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九零、急敲登聞效陳東(二)(1 / 2)

明末風暴 聖者晨雷 1597 字 2023-02-06

無論黃宗羲本人是懷著多么美好的願望發起這次行動,但是那些士子們願意來此,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廢八股。

侯方域在認為黃宗羲是豬一般隊友的同時,黃宗羲也在暗罵那些士子們同樣是豬一般的隊友。

因為他們繞來繞去,還是把話題繞回到八股取士之上,倒是俞國振只字不提八股,而是大肆宣揚儒生對於華夏的重要性。若黃宗羲不是熟悉了俞國振的性格,只怕以為俞國振立刻就要封衍聖公了。

「故此,華夏朝將撥專款,用於扶持儒門學術的發展與傳播。諸位都是前朝的監生與廩生?那就是儒門精英了,我最欣賞精英,諸位是否願意為儒門學術的壯大而盡己之力?」

俞國振說到這,慢慢笑了起來。

他的笑讓黃宗羲毛骨悚然,黃宗羲想要阻止旁邊的儒生們,但是旁邊的儒生們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慶祝自己的「勝利」了。

在他們看來,俞國振的這個態度,證明是在向他們屈服,他們的仕途大門,又將打開,而且,在這個基礎之上,他們可以進一步提出,要恢復士子的特權……

就在這時,俞國振又開口了。

「我目前已經在准備修改今年的預算計劃,其中將撥款二十五萬金元,用於建一百所專門宣揚儒門學術的孔子書院,這些書院都急需人才,諸位這么熱心為儒門學術請命。想來也是願意為此做出些貢獻的吧?」

聽得他這樣說,儒生們開始覺得有些不對勁了,俞國振說要辦孔子書院,大約就是和以前的縣學、府學差不多吧,縣學里的教諭雖然大小是個官員,可是畢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親民官。

他們想要的,可不是一個虛名,而是真正的權柄。眼見從新襄等地起來的那些原本該是「胥吏」的人。竟然一步步爬升,象章篪,在史可法帳下時也只是個不顯山不露水的幕僚,沒有任何功名,可現在卻已當到了次輔,他們哪個不是心中火熱?

「諸位為傳播儒學所做的努力,華夏不會忘記的。」俞國振很鄭重地說道:「接下來。會給諸位進行登記,然後直接分派至各處孔子書院去。監生可以當個山長院長。廩生也可以當個教授蒙師……請吧。」

黃宗羲這個時候,終於想到俞國振的打算,他臉色慘白,盯著俞國振:「俞……俞濟民,你的孔子書院,會開在哪兒?」

「往東開到美洲,向南開到蟾洲。向西開到歐羅巴。」俞國振淡淡地笑道:「凡陽光能照射之地,我都要開辦孔子書院。原本我是很為如何招募書院老師傷腦筋的,黃太沖。多謝你為我找齊了這些老師,幾千人……差不多夠起步之用了。」

「啊啊啊啊啊?」

黃宗羲與諸生都是瞠目結舌。

大明之時,若是誰攤上雲貴之地的官員,便被視為不幸,因為這些地方偏僻遙遠。而俞國振方才所言,乃是要在美洲、蟾洲與歐洲開辦孔子書院,將諸生打發到這鳥不拉屎遍地蠻夷的地方去!

這可比起拿刀殺人要可怕得多,更重要的是,被俞國振殺了還可以落個美名,而現在……

「想來諸位深明大義,知道為宣揚孔孟之道,需要吃得苦中之苦,必不會推辭。」俞國振又道:「諸位,雖說朝聞道夕可死,但傳播大道,事不宜遲,諸位這就去做准備吧。」

俞國振說完這話,向後退了兩步,華夏軍擁了上來,將諸生都圍了起來。有諸生瞧瞧情形不對,以袖子將臉一蒙,然後便向著百姓沖去,想要混入百姓當中脫身,但百姓瞧熱鬧瞧到現在,哪里還不知道他們這些人的魑魎心思,一個個笑著又將他們推了出來,甚至用不著華夏軍前去抓捕。

俞國振嘴角的微笑,這個時候顯得分外有趣。

黃宗羲喉節動了一下,他沒有想到,俞國振竟然會玩出這么大的手筆!

「俞……俞濟民,你安敢如此,你這是放逐天下斯文……」

「黃太沖,我這不是放逐天下斯文,而是你帶領著孔門諸生勇擔重任,咱們華夏朝新立,百廢待興,你身為黃公後人,敢為天下先,登高一呼,號召諸生參與援外。」俞國振看著黃宗羲,笑意更為明顯:「既是你黃太沖有此心志,俞某又安敢不成全,想必此後儒林又有一段佳話流傳了——你瞧,華夏的幾大報紙主筆都在,顧炎武、歸爾禮,哦,侯朝宗也在,如此一來,想必明日你黃太沖就能名動天下了。」

顧炎武和歸庄的目光多少有些同情,而侯方域看著黃宗羲,則恨不得把他吃掉一般。

這數千士子,可都是儒林精華,其中大多數也是侯恂、侯方域這些年主動結交的俊彥,原本分散在江南各處,是侯家父子幾十年後大計的種子,可現在,因為黃宗羲的擅動,這些種子被一網打盡!

便是還有那么小貓三兩只在外頭,又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