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2 / 2)

所以楊震提出了吸取日式軍事教育精華,根據自身特點完善預定采用的蘇式教育體系。取兩種截然不同,但目標卻殊途同歸的軍事教育理念和體系,創立符合中國人自己的軍事教育模式,

楊震認為只要說服了郭炳勛,丟掉那些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他會做好這項工作的。一手創立了抗聯高效而又簡練的司令部體系,以及扎實參謀工作的郭炳勛,究竟有沒有能力去辦好一所合成指揮軍校,楊震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搞定了郭炳勛,楊震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的那幾個秘密計劃上。至於朝鮮戰場方面,他也只是坐鎮後方,而沒有親自到一線指揮。此刻就算杜開山調動了他可以調動的大部分兵力,但整個朝鮮戰場依舊只能算是局部戰場。

至少在朝鮮軍的主力全部投入進來之前,整體的規模也最多就算是一個集團軍級別的。楊震認為杜開山的能力,至少現在看還是應對有余。所以楊震沒有親臨朝鮮戰場指揮,而是就坐鎮在後方注視。

而在關內戰場,准備了已經整整兩個月的江淮戰役,於四月二十一日全面打響。抗聯入關部隊以及晉察冀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各一部,並山東軍區大部,在新四軍蘇北軍區、淮北軍區主力,以及活動在豫東的新四軍五師的配合之下,對日軍淮河防線發起全線攻擊。

在此次戰役之中,林總表現了他一貫縝密的心思。在戰前就不斷的出動偵察部隊,在新四軍淮南和蘇中軍區的配合之下,對淮南日軍防御體系進行了詳細的偵察,以彌補空中偵察的不足。同時在戰場部署的時候,也詳細的考慮到了地形上的特點。

在兵力和火力的部署上,以地形比較適合坦克突擊作戰的東線為主。至少在表面上看,這個部署是中規中矩的。不過楊震也清楚,以林總自身的指揮風格,他絕對不會采取這種平庸的戰術部署。否則在部署階段,也不會多次來東北取經。

不僅要走了自己指揮坦克集群的經驗,還要走了抗聯總部總結的蘇軍在蘇德戰場上,大規模裝甲部隊使用的經驗,以及一些特殊戰例。還要走了陳翰章,這個抗聯最好的裝甲部隊指揮員。對林總究竟暗藏了什么手段,楊震倒是有些拭目以待。

在四月二十一日江淮戰役全面拉開帷幕後,林總親自指揮的一個裝甲師,四個裝甲旅外加五個獨立坦克團,並第一機械化步兵師、十一個步兵師,外加山東軍區四個師,以及蘇北軍區主力組成東線兵團,率先於漣水、阜寧正面發起強渡眼下作戰。

漣水、阜寧一線正面的率先打響,也正式拉開了此次江淮戰役的序幕。在密集的炮火與空中掩護之下,經過五個小時的反復突擊。作為第一波強渡部隊的五個步兵師,在山東軍區一個師以及蘇北軍區主力的配合之下,率先於漣水正面打開一個十五公里長的缺口。

當然這段河道已經不能再稱之為黃河,自七年前花園口決堤,黃河沿著潁河與渦河河道南下多淮入海後,這段河道已經成為黃河河道。此次江淮戰役至少在東線,稱之為黃淮作戰更應該恰當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