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五、大道不行海帆揚(三)(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39 字 2023-02-06

「節操此物,乃是對婦人的豈有對我士人之理?」

面對氣勢洶洶而來的冒辟疆,侯方域淡然自若,而坐在他對面的冒辟疆臉漲得通紅,幾乎要跳起來:「侯朝宗,你……你竟然如此厚顏無恥!」

「休怒,休怒,辟疆兄,今日咱們來,不是來吵架的,而是來問對策的!」坐在一邊的吳偉業勸道。

「可是你瞧他這態度,他對那篇文章根本沒有絲毫慚愧之意!」冒辟疆怒道:「那種舔膿搖尾之文,他竟然也寫得出來,且看他如何稱呼俞國振的吧,吾儕最敬之統帥、華夏之舵手、億兆黎庶所仰慕、萬邦來朝之聖上……這樣的話,我看得都雞皮疙瘩一地,他卻能寫出來!」

「這又如何?」侯方域訝然道:「自唐高宗以降,歷代君王,有幾位不上尊號的?我這些稱呼,總比不得那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更大言不慚吧?」

他當真不把這個當一回事,在侯方域看來,如今大局已定,俞國振以雷霆手段將那些鄉紳們或殺或抓,侯恂便意識到,他們此次又敗了。

「這是兩回事……」

「其實都是一回事,當初群臣給武則天上此尊號時,那些大臣心中有幾人是服氣的?待武則天一病,中宗便被擁立登基,武則天留下的,不過是無字碑罷了。」

侯方域拿出武則天之事來說,冒避疆與吳偉業都是精神一振,他們熟讀史書。而且受俞國振帶來的講究實學的風氣所染,比較講究實際,聽侯方域言下之意,他們就象是武周時的名相狄仁傑、張柬之等人,只不過是暫時隱忍,只待時機成熟,便可東山再起!

一念及此。吳偉業與冒辟疆心中都是火熱,特別是吳偉業,他在崇禎朝可曾經是會試第一。對於俞國振輕視和廢罷八股取士之舉,口中雖然沒有直接評論,心里卻是極不甘——這豈不就是說他那個會試第一毫無意義?

「可有把握?」冒辟疆性子稍急。壓低聲音問道。

「若有把握,何須隱忍,此非一時之功也。」侯方域也壓低聲音:「故此,吾儕先得潛伏爪牙暗中忍受,習俞某之所長,窺其人之所短,便是俞某本人在位之時無隙可乘,其子呢,其孫呢?三代之內,便能逆轉局面。我等皆為名教之功臣!」

「正是,正是,對付俞濟民,硬的武的不成,只能來軟的。此策大好,勿須流血,勿用暴力,我看此策我們可以名之曰和平演化,諸位以為如何?」

吳偉業聽得興奮,握著拳頭道。聽到「和平演化」這一詞,冒辟疆還有些不甘心:「如此來說,我等豈不要沉淪數十載?」

「最多六十年罷了,俞國振今年也已經三十五了,人生七十古來稀,況且這許多年中,誰知道會發生什么意外。」侯方域低聲道:「總之要忍,那邊,黃太沖他們最近鬧得太凶,你們最好去勸勸他,我如今不方便出面。」

「為何不方便?」

聽得此問,侯方域略有些得色,旋即收斂:「因為最近兩期報上的文章,俞國振點了小弟的名,五日之後的登基大典,小弟將為報刊代表就近觀禮。」

「那又有什么不便的?」

「黃太沖可是上了名單的,據說俞國振對他相當不滿,兩人當初在青島口時便爭吵反目,俞國振將前朝的秘使夏允彝帶走,根本不理會他,這幾年,也是他反對俞國振最為激烈……有傳聞說,當初史道鄰吃的那一槍,也與他有關。」

侯方域說到這里時,聲音已經壓得極低了。

在他們這些東林復社人口耳相傳之中,俞國振雖然沒有弄什么黨人碑、東林點將錄之類的名單,但那邊也有一份秘密名單,只待時機成熟,俞國振就會下令按名單拿人。

這份名單到底有沒有,從未得到過證實,但是儒林說它存在,那就是存在了。

「你之意?」

「這個時候,若我與黃太沖有聯系,怕是……」

話還沒有說完,就聽得外頭傳來急切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報館的職員跑了進來:「有消息了,有消息了,孫克咸與陳卧子進了大牢,去見到了孫晉!」

那職員便是所謂的「記者」了,他們專門負責打探各種消息,匯集於侯方域等主筆之處,然後就變成一篇篇或花團錦簇或針尖麥芒的文章。

「有沒有探詢孫克咸與陳卧子?」侯方域也顧不得對方突然闖進的事情,起身問道。

經過幾年辦報,侯方域如今也是個中老手了,他當然知道報紙如何才能吸引讀者,除了各種聳人聽聞的內容之外,能否在第一時間拿到獨家消息,亦是其中關鍵,因此,他在得知孫臨來到上海之後,便知道這是一樁大新聞,專門派人前去盯著。

「有,有探詢,不過他們二位都不肯多說,神情都很嚴肅。」

「你說了咱們是《民生速報》的記者?」

「說了,他們也不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