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加強集權(1 / 2)

「繼續說下去。」

聽完了劉晉所講的兩個中心點,弘治皇帝頓時就覺得茅塞頓開了,原本的時候還對即將到來的大時代感到迷茫,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現在,聽劉晉講完兩個中心點,弘治皇帝心中就有數,也知道該如何去多了。

只要圍繞著這個中心點來做,縱然是再大的版圖,再多的子民和部族,也不需要慌,因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第三個中心就是堅持不懈的貫徹中央集權。」

劉晉微微點頭,又繼續緩緩的開口說道。

「我大明的疆域越大,統治的部族越多,就越要堅持中央集權,所謂中央集權,應該包含四個方面,政治、軍事、財政和資源這四個方面。」

聽到劉晉談起中央集權的事情,眾人頓時就紛紛豎起了自己的耳朵,在這方面還是有歷史可以借鑒的。

華夏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央集權的歷史。

從周天子分封諸侯開始,接著到秦漢再次統一,再慢慢的到魏晉南北朝、隋唐、元宋,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集權的過程。

一開始分封諸侯王,一個個諸侯在各自的封地那都是土皇帝,所以夏商周的朝代更迭都是一個強大的諸侯推翻了舊王朝的統治。

推翻夏的是商湯,商湯是方國的部落首領,推翻商的周武王本身也是一方諸侯,實力強大。

到春秋戰國的時候,春秋戰國的這些國家,一個個原本也都是周朝的諸侯,像秦國,以前是替周天子牧馬的,因為抵御戎狄有功,故而被封諸侯,還有齊國、楚國、韓國、魏國等等也都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

諸侯的權力過大,在封國是土皇帝,所以才擁有了推翻中央王朝的實力,當然了,歸根結底來說,還是因為統治的中央王朝出了問題,所以才了可趁之機。

再到了漢朝的時候,漢的滅亡很大一部分也還是因為世族門閥的力量太過強大,從中央到地方的權力幾乎都被他們所壟斷,進而將天子的權力給架空。

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事情就體現的淋漓盡致,頻繁更迭的朝代,基本上都是那些領兵將領們頻繁的謀朝篡位,這些領兵將領的基礎還是世族門閥。

一直到了隋唐的建立,世族門閥的力量一直非常強大,為了中原集權,隋唐的皇帝都在不遺余力的打擊世族門閥。

世族門閥的力量是衰弱了,但是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又空前強大起來,形成藩鎮割據,最終又導致了唐帝國的滅亡。

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朝代更迭頻繁,同樣還是因為藩鎮割據的原因,宋太祖就是一個將領通過黃袍加身篡位奪權。

有感於歷朝歷代藩鎮割據和世族門閥、武人謀朝篡位、混戰導致朝代更迭,所以宋太祖就開始不斷的加強中央集權,重文輕武。

整個過程和歷史,其實都是一部不斷加強中央集權的歷史。

所以越是到了後面,世族門閥和藩鎮割據之類的力量都已經消滅掉,朝代的更迭也不會出現武將謀朝篡位的現象。

但是因為重文輕武,打擊世族門閥的力量,也是遭到了華夏在對外面的力量越來越薄弱,每當一個朝代的後期,中央王朝衰弱、滅亡的時候,往往都是外族入侵的時候,並且外族入侵的成功率變的越來越高。

以宋朝來說,遼、西夏、金、蒙古都將宋朝按在地上摩擦,最終更是被蒙古給滅了,明朝則是被瞞清所滅。

是因為這些外族人真的變的更強大了,所以才可以入住中原?

很顯然並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因為重文輕武,將漢人的武力給徹底的消磨掉,到了宋朝、明朝末期的時候,起兵造反的都是一些泥腿子,本身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文化和軍事素養,想要成功實在是太難了。

而在以往的朝代,因為世族門閥的傳承再加上文武並重,漢人的武力始終都存在,所以春秋戰國,隨便一個拉出來都可以打的草原人哇哇叫,守住中原大地,三國時期,縱然是三國打的熱火朝天,可是外族依然不敢有入主中原的想法。

所以說這世族門閥還是有世族門閥的好處,至少來說朝代更迭的時候,這大好的江山不至於便宜了外人,換來換去,最終還是自己漢人來當皇帝。

但歷史發展的趨勢就是要進行集權,進行中央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