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2 / 2)

在此次戰役發起之前,抗聯在北滿的各個軍工廠,實際上除了六零迫擊炮和無後坐力炮之外,現在已經停止了生產任何槍炮武器。而將主要的產能,放在各種彈葯的補充上。尤其是各種炮彈,以及航空炸彈的生產上。

原本計劃大規模生產的五十七毫米高炮,在生產了五百門之後,因為缺乏鋼材已經停止生產。而二十三毫米雙聯裝高炮與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的生產速度,也基本上停留在月產量在是十位數上。

雖說眼下主力部隊的裝備編制,利用之前進口的鋼材生產出來的裝備,已經實現滿編,也建立了部分庫存。但是一旦出現需要擴編部隊的情況,高射武器和炮兵武器依舊會出現嚴重的不足情況。特種鋼材與一些必要的稀有金屬的匱乏,已經成為制約抗聯建設自身裝備工業一個最大的約束。

為了解決眼下以及今後軍工發展的一個瓶頸,拿下在後世稱為世界上最大稀土產地的綏北地區的包頭,已經成了抗聯下一步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當然現在拿下,並不是等於現在馬上就要開發。

眼下美國人參戰在即。雖說自己在很多人眼中自己還不是可以代表中國的政府,北滿抗日根據地最多也就是中國諸多地方政府中的一個。而抗聯武裝雖說已經成為國民政府承認的正規軍,但在一般情況之下,沒有人會只與某一個政府所屬眾多軍隊中的一部分打交道。

不過以美國人的現實性,以及他們為了利益不惜與魔鬼打交道的本性來說。作為眼下對日作戰最重要一環的抗聯,絕對會在美國對外援助法案之中分上一杯羹。因為自己眼下,已經成為對日作戰的重要一環。

只要對自己有利,美國人可不會管你是不是哪一個國家的政府。你代表的是一個政黨,還是一個政府。雖說美援助的數量不會超過美國對英蘇兩國,但是有總比沒有要強的多。有了美國援助的物資和原料可以暫時應急,自己倒也也不必急於開發。

但是先打牢工業基礎,將特種金屬冶煉生產工業基地建立起來是必須的。因為楊震很清楚,美國人的援助不會是太過於大方的,一旦美國人在未來的美日戰爭時候,徹底占據上風,他的援助就有可能隨時終止。

實際上楊震的預感還是對的,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僅僅半個月之後,美國人就公開宣布將抗聯納入租借法案之中。而且給予抗聯的援助,不通過國民政府而單獨計算。原來還有些遮遮掩掩的抗聯駐美辦事處,則直接公開露面。

不過三個月之後,美國援助的第一批物資就已經通過蘇聯運到。雖說只是十五萬余頂美國人庫存的,在一戰時期生產的仿制的英國托尼式鋼盔,以及一部分卡車配件,以及橡膠和汽油,但是其速度卻是遠遠的超過對國民政府的援助。

在整個戰爭期間對抗聯的援助數量和力度,也遠遠的超過對國民政府。而在美軍結束沖繩戰役之後,美國人的援助力度即大幅度的下降。其武器裝備和機器設備基本上就已經停止援助,甚至原材料也停止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