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八、蛇蠍當道禍心藏(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37 字 2023-02-06

人在生命受到威脅之際,會本能地相信一切有可能來救他們的人。象馬大保這樣,原本是遲鈍憨厚的農民,歷經艱險,逃到了運河東岸,從朝不保夕的境界中突然到了安全之地,哪有不對負責召待他們的虎衛言聽計從的。

隔離的十五天,居住的環境當然不好,只是免強遮風擋雨的狹小窩棚,而且所有窩棚之間都被壕溝隔開,禁止相鄰者串門。大伙經過入營時的教育,都知道這是為了防止有人攜帶瘟疫傳到別人身上,反正坐在窩棚門口相互聊天是允許的。

除此之外,就是跟著背誦一些歌訣。

這些歌訣,都是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其中既有對紀律、秩序的強調,又有個人防疫衛生方面的要求,當然,也少不得對於華夏四千多年傳承的頌揚。每日有吃有喝,雖然吃得不是很好,但這些災民也已經心滿意足,因此閑暇時學唱背誦這些歌訣,一個比一個積極。而派來管理的虎衛,也時不時地組織一些比賽,優勝者能得到一些屬於個人的小玩意兒,比如說瓷杯、鐵碗、水壺之類的。這些東西沒有當場交給,而是記載在冊,當隔離時間到時,便會發放。

據保守的估計,整個京畿地區受災的災民有七百余萬,因為此時對於鼠疫幾無治療手段,完全依靠患者個人的抵抗力,而飢餓又嚴重削弱了人身體的抵抗力。因此,俞國振手下的幕僚團隊預計。大約會有一百到兩百萬人死於這場大瘟疫,而有兩倍於此數字的人口變成災民,逃到山`東來。再加上原本黃河決堤造成的近兩百萬災民,在崇禎十六年這一年,他們要收容約五百萬災民。

俞國振不知道,原本這次大瘟疫,導致京畿一帶十室九空。北直隸一千一百萬人口(崇禎三年),竟只剩余七百三十萬(崇禎十七年)。即使是虎衛全力救治,但俞國振也不敢冒想將他們投入到災區深處去。因此他所救之民,終究是有限。

而且這五百萬人口,不可能都願意背井離鄉。不少人還是希望等災疫過後再回去。對這些人,俞國振既不強求,但也不會輕易放過,這些歌訣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他們背熟了這些歌訣之後,便會將之傳到自己家鄉去,這些歌訣哪怕只有十分之一能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將來俞國振治理這些地方時,都會方便不少。

所以,這次收容災民,既是獲取人口勞力的一大途徑。也是宣傳隊。

在隔離了十五天後,馬大保與小丫頭片子段晴被放了出來,小丫頭片子出來時換了新衣裳,干干凈凈漂漂亮亮,只不過頭發被剪短了。讓她有些象個清秀的小後生。

她手里還抱著一大堆的東西,這都是十五天里她在背誦歌訣的比賽中獲勝的獎品。

而馬大保手里則只有一些紀念品:一個吃飯用的碗,一個喝水用的搪瓷杯,一條洗臉用的毛刷,還有一根牙刷。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得到這四樣紀念品,畢竟從隔離區出來之後。也就意味著他們正式開始加入到俞國振「再建山`東」中去,他們的基本生活物資,還是要想辦法幫助配齊的。

「馬大保!」

「到!」聽得點自己的名字,馬大保條件反射一般大聲吼道,這是十五天來練出的成果之一。

「你的個人登記信息當中,說是有力氣,能擔兩百斤的擔子對不對?」

「是!」

「也就是說,除了力氣之外別無所長了,現在你有三個選擇,第一是去羊角溝當碼頭工人,渤海已經化凍,此時正需要碼頭工人;第二是去青州府燒磚瓦,雖然天氣轉暖了,但雨季來之前總得給大伙建起房子,需要大量磚瓦;第三么,是當鐵路工人……」

「小人聽從吩咐!」馬大保的態度極是誠懇。

他知道自己這條命是撿來的,那位李岩將軍雖然待他算好,但得知他是從疫區來的,除了給他些食物外就是把他打發到這邊來,因此南海伯設置的這處災民營地,就是他的再生父母。聽聞南海伯沿著運河,一共設置了十處這樣的營地,象他這樣的災民,少說也收容了數十萬人。

「呵呵,你學東西快的話,我建議你去當鐵路工人,咱們要修從青島口到濟南府的鐵路,目前勘測出來的距離是八百里,這可是大工程!等路修好了,還得維護,也需要人手。這么說吧,你能學成,這輩子就不用在泥里刨食了!」

馬大保是不懂什么叫作鐵路工人,他心里更希望自己有個幾十畝地,能在泥里刨食。但他知道不能拒絕對方的好意,因此連聲道謝,便選了這個「鐵路工人」。

從青島口修鐵路到濟南府,是俞國振的一個新決定,他看到大量的人口涌來,這么多人口如果沒有事情做,那么必然要生出事端。因此,他決定同時推動青島到濟南府的鐵路與水泥路建設——為此,他還必須先在山`東設置水泥工廠。

設計中的鐵路測量的結果,全長約是八百里,也就是四百公里左右,按照如今新襄鐵軌的標准,每米鐵軌的重量是九十斤,全部建完要三千六百萬斤鐵,也就是一萬八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