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三、千秋一道統(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19 字 2023-02-06

浴桶里蒸騰起來的水汽,模糊了人的視線,激烈的水花擺動聲略略停息下來,好一會兒之後,柳如是近乎癱軟的聲音傳來:「奴……奴服侍小官人沐浴……」

「你且歇歇吧,我不在的時候,定是沒有繼續鍛煉,故此就這一丁點氣力()。」

「哪里……哪里有,分明是小官人太折騰人兒……奴便是在那種……那種下賤的地方,也不曾聽聞,有這許多折騰人的方法。」

「不許提那個,你總是記在心里!」

「奴蒲柳之姿,得郎簡拔,雖然如今……如今這樣了,卻總不可忘了,當初奴是多么凄涼。」

「既是如此……那么,你就再拿身體來感激我吧。」

又是一番折騰,俞國振這才神清氣爽,雖然這種活兒也挺消耗體力,但對於俞國振來說,他缺的不是體力,而是壓力過大,這種活,對於釋放身體中過大的壓力,是有極大幫助的。

當余波終歇,柳如是緊緊將臉貼著俞國振的胸膛上,聽著他心臟有力地跳動,滿臉未褪的紅暈中,她雙眼能滴出水來。

「小官人,這半年來,奴操持三刊,做得還不錯喲。」她低聲說道。

俞國振把她留在襄安而沒有帶去欽州,主要考慮有二,其一是她身體相對較弱,在欽州所有的基建都沒有完成的情形下,她到那里,可能會有水土不服;其二是因為《風暴集》、《民生雜記》與《民生速報》,都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來擔任主編。

這個人非柳如是莫屬,論起學習的天份來,柳如是非常強,博聞強記,分析能力也不差,俞國振將自己對於文章的篩選標准交給她,她就能近乎完美地挑選出俞國振喜歡的文章來。

「是要表功了么,呵呵,說與我聽聽,讓我瞧瞧我家如是兒在我離開之際做了多大的事業()!」

「如今《風暴集》三刊,已經不需咱們去推銷了,自有專門店鋪找上門來求訂,應天城中,《風暴集》銷量最多,足有三千份,蘇杭揚諸州,也有一千份左右,便是京城里,也能賣出兩千份……」

俞國振策辦的三種刊物,在柳如是的努力之下,已經流行起來。象《風暴集》,它是三種刊物中銷量最少的,出版的頻率也最低,是雙月刊,兩個月才有一期,但因為它是面向讀書人中較高端的,所以定價較貴,每冊是一百文。就是這樣,《風暴集》如今的銷量,也達到了萬冊之多,每期的營業收入,近千貫銅錢。

《風暴集》給予的稿費也是極優厚,象方以智,因為連接著在《風暴集》上刊發他的《物理小識》,如今僅潤筆就收到了超過三百貫,以字數來算,他總共也就是發了三萬余字,每萬字便是百貫,這使得他在應天城過得甚為闊綽。

因此,俞國振並不指望《風暴集》能賺什么錢,關鍵是要能在上層讀書人中樹立起品牌,同時不斷地潛移默化他們,讓他們更容易接受種種新生事物。

「《民生雜記》亦是極受歡迎,僅應天城中,便能賣出六千冊,長江沿岸富庶諸府,《民生雜記》遠比《風暴集》要好用,其中連載的故事,極是受人歡迎……小官人,你可知道《民生雜記》在哪兒賣得最多么,竟然是青樓煙花之地!」

聽得這個消息,俞國振也是一愣,然後笑了,這既在他意料之外,也在他意料之中,青樓煙花之地,正是各方文人士子流連之所,另外那些識文斷字的商賈,稍稍有些余錢的販夫走卒,也都是喜歡在這樣的地方。那些心傷身世不幸的歌伎舞女,那些感嘆懷才不遇的文人士子,對於各種才子佳人金鳳玉露的最是感興趣。

故此,《民生雜記》的售量,高達三萬份,而每月一期的《民生雜記》售價也比《風暴集》便宜,五十文一冊,這樣每期的賬面收益就是一千五百貫。

但這兩者實際上都不賺錢,真正賺錢的,還是《民生速報》,每十日就有一期的《民生速報》,售價才是五文,大開的紙兩張,一共是八個版面()。第一版是朝廷邸報里的一些消息,這算是為了應付官府,第二版則是里巷奇談,第三版則是各地物產,最後四版,更是無奇不有,甚至還有店鋪的廣告。

《民生速報》的售量是七萬份,在這個缺乏娛樂的時代里,《民生速報》可以說是最大眾化的娛樂工具,從官場上的變動,到各種小道消息,應有盡有。巨大的銷量,再加上廣告收益,這份報刊每月竟然能凈賺到三百貫左右的錢財,再用這筆收益,彌補另兩種刊物的虧空。

「《民生速報》竟然被你經營成這規模了?」俞國振也為柳如是的成就感到驚訝:「你是如何做到的,別的不說,僅那些稿子……便准備不過來吧?」

不象《風暴集》主要由如今讀書人中精英分子供稿,也不象《民生雜記》那樣俞國振早就准備好了稿子,《民生速報》的稿子應該是柳如是一手搜集的。她再聰明黠智,也不可能一個人將記者采編編輯校對的所有活兒都做完。

「這可不是奴一人的功勞,小官人莫非忘了你的三位紅顏知己?」

俞國振愣了愣:「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