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九、樹欲靜而風不止(一)(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02 字 2023-02-06

崇禎沒有繼續和俞國振爭執。

在他看來,俞國振說的都是些大話,這種大話有誰不會說呢,他崇禎每一次罪己詔里,也不都是說得情真意切痛心疾首?

只不過他心中大致明白俞國振會如何對待他了。

「這里便是朕的五國城了?」船靠了岸,他沒有讓王承恩扶著,而是自己走上了去,在一腳邁上碼頭之時,他突然回頭,盯著俞國振道。

當初北宋之時,宋欽宗與宋徽宗被女真人掠去,囚於五國城,坐井觀天,成為歷代帝王心中永遠的忌諱,崇禎說出這話,便是與俞國振攤牌了。

但他沒有任何牌可打。

「我不是女真,陛下也不是欽徽,日久見人心,我的打算,非陛下如今所能知。」俞國振說完這話,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崇禎覺得自己很理解俞國振的安排,無聲冷笑了一下,然後昂然上前。

走了沒有多久,迎面便是一群人來,崇禎昂然而去,那群人見到他便停下,緊接著其中一人拜倒下來。

「臣張秉文,叩見吾皇萬歲!」

在俞國振北上的同時,張秉文回到耽羅島,等待著京城中的結局。他畢竟是舊時代的大臣,即使在新襄呆了這么久,指望著立刻絕對將百姓放在皇帝之上,那是不現實的。因此,在得知俞國振可能將天子帶回耽羅島之後。他還是趕來,在此見崇禎一面,了卻君臣因果。

「你是……張秉文張先生?」崇禎看到他的模樣,依稀還記得,當初張秉文上任時曾經陛見過,而後來因為濟`南失守之事受牽連,逮入京城獄中,崇禎也曾見過他一回。

「正是罪臣。」張秉文見崇禎枯槁瘦削。心中亦有些不忍:「陛下一路受驚了,來到這邊便好,便好!」

「來此為一安樂公罷了。」崇禎嘆息道:「不曾想到,你也投靠了南海伯。」

「陛下……」

張秉文一哽,就想反駁,但被俞國振上前施禮打斷:「姑丈,陛下初來乍到。還有些不適應,慢慢就好了。」

崇禎很詫異。俞國振竟然幫他說話!

「將岸。住的地方准備好了么?」

「官人放心,准備好了,就在觀日岩下,上下三層,一共四十二間。」

「那就好,車子呢?」

「車子也准備好了。」

與將岸說了幾句之後,俞國振拉著他到了崇禎面前:「陛下。這位將岸,便是此地總督。今後有一段時間,陛下住在羿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他。」

崇禎看了一眼將岸,與見到的其余虎衛不同,此人臉上沒有那么多的英銳之氣,看上去笑嘻嘻的一團和氣,仿佛是個大善人。崇禎心中稍安,讓這樣一個人負責看管他,那么至少他今後在這里的待遇不會太差吧。

想到這里,崇禎心中微微苦澀起來,最終他還是沒有君王死社稷,卻要被囚在這里。他現在擔憂的,就是俞國振要帶太子離開,攜天子以令諸侯,畢竟還是一個年幼的太子更合適些。

這種情形之下,他也無心欣賞羿城的情形,便象木頭人一般上了車,到了給他安排的住處。

送他到了這門口,俞國振沒有再往里去,而是拉住了崇禎:「陛下,有件事情,我要與陛下說清楚。」

崇禎心中一顫,他一直害怕的事情,終於來了。

他一直就不相信真如田伯光和俞國振所說,把他們一家子接來,只是不願意讓他死在京城里,而沒有別的用意。在他看來,俞國振一定是要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最好的結局是個蜀後主劉禪,最差的當然是人死了女兒也被人上了。

換了他是俞國振,那第一步就是讓他禪位給太子,以謝失國之罪,然後俞國振名義上扶持太子,實際上是操縱一個傀儡,奪取大義名份。

「說吧,朕聽著,朕早就想知道,你是怎么安排的。」

「在新襄,無人可以不勞而獲。」俞國振不屑去為自己辯解,和崇禎有什么可以解釋的,說得天花亂墜他也不會相信,只有讓他自己去看去經歷,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陛下在此,也需要做事,我想來想去,有一件事情非陛下莫屬,寫這三十年來的朝廷正史。」

「什、什么?」

「說正史說得有些過了,其實就是請陛下寫一下回憶錄,這些年許多事情,陛下親耳所聞親目所見,記載下來給後人便是珍貴的史料,也免得後人爭執一些事情。比如說,袁崇煥其人其事,有陛下記載,他如何獲罪的事情,想來後世會有爭議,有了陛下的回憶錄,有助於後世之人少些口舌之爭,多做些實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