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2 / 2)

有了兩種生活的強烈對比,再加上德國人一向嚴謹的工作態度。抗聯交換來的這批德國人工作還是相當賣力的,幾乎可以說的上是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使得抗聯各個軍兵種的指揮與協同能力,在短時間之內有一個較大的飛躍,甚至可以說是質變。為四四年下半年的全面大反攻,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當然引進這批德國人才,也不是一點麻煩都沒有。除了中央很多人認為楊震這個引進所謂法西斯人才為己用的舉動,嚴重的缺乏敵我之分,沒有大是大非的觀念之外。更為麻煩的是,抗聯之中嚴重的缺乏精通德語人才,給雙方在溝通上的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但是最麻煩的事情,反倒是出現在戰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央決定遣返這批已經完成使命的德國人的時候。這些被移交之前在蘇聯戰俘營之中吃足了苦頭的德國人,除了部分原本就是在東德,或是家人還留在東德的之外。

其余的不是要求留在中國,就是堅決要求去西德。至於蘇聯人控制的東德,大部分人是打死也不回去的。這些人在戰俘營中吃夠了蘇軍的苦頭,對於返回蘇聯控制的東德,幾乎可以用畏懼來形容,

對於這些德國的人要求,中央也很猶豫。東德雖然建國的時間晚於新中國六天的時間,但是在二十天之後便與新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雖說此時的中央並未執行一邊倒的政策,但是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畢竟要重視一些。

而且此時剛建國的東德政府,出於本身經濟建設需要,以及恢復在二戰末期作為主戰場,整個東德地區幾乎被打成一片平地工業的考慮。早在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之前的半個月,就向中央提出索要這批數量到四五年底,已經高達十余萬的在華德國人。

除了派專人專門來華做這些德國人的工作之外,還通過蘇聯向中央大勢施壓。試圖利用蘇聯人所謂的對華影響力,逼著中國政府將這些德國人全部移交給東德方面,以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

只是這批德國人,除了部分本身家鄉就在東德的之外,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買這個賬。不僅家人在西德的德國人堅決反對去東德,就連部分籍貫是東德的,也堅決不去東德定居。不過這些人敢這么堅決,也就是在對他們相當寬容的中國。

如果換了蘇聯人,你不是不去社會主義東德祖國,非要去資本主義的西德嗎?那么好,你們就干脆誰也別回去了。要么留在蘇聯,繼續為蘇維埃開發西伯利亞或是外高加索、中亞地區做貢獻。要么地大物博的蘇聯人是不會浪費一些地皮和子彈,送你們去見上帝。

正是中國人,包括在戰時對這批德國人的寬容態度才讓他們如此的膽大包天。這些德國戰俘,在中國渡過的日子,遠比他們留在蘇聯以及被美英俘虜的同僚要舒服的多。甚至對於所有戰俘來說,都可以說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雖說在戰時防止逃跑,而不許與外面接觸。但提供的食物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相當充足的。衣服也是按照數量,配給得。雖說蘇式的大棉襖,不如德國人穿慣的呢制大衣輕便,但是保暖性能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