,由此建立景國,號為天子守國門,一度有人皇之望。

他也的確在萬妖之門後,建立了不凡的功勛。

萬妖之門後,是另外一個廣袤的世界,對我們來說,現在還有太多的未知和危險存在。當然最大的危險始終是妖族。

人族大軍和妖族在那里廝殺,跨越中古、近古,一至於如今,從未停歇。

《史刀鑿海》所載『七年逐虎』,是說景太祖用七年的時間,驅逐了當時盤踞在戰場最前線的虎族,大大推進了人族在萬妖之門後的陣線,為人族大軍贏得了更多的戰略空間。

而柴胤乃犬族第一強者,景太祖用九年的時間擊退了他。

這處記載的重點,在於景太祖對待妖族的政略……在於這個『分而化之』。

景太子射龍狐的年代,狐族就是景太祖分化妖族的主要目標,龍狐則是當時最有名的狐族強者。」

姜望有些恍然了。

李正書繼續道:「這件事表面上的原因,是龍狐乃萬妖之門後景國正在爭取的妖族強者。景太子魯莽的行為,毀掉了景國分化妖族的努力。所以景太祖『以為不詳』。」

姜望若有所思:「非不詳也,是不智?」

李正書又道:「但在當時的形勢里,分化妖族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關於那個年代的妖族形勢,很多史料都有記錄。龍狐是一個貪得無厭的角色,索求無度,根本沒有誠意。不然景太子射殺它,也不會引得軍中歡呼『永壽』——這件事情在史刀鑿海里沒有記載,景史不聞,楚史里卻是有記載的。」

他說著,順便就背了一段:「伯庸射龍狐,乃得軍心,山呼永壽。」

「原是如此!」姜望恍然大悟:「短短一段文字,不意有如此波瀾!」

李正書微笑道:「能於青史留名者,自然都有壯闊一生。」

伯庸即是那位射殺龍狐之景太子的名字。

一般來說,只有敬賀天子,才會用到「永壽」一詞。

軍中歡呼「永壽」,既不合禮,又顯得伯庸有收攏軍心之嫌疑,實在太過僭越。

如此說來。

景太祖以不詳之名,逐殺伯庸,恐怕還是天家爭權那一回事。

景國史書對此當然要有所避諱,楚國史書則完全不會替景國遮掩。

而司馬衡之所以在《史刀鑿海》里並不收錄此事,大約是對楚史記載的景國歷史並不能夠完全信任……

讀個史書真是復雜!

姜望覺得比什么觀自在耳之類的道術修行,可難太多了。

李正書旁征博引,信手拈來,真大儒也!

不愧是青崖書院大儒……嗯?青崖書院?

姜望莫名有一種不妙的預感。

果然聽到李正書又道:「但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景太祖早有廢後之意!」

他那俊逸非凡的臉上,表情無辜得緊。好像在說,你自己腦子不夠用,忽左忽右,可不能怨我。

他微笑道:「我只說一件事,當時的皇後,乃是大羅山出身。之後立的皇後,卻是玉京山出身。」

在整個「教導」的過程中,姜望的觀點完全是隨波濤起伏,跟著李正書的講述不斷游走,七上八下,頻頻轉彎。每每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接著就發現自己並不知道……直到最後,其人才忽以真相宣告!

倒不是說有什么壞心思,但這惡趣味,也是太有青崖書院的感覺了……

真夠無聊的!

而由此推及……齊天子故意問這樣一個復雜得讓人頭炸的問題,哪里是什么仁慈天子?分明有意看我姜某人出丑!

但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

姜爵爺也只能配合地疑惑道:「事涉道門三脈的斗爭?關乎景國皇室和道門三大聖地之間的暗涌?」

李正書笑了笑:「你如果讀完了景略,那你應該知道。景太祖之太子,先立長子伯庸,伯庸之後立商華,商華之後立子昭。但最後等到景太祖退位修行,繼承大位的,是符仁。所謂景文帝。」

他說到這里就打住,自然是不太方便細說,同時也不必再細說了。

姜望若有所思。

若有所思了一陣,道:「我實在糊塗!」

他對齊天子道:「陛下您也看到了,姜望實在不是讀書的材料!我認得那些字,但它們湊在一起,我便難得明白。」

對他急於擺脫讀書枷鎖的小心思,齊天子只回以漫不經心的眼神:「你去楚國之前,朕跟你說過的話,你可記得?」

姜望道:「臣自不敢忘!」

「自己說吧。背了多少了?」

「臣,背了一些……」

「一些?」

「約有三分之一。」

「約有?」

姜望斬釘截鐵:「確有三分之一!」

「玉郎君,你來替朕抽查,就抽查前一百卷的內容。」天子隨口說罷,又問道:「時間可夠?」

李正書含笑回道:「朝議還早。」

齊天子於是一揮手,懶散之中,也真有山河獨斷、定鼎千秋的氣勢:「開始吧!」

這一章寫完,人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