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時代來臨(2 / 2)

紅樓之史有前例 簡梨 1741 字 2022-12-30

走的時候,史仲竹有心把所有東西都搬走,但又怕太露痕跡,只好揀重要的金銀細軟先撤走。新生的小寶貝,史仲竹取名叫珍珠的,也跟著一起上路。才幾個月大的嬰兒,跟著一起趕路自然危險,可比起放在雲南托付給人照看,更危險。變數太多,史仲竹可不想上演十八年後再相認的戲碼,也許,是黃泉再相見?

史仲竹身兼雲貴兩省,此次雲南布政使周有德也要進京朝賀,雲南的事宜,史仲竹沒有交給右布政使來統領,而是交給了蘇哲,這個領兵的來管。

雲南可以預計的會有一波反彈,領兵的人來管理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史仲竹也有私心,蘇哲更聽史仲竹的,用自己的人不是理所當然嗎?史仲竹終於明白結黨是怎樣加深的了,就算你一心為公,可一個能理解你政策意圖的人來做事,對政事自然更好,而這個理解你意圖的人自然更親近你,慢慢會成為你這一黨的人。公私已然分不清楚。

在遷就珍珠的情況下,史仲竹一行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京城,京郊驛站住滿了全國各地上京朝賀的布政使,都是封疆大吏,史仲竹也住進了驛站和各位互通有無,聯系感情。

等了兩天,尚未登基只能稱嗣皇帝的准聖人,宣布各位布政使可以先回府,他現在不會召見任何人,一切事情等登基大典完成再說。

各位大人在京中都是有宅子的人,擠在驛站不過是為了給新聖人表個守規矩的態度,順便和同僚交流感情。既然已經有了明令,自然各回各家。

聖人登基之前,查的緊,史仲竹一行,連保齡候府都沒進,直接去了忠嘉侯府,等著聖人登基,塵埃落定,再看望家人。

好在禮部還是有效率的,很快就捋順了整個流程,前後鋪墊儀式略過不提,正式大典就只有一天。史仲竹站在所有朝賀外官的最前面,看著這位比他還小五歲的天子,一步步走來,頭戴冠冕,身披龍袍,沐浴在陽光里,猶如神人,坐在了御座上。

頓時響起排山倒海的「萬歲」之聲,史仲竹跪在台階下,都能感到這樣澎湃的力量,高坐龍椅的聖人,恐怕更是自豪。史仲竹更加感受到了,為什么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登基大典上,聖人頒布了三道旨意,一是禮儀性的宣布繼承大位,是上天和先帝的恩德,他會實行怎樣的政策,保證國泰民安。二是朝臣最關心的定下了內閣八人,先帝後期,八人的名額沒滿,先帝也沒有補足,如今聖人宣布的八人名單即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袁傑、史鼎、何德、司徒怡、萬重、陳經緯、史仲竹、荊遠,八人資歷政績都夠了,入內閣名正言順,只是史仲竹和荊遠年紀都小,史仲竹還不到四十歲,不到四十歲的中央常委,怎么樣都不和時宜啊~

第三道旨意是加恩。減免賦稅、遣散老弱兵丁、加開恩科。

所有禮儀程序完成之後,史仲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忠嘉侯府,下人來報,大爺回來了。

「安安,他怎么回來了?」史仲竹驚訝到,連忙讓人去通知魏貞娘。

史安才十二歲的時候,史仲竹就做主把他送到了萬里書院,如今想來已是四年沒見。當初的孩童,已經長成了少年。

史安著淡色長衫,進門便拜倒在地:「不孝兒給爹爹請安。」

「好了,起來吧,一家人不用講禮,你怎么回來了?」

不帶史安回答,魏貞娘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路喚著「安安,安安」而來,走進大廳,更是一把摟住不放,放聲痛哭道:「可算回來了,可算回來了,想死為娘了。寧寧和平平怎么沒有一起來?」

「娘~」史安半大少年正式中二害羞的時候,抗議道:「您和爹能不能不叫我們小名啊,太丟臉了!」史安嫌棄到,這么嗲的小名,被同學知道了會笑話死他們的,好不容易外出求學,沒有人知道這樣的小名了,怎么回來還是逃不過!

「名字怎么了,別人想求還求不來呢……」魏貞娘拉這史安就是一頓嘮叨。史仲竹趕緊把他解救出來,問道:「你兩個弟弟怎么沒來?」

「爹,我上京主要是為了恩科,他們倆現在還是秀才,來的有什么用。」

「這次恩科……」史仲竹正要給史安談正事,下人又來稟報史鼎有請。

得,什么也不用說了,收拾收拾去保齡候府吧。史仲竹、魏貞娘、史安、珍珠,在的人,都一起去了。

到了保齡候府,魏貞娘抱著珍珠去後院拜見鄭氏,史仲竹帶著史安往內院大書房而去,到了地方才發現,史家所有在京城、能說得上話的都來了,包括旁支,烏壓壓一大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