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急需喘口氣(1 / 2)

不過雖說有瑕疵,但在整體上老總認為杜開山表現的還是很出色。同時他也很喜歡這個年輕的,也相當有個性的干部。同時老總也認為培養一個干部不容易,該給機會還是要給機會的。所以老總看出楊震極度不滿之後,還是想為杜開山說兩句話的。

老總認為楊震培養干部上,的確相當的有一套。更注重將將的他,這些年帶出了相當一批同樣年輕有為的將領。同時不以親疏量才使用,盡可能的做到一碗水端,不管職務高低有能者居之。也快刀斬亂麻干凈利落的解決了,部隊組成成分相對復雜,外來干部與本地干部之間的矛盾。

尤其是中國人固有的,甚至在某些軍隊之中已經成為頑疾的山頭主義,在抗聯之中解決的很徹底。說實話能將這么多山頭的部隊,捏到一起並在短時間之內形成戰斗力,而且沒有產生什么太大的問題,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老總可是聽說,原來的老抗聯自身的山頭主義,因為部隊來源很復雜本身就很重。再加上關內調來的大批干部,將這么多山頭捏到一起,這難度就相當的大。但他年紀輕輕,卻將這個問題解決的很好。帶兵的手段與方法也多,帶出的部隊個頂個的嗷嗷叫。

可老總也感覺,楊震在很多時候威嚴過重,也有些不利於干部的成長。他在抗聯所有高級干部之中,年齡雖然是最小的。甚至很多營級干部,都要比他的年紀大。但所有的干部在桀驁不馴的干部,卻是在他面前連大氣都不敢出,簡直比綿羊還要溫順。

雖說老總也知道,楊震的年紀太輕了。帶兵如果不以威嚴為主,恐怕根本就攏不住部隊。除了在戰場上表現讓這些人心服口服之外,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帶兵手段,也很難讓這幫家伙俯首順耳。

就算有再嚴格的紀律,但也只能管住人,你也管不住心。如果真的不能做到服眾,就算紀律在嚴格,在指揮關系理順上也是要出現問題的。論起資歷,人家都在東北苦戰多少年了,都已經是師長、團長了。你這個關內來的小連長,憑啥指揮人家?就你打了幾場勝仗?

更何況關內調來的干部之中,當年他的老上級、老首長,這數量可是相當的不少。紀律是紀律,但要想讓人家真的服氣,帶兵的人沒有一定的超長手腕是相當困難的,這部隊指揮起來也很難順暢。

除了在用人上,要盡可能的一碗水端平之外,其余的就靠自己的能力以及馭下手段了。楊震年紀輕輕能牢牢的掌握住這么一群驕兵悍將,只講紀律恐怕也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再加上他年紀太輕,馭下的時候以恩威並濟倒也是一種手段。

什么不怕一號怒,就怕一號笑。不怕一號罵人,就怕一號不說話。這些盡管都是抗聯下面干部,在私底下議論的。老總從關內部隊調往東北干部口中,早就知道這些評價,也知道楊震給下面干部帶來的那些無形,但是卻巨大的壓力。

老總更是曾經親眼看過從關內調來的一個干部,還是當年楊震在一二九師的上級,一個紅軍時候的老干部。調來才半年,眼下堂堂抗聯頭等主力師的政委。在楊震這個比他小了近六歲的當年老下級面前,就連大氣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