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1 / 2)

而戰術上改頭換面,出現的讓那些老兵都幾乎認不出來的變化,其實也很正常。形勢在發展和變化,部隊的自身也要有一個根本性的轉變,最起碼的戰術變化得與裝備相配。不能新問題,還用老辦法解決。

在部隊完成換裝,整體火力與原來相比,增加了幾倍甚至十幾倍。火力對比與以前相比,幾乎是天差地別之後。如果戰術運用還是老一套,還一成不變不變那就真的奇怪了。新瓶里面,不能裝舊酒。

關內部隊在進入東北之後,從步兵班到各個旅一級,從上到下的裝備都進行了更新和擴編。除了原來編入挺進軍的部隊之外,所有出關的部隊第一次出現了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這樣的直瞄火力。

同時大口徑機槍的配備,也第一次走進了團一級的部隊,營一級也第一次出現了六挺重機槍和兩門六零炮的火力配置。整個營一級的火力標准,幾乎超過了之前關內部隊任何一個團。雖說重機槍大部分還是九二式,但是火力基數相對來說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團一級出現了固定編制八二迫擊炮的建制,旅一級普遍組建了一個四門山炮、六門步兵炮外加四門戰防炮編制炮兵營。火力配置在變,原來的戰術自然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在戰術訓練上,以不變應萬變是根本不行的。

出關部隊武器配備的這些編制,都是抗聯總部與十八集團軍總部,根據挺進軍在察南作戰,以及多年與華北日軍軍作戰經驗。經過反復研究磋商之後,根據十八集團軍現有的自身機動能力量身制定的,可以說都是用血的經驗換來的。

所有的火力配備標准,都是按照一個步兵旅能夠在與日軍作戰的時候可以在火力上,壓制日軍一個加強了炮兵等其他兵種,總兵力在一千五百人以下的步兵加強大隊,一個步兵團可以壓制一個日軍簡編大隊為標准制定的。

其實按照挺進軍之前在察南的作戰經驗來看,這個估算的確有些保守。但是十八集團軍的那位副總指揮,堅持在這種計算上寧可保守一些,也不願意將自己評價的太高,而到時候在戰場上吃大虧。

集中優勢兵力斷其一指,是關內部隊常用的戰術。但是因為缺乏火力和基本的彈葯供應,尤其是支援火力以及通訊設備,以及兩軍在戰斗力上的差距。往往造成了即便集中兵力合圍了部分日軍野戰部隊,也很難達到殲滅目的。

能夠圍殲被包圍的日軍大部,已經就是很不錯的戰績了。現在火力提升上去了,但是以日軍一貫的反應效率來看,勢必會根據形勢的變化進行一定的調整。所以在估算的時候保守一些,並不吃虧。

在還要考慮到自身機動能力,以及彈葯供應能力的前提之下,那位性格耿直的副總指揮還是堅持寧可低估一些自己,也不要逞強在戰場上吃虧。畢竟關內部隊在作戰的時候,不可能得到抗聯那么多的機動車輛和火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