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資源危機(2 / 2)

天下梟雄 高月 1666 字 2023-01-27

而楊元慶雖然並不考慮占據關內,但劉迦論卻是他的一大威脅,在控制住五原郡後,他的目光自然也就投向了南方,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他遲早要鏟除劉迦論這個毒瘤。

現在對鐵礦的爭奪,便成了他對劉迦論動手的導火線,他雖然並不直接占據鹽川郡、雕陰郡、朔方郡和榆林郡,但這些地區必須成為他的勢力范圍。

鹽川郡管轄范圍很小,轄內只有一座縣城,同是也是郡治,縣城也叫五原縣,是一座不大的縣城,有人口千余戶,橫跨長城,它實際上就是長城的一部分,是從關外進入關內的重要隘口,長年有駐軍兩千余人,由太守兼管。

由於稽胡亂匪劉迦論猖獗,生活在鹽川郡的漢人都逃到縣城內避難,使得縣城內格外擁擠,小小的縣城擠滿一萬余人,好在縣城城牆高大,劉迦論幾次派兵都攻打不下,楊元慶急需的鐵礦山,就在這座縣城以西五十里處。

鹽川郡的太守名叫周元,關中京兆人,軍伍出身,年約四十歲,他在鹽川郡擔任太守已經十年,他的妻子是同鄉漢人,另外他又從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稽胡中各娶一名少女為妾,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他本來還打算再做十年,但此時的亂匪之患,使他頭大如斗,他一天也不想再做下去。

太守周元此時最頭痛的是城內糧食不足,每天給一萬余人定量發放,最多也只能再維持半個月了,他一連向朝廷發了三份求援奏折,但都石沉大海,沒有回應,讓周太守有些絕望了。

其實周元也知道,還有一條生路,那就是向五原郡求援,以豐州的強大,完全能救他,只是楊元慶…….他著實害怕朝廷治他的罪。

周元背著手在房間里來回踱步,他心情沮喪,一籌莫展,這時,一名隨從在門外稟報,「太守,趙縣令來了,說有急事求見!」

現在縣令和太守都共處一城,兩人職能重復,只不過太守管大事,縣令管小事,周元最害怕趙縣令找他,不是這邊出事,就是那邊問題,一堆棘手之事。

但他又不能不見,周元只得嘆息一聲,「讓他進來吧!」

片刻趙縣令走了進來,後面還跟著一人,身著黑衣,裹著頭巾,這是稽胡人的裝扮,周元覺得他有點眼熟,注視半晌,忽然認出來,「你是……張司馬?」

豐州總管府司馬張庭,周元一下子愣住了,張庭就是鹽川郡本地人,曾是鹽川郡衙的倉曹胥吏,大業元年參加豐州舉行的公開選吏考試,考中第二名,出任大利縣丞,周太守認識他。

張庭躬身施禮笑道:「周太守,多年不見了。」

周元心中頓時燃起一線希望,他不敢向楊元慶求援,可是他又希望楊元慶能幫助他。

「司馬請坐!」

周元慌忙請他坐下,趙縣令也坐了下來,他和張庭是同鄉,從小一起長大,關系極好。

張庭坐下,便不慌不忙道:「不久前一支劉迦論的亂匪跑到五原搶掠,一個村庄被他們毀掉,被殺死五十余人,幾千頭牛羊被搶走,楊總管震怒,決心要鏟除劉迦論部,今天,我來太守這里,是商量借道一事。」

「借道?」

周元臉上涌起一絲苦笑,按理,跨境剿匪是需要兵部批准才可,但這話對楊元慶說,有用嗎?

他不敢回絕,沉吟一下便道:「這一帶的長城都修建在風沙灘區,長年風沙侵蝕,很多地段都坍塌了,無險可守,去年我派人沿途視察,繪制了一張長城境況圖,我願將此圖副本給楊總管。」

周元的言外之意就是說,豐州騎兵可以從很多地方越過長城,沒必要非走縣城不可。

趙縣令在一旁急道:「太守,楊總管說,不僅是借道,另外還可以提供給我們兩萬石糧食的援助。」

聽到有糧食,周元臉上露出復雜的神情,糧食啊!現在就是他們的命根子,他怎么可能拒絕,他又小心翼翼問:「一定是借道,才能給糧嗎?」

張庭毫不含糊地點了點頭,「這是必須。」

「好吧!」

周元心一橫,終於答應了,誰叫朝廷不睬他的求援奏折,「我們就一言為定。」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