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副總指揮的堅持(2 / 2)

而且重裝備過多,也要影響到部隊的機動能力。使得部隊只能過於依賴公路運動,這很明顯並不太適合眼下的實際態勢。部隊重點應該還是運動戰為主,攻堅戰最好還是作為一些輔助手段。

所以在火力的配備上,下面的部隊還是應該以輕便為主。連以下部隊,最好還是不要配備迫擊炮一類的火力。原有的擲彈筒還是應該給予保留,以盡可能的保證營以下部隊的機動性。盡可能的不要出現部隊作戰,過於依賴公路而限制機動能力的情況發生。

尤其是在彈葯和裝備的,運輸還主要靠人力的情況之下,營以下的部隊還是以輕裝為主。如果的確需要加強營以下部隊的火力配置,完全可以在戰前由上級調整。但是在基本的武器配備上,盡可能的還是要以輕便為主。

不僅團以下的部隊,武器配備要保證一定的機動能力。即便是旅一級的支援火力,在必要的時候也要能做到炮上肩,並盡可能的減少馱馬的配置。一是馱馬多了,大部分的騎兵都已經解散了的關內各個根據地實在養活不起。第二馱馬在山區作戰,也一樣不是很方便。

在副總指揮看來,挺進軍的編制雖說團一級,以及團以下部隊火力配備大大的加強,但是還是略微顯得笨重。各大軍區完全可以以原來挺進軍部隊,作為重裝部隊使用,其余的部隊還是作為輕裝使用。

至於今後,隨著抗聯的軍工發展,以及部隊作戰形勢的改變,在裝備上的調整還可以隨時進行。但是在眼下,還是盡可能的保證部隊在山區的機動性。什么山頭唱什么歌,在現有關內各個根據地,還要以山區為主要作戰區域的情況之下,裝備過於笨重還是會影響到部隊的機動性。

等到不遠的將來,部隊真正打出山區,到那個時候在調整也不遲。副總指揮的意思,當前主要面對的問題,還是要盡快的提高部隊的軍事素質。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改掉百團大戰暴露出來的毛病。

對於這一點楊震幾經猶豫和考慮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所以在幾經商議之後,出關部隊原來計劃淘汰的擲彈筒保留。再加上抗聯從歷次大批戰利品中調撥的,每個步兵班配備一個。

給每個連配備了一個火箭筒班裝備三門火箭筒,作為營以下部隊的直瞄火力使用,戰時下配到班排,以解決部隊缺乏最基本的攻堅能力的局面。將原有配備給連一級的六零迫擊炮,上調到每個營兩門。與原來的重機槍,統一編制為重火力連。

團一級除了一個下轄四門八二迫擊炮,以及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的連之外,還增編了一個八門制的無後坐力炮連和一個高機連。但是將原來規劃之中團屬的步兵炮連,全部編入旅一級的建制。原來旅屬山野炮營,改為山炮、步兵炮與戰防炮混編的炮兵營。

原來配屬給旅屬山炮營的多余炮兵,則組建了一批獨立的山炮部隊,在戰時由指揮員根據戰況的發展,進行火力上的調配。這個火力的配備與挺進軍相比,還另外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將大部分時間都需要依靠畜力的裝備,盡可能的編入旅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