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八、新朝自有新氣象(四)(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717 字 2023-02-06

俞國振對於舊朝官員不曾大肆追究,為的是減少張獻忠、劉宗敏治下官員的抵抗之心,他如今已經做好了准備,統一華夏,開展全面建設,可以說是刻不容緩的事情了。

這五年來,他積累技術、資金與人才,准備已經相當充分。

他沒有給予這些舊朝官員太多的時間去議論,緊接著是女真人的安置。女真人按照各自部族被分開,全部安置在蟾洲各地——也就是歐洲人所稱的澳洲。

以法顯城為基地,在四年之前,華夏的勢力開始抵達蟾洲,在與鱷魚、劇毒水母等蟾洲的凶猛動物進行一番較量之後,他們完成了環蟾洲的據點考察工作。蟾洲的土人甚為原始,對他們幾乎構成不了威脅,但是遇到來自英國的殖民者則是意外之喜,經過一番短暫的沖突之後,這群由流氓與流放犯人為主的殖民者便成為了華夏開拓蟾洲的第一批苦工。

蟾洲不是非常適合農業,但發展畜牧業則是相當不錯,特別是東南的幾座島嶼,更是畜牧業的天堂。將女真人流放到這些地方,通過分割讓他們每一部都只有少許人,控制他們的規模,同時又可以讓他們為開拓的先驅。

這算是女真人為華夏之奮起贖罪了。

這兩項處置措施,贊同的比率是百分之九十一,這一次俞國振倒沒有預先安排投票結果。

完成這一項之後,緊接著是第五項內容。有關統一策略的。如今在華夏境內,漢人的政權除了華夏之外尚還有三,即張獻忠的大西、劉宗敏的大順和李岩的闖軍。這三個政權都派人參與了俞國振的國家統一會議,而且表明願意接受五年統一計劃,但實際上,除了李岩確實是在為五年統一計劃做准備外,張獻忠和劉宗敏所作所為。依舊是試圖割據。

不過在俞國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了牛金星勢力之後,張獻忠與劉宗敏便都失去了僥幸之心,他們開始考慮後路。而得了俞國振暗示。李岩也積極與他們聯絡,李岩透露出自己同俞國振達成的協議,即他率軍攻入玉門關以西的原哈密衛治下。以收復華夏故土之功換取俞國振不究既往,這讓劉宗敏與張獻忠也動了心思。劉宗敏選取的目標,乃是吐蕃,他取道青海入藏,而張獻忠所選則是西南諸國,走茶馬古道,為華夏尋找陸上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

這三年來,李岩的成果極大,他甚至已經控制住吐魯番盆地,正在向蔥嶺探索。在此與浩罕等國還有正興起的准噶爾人發生過沖突。而劉宗敏與張獻忠也有收獲,只不過他們的進度讓俞國振很不滿意。

「故此,統一華夏第一優選仍是武力,李岩、劉宗敏與張獻忠必須將其據有之地逐步交出,由中樞派遣兵員、官吏進行接管。作為交換,中樞可以給他們提供充足的後勤補給,數額基准以他們的實際人數來確定,此後以他們交還中樞的土地、人口來增減。也就是說,他們歸還中樞越多的土地與人口,那么就能得到中樞更多的支持。此為最終之通牒。不允許就這個原則進行談判,因此,我決意組建西北軍團,以田伯光為西北軍團總督軍,組建青藏軍團,以齊牛為青藏軍團總督軍,組建西南軍團,以葉武崖為西南軍團總督軍,向三方持續施加壓力,迫使他們接受我方條件。」

雖然俞國振說出這段話時,語言仍然平穩,可是滿座之人幾乎不約而同都坐直了身軀,因為從俞國振的話語里,眾人都聽出了殺伐之意。

如果劉宗敏與張獻忠還不識趣,很顯然,等待他們的將是大兵臨境的絕境!

華夏軍如今全部正規兵力約有三十萬,加上還有五十萬左右的武裝民兵、兩百萬普通民兵,組建三大軍團甚至不需要進行怎么樣的動員。而且,以華夏的武器研究能力,至少從方才的閱兵式上,眾人就不難判斷出,華夏軍的裝備又有了新的進步。

「另外,組建北方軍團,以王浩然為北方軍團總督軍,准備與羅剎人的戰爭。三大軍團作戰環境都極為惡劣,西北的沙漠、青藏的高原、西南的密林群山,還有北方的苔原,四位總督軍必須做好充足准備,盡可能減少因為環境原因造成的非戰斗減員。」

俞國振必不諱言,對於四大軍團來說,真正的敵人不是他們的對手,而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時,這四面出擊的做法,對於新建立的華夏國力也是一大考驗,在座的前明官員中,便有人在小聲嘟囔「窮兵黜武」、「隋煬之禍前鑒不遠」,馬士英回頭看了一下,卻沒有找到是誰在這樣說。

他也唯有苦笑,原本以為這幾年他已經盡力配合俞國振,俞國振該會給他一個合適的位置,至少在內閣次輔中能安排一下,沒有想到,他等來的結局卻是如此。

此時他心中暗暗有些後悔,當初要是堅決抵抗,或許還可以博一個青史留名,可現在再想回頭,為時已晚,俞國振已經控制住了一切,甚至連最後有可能給他惹來麻煩的江南士紳,也在馬士英等人的配合下被將勢頭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