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二、明修棧道暗陳倉(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37 字 2023-02-06

<taer」>

<tr><td></td><td></td><td></td></tr>

二五二、明修棧道暗陳倉(四)

「小官人,他們來了()!」

俞國振看了會兒熱鬧,便覺得極是無趣,就在這時,在港口處了望的一個家衛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

聽得這個消息,俞國振懶得再理解倭人與番人之間的紛爭,他快步來到港口。當他到這里的時候,港口外已經是帆影點點,足足有十余條船在靠近了。

「控制住港口。」俞國振下令道。

「這是……」胡靜水在後頭有些意外()。

「我們的人,同樣在占婆島那邊等了許久了。」俞國振咧嘴笑了笑:「我可沒有只把希望放在阮福渶身上,若是等他穩定了局面,反悔不肯交出會安當如何?」

「原來是這樣!」

胡靜水此前便知道,俞國振設計,一般都是計中尚有計的。他連連點頭,安南人多狡詐無信,而且貪心不足,阮福渶也不會例外。俞國振這種求人不如求己的行事風格,他越發地敬佩了。

不一會兒,船隊便靠上了港。原本會安戒備也是很嚴的,但阮福渶為方便俞國振行事,已經將這兒的控制權暫時交給了羅九河,故此羅九河的人極輕易就接管了整個港口防務。那些炮台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已經由新襄漁政局控制住了,而巡哨的海船,也被勒令停在港中不得擅出。

故此,船隊上的人一個個下來時,整個港口都為之震動,原本泊在港中的二十余艘各國船只,此際也落入了俞國振的手中。

會安港中明國人與倭人數量大體相當,倭人略多一些,有一百五十余戶,明人一百余戶,而佛朗機人(葡萄牙)、紅毛番(荷蘭)、法人,也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法人最少,紅毛次之。港口突然來了三十余艘船,頓時引得全港之人都紛紛聚來觀看,等看到船上下來的,並不是往常的貨物,而是一個個兵甲鮮明的士兵,他們頓時愣住了。(《》.)

俞國振此次來會安,可謂傾巢而出,包括家衛與新衛,水陸總共加起來動用了三千五百余人。其中有一千人隨阮福渶去了福安府,其余人便都隱藏在占婆島,這兩千多人上岸之後,首先是將出來看熱鬧的人都驅回了自己住處。

緊接著,載著勞力的船也靠上了岸,一個個滿臉新奇之色的勞工下了船。龍門吊被迅速樹了起來,現在樹起的是簡易龍門吊,可當從船上用木桶運下水泥之後,泥瓦匠立刻開始用鋼條、石塊和水泥一起修建半永久的龍門吊()。而船上的木板也被一塊塊卸了下來,由勞工運到了會安鎮外。他們就地樹起涼棚,然後在涼棚下掘溝,因為是千余人一齊動手,在新襄又早有安排,所以動作極快,僅僅是一個多時辰的功夫,一道繞港的壕溝便被挖出了。

在那壕溝邊上,木樁一根根打了下去,然後木板一塊塊釘上,兩塊木板間用土夯實。這與壕溝的開挖是同時進行的,壕溝里挖出的土,就直接被用來充實兩塊木板之間。它的速度雖然比起壕溝開挖慢了些,但也只是慢了半個時辰,當天陽西下的時候,壕溝之內就已經出現了帶狀的腰牆。

不僅僅是腰牆,在牆內還樹起了十二座高達三丈的望樓,每座望樓之上,都用鐵板護著,留有向四周的射擊垛口。勞工們拼裝望樓的速度讓透過門縫向外觀看的會安住民驚嘆不止,卻不知道,在新襄的時候,他們已經拼拆過少說也有幾十次這東西了。

當夜幕來臨之時,巨大的火堆被點了起來,一部分勞工去休息了,但另一部分則留下下繼續挖壕溝與夯土牆的工程。到了次日上午,土牆已經高過一人,厚度也達到了六尺!

這可是奇跡一般的一日築城,而且這奇跡還在繼續延伸!

到了傍晚時分,俞國振再上土牆,如今土牆底座已經有三丈寬,而高度也達到了六尺。在土牆之上,還設有六座烽台,每座烽台,各准備了五個炮位。

可以說,經過這一天半時間,會安初步擁有了自衛的能力。(《》.)

這與會安是一座小鎮也有關系,全部住戶加起來,也不過五百余戶。

俞國振很滿意這速度,他站在新的土牆一解,遙外著牆外,然後指著那條河水道:「這條水從今日起叫會安河。」

胡靜水點了點頭,湊趣道:「公子說的正是,名不正言不順,這條河今日起便名正言順了。」

俞國振笑了笑,深深吸了口氣,在會安河的兩岸,可以看到廣闊的平原()。這都是土地肥沃的沖積平原,論起面積,雖然比不上大明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那么大,不過比起欽`州是要大得多了。更重要的是,欽`州不可能只屬於他,而現在,這里的土地,就屬於他了。

而且,這片平原從會安一直延伸到後世的峴港,而後世僅峴港市的面積就達一千兩百多平方公里!俞國振估算,這一片地區全部開墾出來,至少可以提供上好的水田一百多萬畝,以每年兩季產八石糧算,這就是八百萬石糧食,可以養活兩三百萬人口!

不過一百萬畝田地,按每二十畝一壯勞力算,也要安置五萬人在此才行,而俞國振短時間內尚無如此眾多的人力,故此只能先就著會安附近開發了。

「阮福渶那邊,應該有結果出來了吧?」想到這,他抬起頭,向著北邊望去。

幾乎在此同時,日麗海門,阮有鎰看著那內官,說出了一個「慢」字。

「你說阮有進謀逆,可有證據?」阮有鎰目光深幽:「佛主才遣少主來,便又召少主去?區區一個阮有進,他謀逆不成已經死了,怎么還能讓內官刺傷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