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鄭國(1 / 2)

北雄 河邊草 1509 字 2023-02-14

二月間的河南從冬天里蘇醒了過來,亂紛紛的好像和之前王李相爭時沒什么兩樣。

能夠安心種田過日子的人是越發的少了,李密雖然敗亡,人頭在北地轉了一圈,卻沒震懾住什么人,效果和王世充所想相去甚遠。

所以戰亂依舊沒有遠去,隨著春天的到來,很多人從洞里冒出了頭兒,匪患到處都是,有人甚至在瓦崗山重新打起了劫富濟貧的旗號。

王世充的兵馬經過一段時間的劇烈膨脹之後,明顯後繼乏力了起來,隨之擴張也陷入了停滯的狀態。

以剿匪起家的王世充於是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四出剿匪,平叛,忙的不亦樂乎。

這種情形其實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一來呢,河洛本就是四戰之地,一旦陷入戰亂,就需要一些支撐點,不然戰亂很難平息的下來,而王世充顯然沒有那樣的眼光,同時也失去了那樣的時機,他和李密糾纏的時間太長了。

二來呢,王世充的信用在之前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沒人再去相信他的承諾。

三來,他的部下們大體分作了涇渭分明的三部分,一部分是他從江都帶過來的舊部,一部分是李密降人,另外一部分則是以河洛大閥為首的洛陽臣子們。

這些人都有著深刻的矛盾,幾乎可以用水火不容來形容,更讓王世充痛心外加頭疼的是,他最為依賴的江都舊部在和李密的連續交戰中,傷亡慘重,等到李密敗亡之後,他便不得不拉攏李密降人來壓制洛陽城中那些頑固的世閥子弟們。

這個時候,很多洛陽人將洛陽城稱為匪巢不是沒有道理的,李密手下那些無法無天的家伙們一旦進了洛陽城,頓時將洛陽鬧的烏煙瘴氣,讓人實在不敢恭維。

而這一年開頭兒,匪患自不必提,李密部下大多投了王世充不假,可重又落草為寇也不少。

到了此時,河南的飢荒已經很嚴重了,匪患自然也就愈演愈烈,這是個在戰亂時節很常見的惡性循環,山東人和河北人已經做出了典型的表率,所以不必細說。

更復雜的是一些匪類和李密舊部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於是也就顯現出了一些新的特征,他們流竄來去,時不時就能得到些補給。

實在不成了就就近找個熟人去投靠,得了糧草之後,轉頭就又沒了蹤影,比當初那些亂哄哄的亂匪奸猾多了。

王世充眼見匪患難平,怒極之下頓時動起了刀子,七八個地方守將被召回洛陽,沒容他們分辯,便紛紛人頭落地。

王世充傳頭各處,並嚴詔各部,通匪者斬,而落在他手中的匪首們,也不再去分辨其人才干,名聲,或者是家世之類,只剩下一個死字可寫了。

嚴酷的鎮壓其實並沒有使匪患少上多少,河南亂的太久了,到了人命如草的今天,瘋狂程度上差不多只能用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來形容了。

秉性剛烈的人越來越少,但不怕死的人卻越來越多,這種矛盾的特征一旦表現出來,想要彌平匪患,是越發艱難了起來。

更為可怕的是,匪患紛起之外,各處的叛亂也多了起來,這也不奇怪,地方守臣們一見你治平的手段不多,給你來個見異思遷也就在所難免。

而王世充稱帝的副作用也在持續困擾著他,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李密舊部們在悄悄的懷念著舊主,當然了,這種懷念並非具體在李密這個人身上,他們只是在懷念以前那些無法無天的美好日子。

張須陀的舊部們徹底已經失去了忠誠,裴仁基等人的死,給他們敲響了警鍾,而且,他們也在暗自質疑王世充得位的正統性,在之後有些人陸續西去投唐就是明證。

而對王世充登位最為反感的肯定不是他們,而是居於洛陽的世閥子弟們,他們在接連受到重創,還要忍受著屈辱,和那些在他們眼中卑賤無比,合該千刀萬剮的匪首們並列一處,強顏歡笑的時候,隨之而來的便是對王世充這個得位不正的人的痛恨。

於是,接二連三的叛逃就上演了,王世充的中書舍人竟然在一年當中換了四個,一個是在裴仁基叛亂的時候掉了腦袋,一個叛逃李唐,被王世充捉了回來扒皮拆骨,另外兩個成功上演絕地大逃亡。

一個帶著家眷去投了蕭銑,一個單騎出走,跑去了長安。

這還只是一個縮影,在王世充稱帝之後,出走的河南世閥子弟根本沒法細數,最為嚴重的時候,王世充不得不嚴令洛陽四城守將嚴查出城人等,又命各處守臣往洛陽送來妻兒子嗣等等。

可這些手段對於人們出逃的遏制作用並不很明顯,拋家棄子者屢見不鮮,反而讓王世充很是狼狽。

死的人越來越多,總這么殺下去,早晚殺的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不可,例子也很好找,他的老對頭李密就是前車之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