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零、鍾山風雨起蒼黃(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619 字 2023-02-06

中華公主號終於靠岸了。

俞國振抬眼望去,這艘集新襄最先進技術的蒸汽輪船,不僅噸位大,而且上面設施極為集全,乘這艘輪船的舒適度,已經不遜於一般的旅店了。

這艘輪船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它是在上海造的第一艘蒸汽輪船——這幾年俞國振在上海的建設可謂不遺余力,他知道上海今後在華夏的經濟版圖中會有什么位置,因此將新襄造船廠一分為二,在這里建設了江南造船廠,為了替江南造船廠配套,同時又建了寶山鐵廠與江南機器制造局,為了便於這些,同時還要建一座大的港口。

一共是四個大項一百五十六個小項,這些工程安排在上海之後,上海頓時從一座單純的中轉商鎮,變成了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俞國振的計劃,是以上海為龍頭,帶動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商貿繁榮起來,而這需要徹底掃盪農村中的士紳和宗族勢力,讓普通百姓在這次掃盪中獲利,從而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

俞國振很清醒地認識到,憑借如今全球的購買力,是不可能將產能釋放出來的華夏所有產品消耗掉的,他想避免經濟危機,唯一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控制主要工業品特別是鋼鐵、水泥這類重工業產業的同時,盡可能增加華夏內部的購買力。這可不是什么做大蛋糕或者分蛋糕的敷衍說法,而是需要以他手中的軍隊力量來保障的制度!

所以前段時間的那場風浪,別人以為隨著主犯們紛紛落網便已經告一段落。唯有俞國振自己明白,這還不夠,更大的風浪還在後頭,他如今已經在為此做准備了。

「等不急要見中華公主了?」這個時候,旁邊的方子儀見兒子有意走得遠些了,又小聲調侃道。

俞國振回頭來,略有些尷尬地笑了笑。伸手握住她的手。

他覺得自己這輩子眼光最好的一次,便是挑了方子儀為自己的正妻。方家的家教確實是沒得說,三從四德之類的自不必說了。方子儀最敬佩的大姑,因為自己沒有子嗣,便為張秉文挑了才色兼備的兩個小妾。並待兩個小妾的兒子視若己出。

方子儀雖然做不到方孟式這個程度,但是這么多年來,對於俞國振風流好色的一面,她基本上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她並不是不知情,相反,當柳如是與俞蓮吃醋心酸的時候,她還得安撫好這倆人。

或許這是這個時代女子的特點,俞國振心中有些慚愧,同時也有些竊喜:隨著女子經濟權力的增加,漸漸的其政治權力必然也要增加。只怕到自己兒子這一代時,就不會再有這等好事了。

「唯有我們的女兒才能稱為中華公主。」俞國振握著方子儀的手,輕輕地搖了一下。

方子儀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卻沒有松開手。

一來兩人老夫老妻,都成婚十幾年近二十年了。二來她覺得自己也有必要宣示一下主權。無論俞國振如何風流成性,但他的正妻,未來華夏帝國的皇後,卻唯有她一個。

就如當初朱元璋的皇後只有馬大腳一個一樣。

不一會兒,一個人出現在船舷之上,這人穿著黃色的冕袍。正是崇禎。

按時間算,這已經是崇禎二十五年,四十余歲的崇禎正達人生的壯年。羿城的十年生涯,卻沒有給他留下太多的痕跡,比起十年前來,他仿佛更年輕更有活力了。

一看到他,方孔炤等領著一群大明舊臣,快步上前,長揖及地。

「方卿,張卿,還有你們!」

崇禎非常興奮,他幾乎是小跑著奔下來,俞國振看得微微搖了一下頭,看來這十年還是將崇禎憋壞了。

旁邊忠於他的華夏軍將士們看著崇禎時多少還有幾分警惕,雖然崇禎是在答應了一系列條件之後,才被俞國振邀來金陵城觀禮,但是誰知道在這種舊臣環伺之下,他會不會又突發奇想而亦卦呢。

崇禎也看到了俞國振,俞國振笑著抱拳拱手,崇禎卻走了幾步,來到他面前,向他伸出手,與他行了一個握手禮。

這是崇禎的自尊:握手禮表明兩者之間的平等關系,他雖然是失國之君,卻終究是大皇的天子。同時這也是崇禎對俞國振地位的一種尊重:俞國振暫時還沒有皇帝之號,但已經有皇帝之實了。

「陛下怕是第一次來南京吧?」俞國振笑道:「金陵也是古都,有些古跡可以看看,這一次陛下在南京多呆些時日?」

「若不是你邀我來,我才不願意來這里,這邊帶著一股酸臭味兒。」崇禎的話可謂一語驚人:「此次我乘船去了倭國與琉球,去了呂宋與基隆,還去了新襄和上海——濟民,金陵城能和這些地方相比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