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零、海東暗鉤織羅網(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69 字 2023-02-06

宋獻策邁著小碎步,緊緊皺著眉,飛快地穿過走廊,來到俞國振的辦公室門前,一進門,便看到華悠之坐在那兒,見他來了,這個少年起身行禮:「宋參謀。」

「悠之,氣色不錯啊,看來主公心情也挺好?」

雖然心中焦急,但是宋獻策還是和這個十八歲的少年打了聲招呼。

華悠之恭敬地回道:「謝宋參謀關注,主公正等著,他早就吩咐過了,宋先生一來,便請進去。」

這個華悠之才十八歲,乃是新襄初等學堂八百余名畢業生中排名前十之一,但單以成績成論,他在前十位中吊車尾,正好是在第十位上。不過,因為他在初等學堂時期的學生活動中展現出來的能力,他在畢業之後被調到了新建立的南海伯秘書府擔任秘書,幫助俞國振處理日常文書事宜,將章篪從這些事務中解放出來。

而章篪則被任命為秘書長,同時兼任新襄市長之職。很明顯,俞國振在為下一步領土拓展做准備,那種可能要面對敵人襲擊的領土,將由武人出身的虎衛為總督,而單純的後方,只需要處置民政事務的,便可以讓章篪這樣經過鍛煉和考驗的文人充任。

章篪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對華悠之的培養可謂不遺余力,而華悠之也是爭氣,才短短的半個月時間,便已經將大多數事務接了過去。

與此同時,華悠之的另一個身份是虎衛預備役。每個月都有三天,要去接受如同虎衛一樣的軍事訓練。

這也是新襄新的規矩,新襄體系下人口雖然迅速增加,即使張秉文與方孔炤兩人先後去職,現在平均每個月通過各種渠道來投奔新襄的民眾人口,也超過一萬,一年仍然有十余萬外來新增人口。但是。新襄的總兵力仍然不足,目前也只是三萬九千人。而且虎衛精銳長期在外駐扎,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在新襄與會安、新杭三地,凡是適齡之人,都需要加入預備役。每月進行三天的軍事訓練。

宋獻策這個矮子,心里卻明鏡一般雪亮,知道從某種意義上說,華悠之這樣的人,乃是俞國振在培養的心腹,他雖然傲慢,卻不敢在華悠之面前太過拿大,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便是這個道理。

見華悠之為他開門。宋獻策快步向里,出現在俞國振辦公室的門口。

俞國振的辦公室除了他的桌子、一牆的書籍之外,還有個小型會議室,如今會議室中,已經坐著七八個人。宋獻策環視了一眼。心中微微一凜,除了章篪、茅元儀之外,羅九河、田伯光、顧家明等武職也都到了,特別是顧家明,他原本去了昌化,這個時候來。顯然是得了俞國振的緊急通知。

「宋先生也到了,現在就只差二柱了。」俞國振笑著頷首,指了指空著的一把椅子:「坐吧,咱們等一下二柱。」

沒有多久,高二柱臉上掛著陰柔的笑,出現在宋獻策的視線中。

整個新襄,若說誰是宋獻策最不願意見到的,非高二柱莫屬。此人過於陰柔,與他那剛烈的兄長高大柱幾乎成了鮮明對比。高大柱如今已經轉到了預備役,為新襄預備役總長,算是脫離了虎衛的第一線,而且自從在湖廣之戰中受傷之後,他的身體一直不是太好,始終在調養,象今天的會議,他沒有出現。

高二柱坐下之後,俞國振雙手撐著桌子,咳了一聲:「今日開會,是請大伙討論一下,我們在今後三年軍略上當如何發展的問題。」

「在諸位發言之前,先讓二柱說一說最新的情報吧。」俞國振又道。

高二柱站起身,將手中攤開的筆記合了起來。事實上,他那份筆記中一個字都沒有,他在從事情報工作之後,對於任何留在紙面上的東西都懷疑會泄密,因此,所有重要的資料,他全部將之背了下來。

「一個月前,鄭芝龍手下的心腹大將曾德,到了倭國,根據我在倭國的情偵人員報告,曾德見了倭國幕府將軍德川家光,雙方達成了秘密協議。」高二柱目光還是陰柔,他臉上甚至微微帶著些笑意:「協議的內容,我這里有一份,極為繁雜,我就不多說了,只將一些與我們新襄有關的部分說與諸位聽聽。」

「第一,倭國以開放市場為代價,換取鄭家支持攻擊島原的天草四郎時貞。」

聽得這句,眾人臉上都浮出冷笑,天草四郎時貞乃是新襄一手扶植起來的,鄭家絕對知道此事,他們卻敢與倭國德川幕府達成這種協議,分明是暗中向新襄使絆子。

「第二,倭國允許荷蘭人在平戶經商,換取荷蘭人支援鎮壓天草四郎時貞。」

這第二個條件本身沒有什么,可是鄭芝龍的手下竟然代表荷蘭人去達成協議,背後透露出的內容,卻是值得深思的。

「果然,鄭家與荷蘭人勾結在一起了。」眾人心中暗道。

「第三,倭國德川幕府,將發動對島原的新的征戰,舉全國之力,集十五萬兵,准備一場大戰。」

十五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