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2 / 2)

這份協議在談判的時候,過程根本就沒有楊震後來說的那么溫和,那些話只是一些形容詞而已。整個談判過程,可謂是劍拔弩張。經過整整一個月的談判,才最終完成所有的談判。不過談判過程雖說艱辛了一些,但是蘇聯方面落實的卻很快。

在協議還未最後簽署的時候,在楊震的堅決要求並作出一定讓步的情況之下,蘇聯人轉交的第一批七十架拉格三戰斗機,已經運到東北境內。在協議簽字的頭三天,所有的拉格戰斗機,已經全部轉交完畢。

而第一批東遷的幾所大學,在協議剛進入落實的步驟,甚至東北局還未來得及准備校舍,這批基本上以蘇聯淪陷區遷出來的大學為主,所有師生連同教職員工中並未征兵的人,就已經抵達佳木斯。

這批大學有被包圍之前,緊急被從列寧格勒出來疏散的加里寧工學院、列寧格勒醫學院、列寧格勒交通大學等位於列寧格勒地區的大學。以及丟失之前緊急撤離的基輔大學、白俄羅斯大學,白俄羅斯鐵路與交通學院,白俄羅斯醫學院、第聶伯河大學等淪陷區大學。

蘇聯人重視高等教育的程度,遠不是中國人可以相比的。在國內物資供應匱乏,東遷的各個大學學生,雖說作為重點保障部門,但也一樣遭受物資匱乏的困擾。煤炭、糧食、糖類配給數量嚴重不足,肉類更是難以一見。

戰爭爆發一年多來,雖說淪陷區的大學基本都搶救了出來。有的遷移到了中亞,有的遷移到更安全的西伯利亞。但在國內整體供應局面惡劣的情況之下,這些大學師生與所有蘇聯國民一樣,普遍都嚴重的營養不良,甚至已經打亂了原有的教學次序。

為了保證這些大學教育能夠不被戰爭打亂,為了保證這些教授和大學生的身體和營養。蘇聯人最終同意了將東遷大學的一部分,遷移到物資供應保障相對穩定的中國東北繼續開課。作為交換,這些大學將增加在中國招生的數量。

隨著四三年蘇聯國內出現災荒,供應匱乏情況進一步加劇。在緊急與延安商議之後,按照東北的承受能力,蘇聯人除了四二年下半年遷移的部分大學之外,又緊急遷移了十六所大學進入東北作為臨時的教學點。

甚至在莫斯科保衛戰結束之後,因為戰線並未遠離莫斯科,而留在烏拉爾地區的莫斯科動力學院、莫斯科財經學院、莫斯科鋼鐵學院也遷移到了東北。新成立的石油學院,則壓根就轉到哈爾濱成立。

不過盡管蘇聯方面接受了中國同志的好意,將一部分大學轉到中國東北。但是這些大學的所有研究所,無一例外的都被留在了國內,一個也沒有遷移到中國。即便是農業研究所,也都留在了國內。而且遷移到東北的大學,很多都是師范類的大學。

盡管大批的蘇聯師生進入東北境內,極大的加重了東北的負擔。但楊震依舊認為這個協議,相比抗聯向蘇聯方面選派留學生還是劃算的。中國人的確需要航空工程等專家,但一樣需要鐵路和交通,電力與水利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