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確定名分(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黃沙百戰穿金甲最新章節!

巴公原大戰結束後,柴榮通過封賞,不溫不火地對重要人事進行系列調整,至此,搖擺不定的重臣才真心實意臣服於柴榮。柴榮經此一戰,征服了人心,樹立了在大周的絕對權威。

馮道錯看了柴榮,再三勸阻柴榮親征,言語之間頗為不敬,柴榮本有容人之量,也被激怒,親征之時不讓馮道扈從,而讓其留守太祖郭威陵墓。顯德元年四月十七日,歷任四朝、三入中書、在相位二十余年的長樂老馮道一病不起,享年七十有三。馮道的死,具有很強的象征意味,一個屬於柴榮的新時代開始了。

高平之戰讓柴榮深切體會到了軍隊的弊端,於是決心整頓禁軍。柴榮對張永德、王朴等人道:「侍衛兵士老少相半,強懦不分,蓋徇人情,不能選練。今春朕在高平,與劉崇及蕃軍相遇,臨敵有指使不前者,苟非朕親當堅陣,幾至喪敗。況百戶農夫,未能贍一甲士,且兵在精不在眾,宜令一一點選,精銳者升在上軍,怯懦者任從安便,庶期可用,又不虛費。」柴榮命令在全國范圍內召募豪傑,不論出身高低貴賤,都可以投軍,還親自考核投軍之人的武藝,選中不少武藝超絕者,設置了散員、散指揮使、內殿直、散都頭、鐵騎、控鶴等武職,署為殿前諸班。

而此時,趙匡胤身為殿前都虞侯,跟在柴榮身邊,得到了一個天大的美差。當時禁軍分為殿前司和侍衛司,兩司的主官分別是駙馬張永德和郭威外甥李重進,兩人都是皇親,卻勢若水火,兩軍爭斗不已。在高平之戰後,趙匡胤和侯大勇因為作戰機智勇猛,得到了柴榮的信任。柴榮見兩司主官斗得過於歷害,在張永德的推薦下,柴榮令趙匡胤訓練、整頓擴充後的殿前司禁軍。

趙匡胤實際負責新禁軍的組建和訓練,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力,趁機把石守信、王審琦、楊光義、李繼勛、王政忠、劉慶義、劉守忠、劉延讓等結拜兄弟、原來的部下羅彥環、田重進、潘美、米信等人安排進了禁軍,擔任各級軍官。

在趙匡胤在禁軍建立自己勢力的時侯,侯大勇卻在鄭州專心處理各種麻煩事,侯大勇和朝中親貴極少來往,政局變化只有通過相關公文來往才知曉。侯大勇本是軍人,對地方行政並不熟悉,只有邊學邊干,以實有求是的態度處理政務,解決了安置難民、西軍違令等難點、熱點問題,根據需要調整了一些官員,在鄭州站穩了腳跟。

侯大勇對於到符家提親之事,態度並不積極,有意無意拖延著,到了八月,才按照當時的習慣,請了媒人,送出禮物,到符家提親。雙方根據侯大勇與符英的出生年、月、日,進行占卜,最後定於顯德二年正月成婚。

符家歷代為官,高門大姓,而侯大勇來自北地,雖官高權重,但是並無根基,只能算庶族高官,在中唐以前,要想娶進一位大族小姐,絕不可能。只是自晚唐以來,黃巢的農民軍把從南北朝到唐以來的高門大姓打得奄奄一息,特別是五代以來,群雄並起,崔、李、鄭、杜等大族更無往日之勢。柴榮本自出身貧寒,早年還到南方作過生意,他用人並不看重門弟,大周朝門戶之見由此更是大大減弱,符家才肯將女兒嫁給庶族高官侯大勇。

符英對於這門婚事基本滿意,侯大勇雖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男子,但比起何松來說,不知好上多少倍。符英和侯大勇有過多次接觸,現在定下親,符英便仔細回想和侯大勇見面的細節:在滄州第一次見面之時,自已說他是個渾人;第二次見面之時,他使計策把趙文摔到湖中;第三次跟隨他回大名府,在萬壽寺射殺了住持;第四次是從爐烽山救出自己。

「怎么會是他,難道是命中注定。」

「他也算英雄了得,並不是酒色之徒,唉,沒想到要嫁與此人。」

「他識字,似乎還算知書有禮,並非粗鄙無文之人,只是那一手字,寫得太差勁了。」

「侯大勇,字長風,為何字長風,不過,倒有些氣勢,符合他的身份。」

符英在去大名府的路上,見侯大勇在看《太白陰經》這本兵書,知他需要此類書籍,便叫人四處為他搜集各類兵書,陸續收到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和《鬼谷子》等書。符英想到侯大勇只是略通文墨,看這些書可能有些費力,就先取來仔細研讀,以備將來之需。符英還依照侯大勇身形,為其做了穿在鎧甲內的衣服。符母見女兒為侯大勇忙里忙外,暗自高興。

春蘭秋菊知道侯大勇的婚事,她倆在滄州曾與符英有過一面之緣,知其是符皇後的妹妹,身份尊貴,「不知未來主母性格如何,如何對待我們。」兩女多次談到這個話題,暗自垂淚,秋菊更是郁郁寡歡。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六百五十一年)頒布的《永徽律疏》(簡稱唐律),其中第四篇是《戶婚》,共有四十六條,主要是關於戶籍、土地、賦稅和婚姻、家庭等方面的規定,對後世影響極大,大周婚律沿襲唐律,基本未作改動。春蘭秋菊都是使女身份,屬於賤民,在唐律中,嚴禁良賤通婚,所以兩女雖鍾情於侯大勇,但身份懸殊,不敢作他想,只有自嘆身世,心中憂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