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二、半是英雄半為梟(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89 字 2023-02-06

李自成在俞國振看來,只是半個梟雄。但就算只是半個梟雄,也不會萬里迢迢派人來,只是向俞國振問個好。

更何況還有李岩在內。

癸泉子一直未曾說李岩來投的事情,新襄的情偵系統雖然偵察到了這個人,也沒有人知道他會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疑團,因此被當作其余來到新襄又失望離去的人一樣,比如說,那位周鍾,在新襄呆了一年半時間,終究還是北上去參加科考了。

直到李過、李牟作為李自成的使者,被飛隼號從金陵帶來,並且找到癸泉子頭上,癸泉子才驚覺,李岩從新襄失望而去後,竟然去投了李自成。他再和俞國振提起此事,雖然俞國振對於搜集歷史名人的興趣已經不如以前,但也多少有些遺憾。

李岩擁有一定的戰略眼光,為人也比起一般的流寇要好得多,如果他留在新襄,鍛煉幾年便可以獨當一面,成為一地總督也不是不可能。

「我家闖王派我們一行來,除了向南海伯問安之外,還想與南海伯做一筆生意。」李過恭聲說道:「如今中原、隴西一帶,蝗旱連年,民不聊生,朝廷不管不顧,只知道催捐逼稅,闖王不忍百姓荼炭,想尋南海伯購一批糧食。哪怕只是煮粥賑濟百姓,能多活一些總是好的。」

俞國振得知李自成派人來尋他做交易,第一個念頭,是李自成要找他買武器。

新襄武器之名,如今天下皆知。就連建虜,都拐彎抹角小規模地求購新襄武器。不過建虜知道他們在新襄是買不到的,因此他們的手段就是尋大明官兵以雙倍價購買。比如說一枝虎衛乙型火槍,新襄賣給朝廷是十兩銀子,而建虜就出二十兩銀子。

這個發現被高二柱的情偵人員傳回新襄後,當時新襄內部還引發了要不要停止與明廷武器貿易的爭論,不過這爭論隨著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線膛槍出現而結束了——虎衛丙型火槍都要被淘汰了。何況是虎衛乙?

卻不曾想,李自成竟然是派李過來買糧食!

俞國振在短暫地愣了一下之後,揚了揚眉:「姑且不說我會不會將糧食賣與闖王。就算我願意賣,闖王付得起錢么,就算他付得起錢。這糧又怎么送到?」

「闖王准備率軍東進,直逼鳳陽,自然就在徐`州一帶交割糧食。請南海伯放心,闖王大軍,絕對不會進入山`東與皖南,便是南直隸,也僅是徐`州一城,這也是為了方便南海伯船隊順運河運糧。」李過微笑起來:「至於錢財,闖王說了,南海伯心系百姓。糧價必不會太貴,雖然我們闖軍較窮,砸鍋賣鐵湊一湊,也能買一些糧食,能多救一個百姓。便多救一個!」

「能多救一個百姓,便多救一個!」

俞國振重復了一遍這句話,然後笑了起來。

李自成身邊果然有了高人指點,難怪這兩年他行事與過去都不同了,劫掠的少了,經營地方的反而多了。

他算是看准了俞國振的弱點。

雖然說慈不掌兵。那是指在執行軍法軍律時不可心慈手軟,但對上無辜的百姓,若還能無動於衷……俞國振在這個時代的掙扎,就不會是真的為了華夏的崛起,而只是為了他個人的野心了。

華夏的崛起,應當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崛起,而不僅僅是一撮人的崛起。大國的復興之路,應該是讓每一個華夏兒女面前都有路可走,而不是一小撮人的富貴之路。即使一定要犧牲一些人,也應該是自願犧牲,而不是被犧牲。

這是俞國振的弱點,卻也是俞國振最強之處,正是因為他有這個弱點,他才沒有立刻帶兵北上將崇禎從皇帝寶座上趕下來——這樣痛快是痛快,卻只能在華夏制造更多的混亂。也正是因為他有這個最強之處,所以來到新襄的百姓,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能用十二分的精力,順著他指明的方向去努力。

新襄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完成原本歷史上需要幾十年才能完成的技術積累,靠的不就是這些百姓們的奮發圖強么。

「我如何能相信,闖王得了糧食後會用於賑濟百姓,而不是充為軍糧?」

「闖王肯定會將其中部分充作軍糧,但是可以保證,不少於一半會用於養民。」這些問題,來的時候李岩都有交待,因此李過回答的很快:「闖王自知無以取信於南海伯,故此讓我與李牟為質,若南海伯發覺其中有不實之處,只管殺我二人就是。」

這又是一個讓俞國振意外的條件,俞國振看著鎮定自若的李過,又看了看一臉平靜的李牟,不得不承認,李自成在原本的歷史中能做出推翻崇禎的事情,其心性之上,確實有過人之處。

即使這是李岩指點的,李自成能答應下來,也是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