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五 夜談(2 / 2)

斗鎧 老豬 1599 字 2023-01-30

孟聚說得委婉,葉劍心卻也明白他的意思:葉傾懷以漢人之身投靠鮮卑,協助鮮卑兵馬傾覆了漢人的正統朝廷劉漢皇朝,導致江北流血漂櫓,遍地縞素,這件事做得確實過分了,激起天下漢人義憤,即使是他最得意的門生沈天策也為此與恩師恩斷義絕,投奔了南朝與師門對陣沙場。在江南,葉家一直名列南朝皇帝欽定的國賊名冊之首這么水火不相容的兩家到底是怎么搭上線的?

「祖上的事,迄今已有三百年了,往事已矣。南朝的仁興陛下是個很有魄力的人,行事從來不拘一格。只要我們葉家對他還有用處,他是不會在意一些朝野非議的。」

孟聚沒和仁興帝直接接觸過,但從過來的幾個談判使者里,他覺得這位素未謀面的皇帝陛下確實是個很講究實際的人。從他招降孟聚的條件就可以看出了,那幾個條件卡得又准又狠,恰好定在孟聚的心理價位下面一點點,是那種讓孟聚感覺很不爽但被逼急了也能勉強接受的地步。孟聚相信,這樣的條件,多半是出自那位仁興帝的手筆了。

「公爺,既然如此,公爺您難道真的打算……」

葉劍心臉上掠過一抹黯然,他淡淡說:「倘若事已不可為,這未免不是一條退路。」

望著葉劍心,孟聚心中泛起了同情:在北魏這邊,葉家也算是舉足輕重的權勢豪門了,但若是降南朝以後,他們的地位將一落千丈。在遍地仇視的江南,葉家的唯一出路是托庇於皇室之下。葉劍心這么高傲的人,將來卻要過這種寄人籬下的羞辱生活,這怕是比殺了他還慘啊。

相比之下,自己算是走運了。將來投南朝以後,自己頂多不過只是兵權被削當個安樂公罷了,富貴榮華還是沒問題的。相比於葉家將來要面臨的苦難,自己的未來已經可以算得上天堂了。

望著葉劍心,孟聚中流露出同情,他嘆道:「來ri多艱,吾輩同病相憐啊。」

仿佛不願意再談這事,葉劍心搖搖頭,換了話題:「太保,葉某不遠千里前來,主要是為兩件事。一是護送太保的令尊令堂和其他家人前來安平,與太保團聚……葉某的腳程快,走得快了些,但想來這時候,他們的車隊也該進安平城了。」

葉劍心這樣干脆利索地把自己家人交還,沒要任何條件,孟聚確實心下感激,他起身深深一揖:「公爺拯孟某闔門老小,又辛苦長途跋涉護送前來,此恩此德,孟某沒齒難忘,將來必有所回報。」

「孟太保不必客氣,舉手之勞罷了。至於太保說到回報有件事,葉某確實希望太保能幫忙的。」

孟聚微微jing惕,卻說:「公爺但說無妨,只要孟某力所能及,無不應允。」

「對太保而言,這並不是什么難事。葉某只是想知道,南朝為了招撫太保您,答應了什么條件?這件事,太保您能否如實告知葉某?」

原來只是這件事。孟聚松了口氣,他說:「南唐朝廷已任命我為兵部侍郎兼征北將軍銜……」

「太保,那些虛的東西,就不用說了。侍郎也好,征北將軍也好,這都不過是個虛名罷了。最關鍵的,還是手上的力量!大唐肯讓你掌控多少兵馬,掌握多少地盤,這才是最關鍵的事。」

孟聚不得不承認,雖然葉劍心跋扈又傲慢,但這家伙確實是有見識的,看問題一針見血。他把南朝那邊的條件給重復了一遍:「大唐那邊,答應讓我統率兩萬兵馬,但必須讓出南下的州郡,交出多余的兵馬,退回北疆去。」

等孟聚說完,葉劍心立即反問道:「兩萬兵馬要鎮守整個北疆,孟太保,你覺得可能嗎?」

「這肯定是不夠的。現在塞外的突厥部魔族剛被我打垮過一次,他們暫時還不敢南下,但將來,他們遲早要卷土重來的。我們做過估算,要想擋住魔族的常規秋狩,穩固地守住六鎮,哪怕最低限度的常備邊軍,起碼需要八萬兵力……」

說到這兒,孟聚臉se大變,葉劍心以一種看白痴的眼神望著他,他淡淡說:「看來,孟太保你自己也是想明白了。」

孟聚緩緩點頭,心頭冰涼一片:南唐只給自己定額兩萬,但單憑兩萬兵馬,自己無論如何是守不住整個北疆的。到時候,當面臨魔族侵襲的威脅時候,自己別無出路,只有向南唐求援,接下來,朝廷的正規兵馬會源源不斷地進入北疆,只要他們在北疆站住腳以後,自然會慢慢擠壓東平軍的地盤,最後讓孟聚無處容身這是光明正大的陽謀,根本無從抵擋。

「太保,塞外魔族歷來是中原文明的生死大敵,北疆六鎮更是扼守邊關的前沿,天下一統在即,大唐吸取了劉漢的前車之鑒,豈能不重視六鎮防務?如此重兵囤積之地,怎可能長久交托於一個外系降將手中?」

~~~~~~~~~~~~~~~~~~~~~~~~~~~~~?

(抱歉,因為這周沒放假,稿子沒趕出來,豬趕了一些出來先湊合下,剩下的下周三繼續更新。謝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