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王朴來訪(2 / 2)

王朴點頭道:「淤田之法,古來有之,選擇合適的河流,可使斥鹵變為良田,做成此事,是鄭州老百姓之福。聽說鄭州辦了一個嵩山書院,可否帶我看看。」

侯大勇正想帶王朴參觀書院,他知道王朴一定對吳國沙盤感興趣。侯大勇根據王朴著名的《平邊策》,制作了一個吳國沙盤。《平邊策》有一個基本觀點,就是擇取弱小而攻之,擬定的第一個攻擊目標是吳國。楊徽之本是建州人士,且游歷甚廣,對各地地理極為熟悉。因此,侯大勇要求楊徽之制出吳國地形沙盤。楊徽之本不知何為沙盤,侯大勇一說出沙盤原理後,楊徽之很快理解其戰略、戰術意義,按照侯大勇所說要點,親自監工,很快制出一個簡易沙盤,雖然十分粗陋,可山川河流、城鎮集舍、交通要道、兵力部署等基本要素都已具備。

王朴見到吳國沙盤,頓時兩眼放光,盯著沙盤不轉眼。王朴對吳國邊境兵力最感興趣,楊徽之對吳國形勢深為了解,不斷回答王朴提問,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談得極為融洽,倒把侯大勇晾在一邊。

侯大勇知道王朴深為柴榮信任,是柴榮身邊不可或缺的人物,便有心栽培楊徽之,讓楊徽之在王朴面前盡情發揮。王朴性格剛直,但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每講軍國大事時,不喜別人打岔,但今天卻例外,和楊徽之交談甚歡。

中午之時,侯大勇請王朴到家中,讓春蘭做幾個好菜,擺上家宴。秋菊知道阿郎定是有重要客人,不顧身孕不便,下廚做了幾道拿手菜。

侯大勇和王朴連碰三杯,楊徽之本是一介白丁,卻不卑不亢,也敬上王朴三杯,王朴六杯碰罷,大叫痛快。喝罷六杯酒,王朴道:「侯郎,對於當令形勢,有何高見?」

侯大勇知道王朴在《平邊策》里,對天下形勢談論的非常深刻,自己實無超出《平邊策》的見解。當王朴問起當前形勢時,自然而然地把《平邊策》上的見解談了出來:「從當前形勢來看,大周兩面有敵。從軍事上說,大周應避免兩條戰線上同時開戰。現在高平大戰才結束,應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等到國力增強,軍備充足時,便可復我漢唐河山。」

王朴重重一拍桌子,道:「侯郎之言,一針見血,可嘆朝中重臣,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視我子民於水深火熱於不顧,真是食肉者鄙。現在陛下英明,天下歸心,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統中原的形勢已經形成,正是我輩奮發塗強之時。」

侯大勇喝了幾杯酒,受到王朴感染,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這是侯大勇在中學就能倒背如流的千古絕唱,興之所至,順口盜用了范仲淹的名句。

王朴、楊徽之聽到此言,都呆住了。王朴喃喃念道:「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又念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眼中已有淚水奔涌。

王朴奉命來之前,他擔心侯大勇不懂地方事務,若鑄成大錯,則無法挽回。到了鄭州後,王朴明查暗訪,見鄭州政通人和,侯大勇在鄭州百姓中口碑甚好,才知侯大勇實為軍政雙通的奇才。

到鄭州之前,王朴本在心中對大周形勢有了基本判斷,但是還沒有最終成形,經過與侯大勇、楊徽之的詳談,三人思想不斷碰撞,王朴最終形成了對天下形勢准確的把握,為其寫下《平邊策》奠定了基礎。

侯大勇苦心精心經營鄭州之時,柴榮雄心勃勃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懲處了一批貪官污吏。九月,右屯衛將軍薛訓被除名,流沙門島,宋州巡檢供奉官、副都知竹奉璘被斬於寧陵縣(見《舊五代史》),十月,主持稅收事務的孟漢卿,由於私自加派稅額,被揭發出來,也被賜死。在重修永福殿時,柴榮親自視察工地,見內供奉官孫延常竟克扣工食,虐待役夫,不禁大怒,當場將孫延常斬首。其他貪財的和濫殺投降過來將士的人也毫不留情地被處死。

其次,柴榮打破常規,破格任用有才干的人,充實政府主要部門,提高辦事效率。柴榮下詔:「在朝文班,各舉堪為令錄者一人,雖姻族近親,亦無妨嫌。授官之日,各署舉主姓名,若在官貪濁不任、懦弱不理,並量事狀重輕,連坐舉主。」

柴榮整頓吏治,各項政治措施逐步發布,一掃軍人政權的諸多弊端。大周朝按著柴榮的設想順利前進。

(第十三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