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一、天下驍勇雄中雄(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1 字 2023-02-06

青島口同樣寒風凜冽。

將岸眯著眼睛,一臉都是輕松。這幾天來,他是第一次覺得輕松。

自從此次齊魯之戰開始以來,將岸就覺得自己象是背了一副巨大的擔子,這擔子也超過了他所能背負的極限,讓他難以喘過氣來。

他畢竟轉到民政方面已經很久了,指揮作戰更多的是呆在後方處理好後勤事務,而顧家明離開之後,最初時他還不以為意,接下來戰局的發展,卻讓他緊張起來。

顧家明突入城中之後,憑借濟`南堅固的城防,生生扛住了建虜的強攻。而在城中多出兩千精銳援軍後,建虜攻城的意志不再堅決——事實上,建虜一路打來,根本沒有攻擊堅城,之所以會圍攻濟`南,還是因為從俘虜口中得知,濟`南在里只有區區不足三千人守城。

根據將岸得到的消息,身為建虜兩大軍隊首領的多爾袞與岳托不歡而散,雙方分兵行事,多爾袞留在了濟`南城下,岳托卻縱兵東向,開始進入青`州,目標直指登萊,其前鋒已經到了高密。

而且建虜也不掩飾他們的目的:青島口。

顯然,在京畿之戰、皮島之戰後,建虜已經開始正視新襄虎衛這個對手,並且將新襄虎衛視為戰場中優先打擊對象了。

這完全出乎將岸的意料,原以為建虜就算要動手,也不可能隔著個青州府來,卻不曾想建虜真做出了這樣的大手筆!

他手里可只有不足四千從耽羅島調來的部隊。其中虎衛只有兩千余人!

青島口本身作為一個中轉碼頭存在,並沒有太多的城防措施,所以若是建虜來攻,那么他無險可守!

幸好,在他最焦頭爛額的時候,看到了遠處的船隊。

船隊的規模出乎意料的大,十余艘船以現在青島口的能力。還不能同時進行裝卸。因此,最先靠岸的,肯定是運人的船。一隊隊虎衛從運兵艦上登陸。雖然在虎衛的日常訓練中有遠程海運的內容,可坐了五十余天近六十天船後,他們還是忍不住用力蹬了蹬地面。

中間在泉`州、溫`州、寧波都有過暫歇。可那之後,便是一直北上,呆在船上的時間足有二十天了。

將岸一眼就看到和虎衛軍官一般裝扮的俞國振,他快步小跑上向,向著俞國振敬禮:「羿城總督將岸,向公子敬禮!」

「敬禮!」

岸上的虎衛紛紛行禮,用敬仰的眼光盯著他們的領袖。

在船上呆了二十多天,俞國振的神情也有些憔悴,但精神頭還好。他還了禮,說了聲「禮畢」。然後一把握住了將岸的手。

「老將,辛苦你們了,小顧呢?」

「家明帶兩千人去了濟`南城,若他們不去,濟`南必不守。」

「哦?」俞國振有些不滿:「他去就守得住?」

「城里有六十萬百姓。」

這句話讓俞國振神情肅然。他給顧家明留下的密令是必要時將張秉文和方孟式一家救出即可——方家可是對俞國振很重要的一個文人家族,而不僅僅是外戚。但是,城里有六十萬百姓那就完全不一樣了,他點了點頭:「守不住也得守住!」

「是,朝廷沒把百姓放在眼里,狗官沒把百姓放在眼里。若是小官人再沒把百姓放在眼里,他們就真沒救了。」

「少拍馬屁,咱們虎衛原本就是華夏之虎衛,不是我俞國振一人之虎衛!」俞國振哼了一聲:「別拿朝廷和狗官和我比,我嫌丟人!」

將岸笑嘻嘻地點頭:「是是,小人說錯了。」

俞國振翻了他一眼,他哪里是說錯了,只不過是再確認一遍自己的想法罷了。

有的時候,俞國振也覺得好笑,他自己教出來的這些學生弟子,現在隨著年齡見識的增長,也開始有了些自己的念頭。象霍彥那樣是走極端的,但更多的是象將岸這樣,將自己教給他們的一些理念,用於指導自己的行動。比如說,俞國振在灌輸虎衛的榮譽感時,經常會提到虎衛非一人之虎衛,乃華夏之虎衛,故此,大明有難,虎衛可以不出動,可華夏有難,虎衛不能不出動。

當然在後邊,俞國振也補上了一句「量力而為,保存力量,不做不必要的犧牲」,這也是霍彥所沒有記住的一句。

「小官人親自來,是准備打一場大的?」將岸又問道。

「有這個打算,不過先要弄清楚情形再做最後決定,我們不打沒准備的仗,也不打沒把握的仗。」俞國振道:「現在建虜情形如何,朝廷的官兵如何了……嗯,孫克咸能給我們多大的幫助?」

說到孫臨,俞國振神情有些淡淡的。

孫臨畢竟是這個時代的士大夫,又沒有真正經歷過大的波折,可以說,除了少年喪父之外,他都是一帆風順,看問題想事情,就跳不出這個時代的拘束。比如說,他還是始終將對朱明皇室的忠誠,放在了對華夏的忠誠之前,或者說在他心中,朱明皇室便是華夏。

俞國振卻不認為,百姓才是華夏的根本,沒有皇帝,百姓照樣活,沒有了百姓,就連他的虎衛,也一天都難以存在,何況是紫禁城中的那位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