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詔令(1 / 2)

北雄 河邊草 1521 字 2023-02-14

李道宗稍有為難,婁景便來勸他見好就收。

他跟李道宗說起了些舊事,范梵志這個國王當了也有些年了。

前隋劉方在伐林邑之時,范梵志統兵應之,因有象兵助陣,勝了一場,後來被隋軍擊敗,國主也被隋軍擄走。

范梵志便成了林邑郡太守,劉方撤軍不久,范梵志復國,隨即遣使向大隋朝貢,楊廣見其意誠,其實就是不願再派兵跟這等撮爾小國較勁了。

於是便許他為林邑國主,至今已有十幾二十年了。

范梵志在林邑很得人心,不敢跟大隋呲牙,於是屢次進擾真臘,想把真臘變成自家的屬國。

扶南自然不允,於是派兵攻林邑,打了幾仗,互有勝負。

別看林邑國小,但民多彪悍,和扶南人作戰,往往能夠以少勝多,扶南拿林邑也沒什么辦法。

真臘那邊也就沒了奈何,所以後來再向大隋朝貢的時候,往往都是林邑和真臘一道派人前往,看上去和兄弟一樣,其實已是父子關系。

婁景嘮嘮叨叨說了許多,就是想告訴這位總管大人,林邑確實不太好惹,不然哪里敢慫恿窺伺九真,日南兩郡?

也就是他婁景覺著范氏靠不住,這才沒有被范梵志誘惑,像其他兩個倒霉蛋那樣,鬧的一死一逃。

李道宗本來見了林邑來人之後,有意就此休兵。

但聽了婁景一番話反而改了主意,覺著這些小國首鼠兩端,沒有信用,他們說的話聽聽也就算了,不能相信。

這要是他就此撤軍,回過頭來林邑又有反復,他沒辦法向朝廷交代,這一路走的那么艱難,若再來上一次,他也不用再做其他什么了,時間都耗在了行軍路上。

一勞永逸的解決掉林邑?

李道宗暗自搖頭,他可以將靈州的各個部族拉攏到麾下,用武力震懾他們,用利益和好處安撫他們,帶領他們抵擋住梁師都的一波波進攻,甚至形成反撲之勢。

但那是在靈州,像林邑,交趾,九真,日南這樣的地方,諸般手段好像都施展不開。

大軍不可能駐扎於此,在這里待上幾個月,大家就會沒有吃的用的,在這里待上一年……估計他身邊也就剩不下幾個人了,那又何談威懾?

而且如此貧瘠之地,除了山林就是山林,他無法許給當地土著們什么,較真的話,遠來的唐軍才是土著的敵人,要占據他們的土地,奴役他們的平民。

所以在這里打再多的勝仗,只要你轉身走了,土著們便隨時能夠起來反抗,殺死你留下的官吏和軍兵,一年不成就兩年,糾纏下去,總有把你趕走的一天。

這樣看來,哪有什么一勞永逸之說?

除非進行大規模的移民,可大唐人口銳減的今日,移民是不用想了。

更何況是這種偏遠到天邊的地方,楊廣那樣不把人命當回事的皇帝都沒興趣遷移百姓過來,新皇就更不可能行此殘暴之舉。

……………………

李道宗不打算就此回軍,也沒有急著進兵。

他開始訊問婁景和其他人關於林邑的詳情,尤其是對婁景提及的象兵更為關注。

大象這種陸地上最大的生物在中原貴族們口中有所提及,大多都屬傳聞,少數人會見到一些前人繪制的圖畫,多數人提到的都是鄉野逸聞范疇里的東西。

當世的貴族見過大象的人可以說屈指可數,李道宗顯然不在其中。

聽到了人們的描述,在他想象之中,這是一種當地土著的戰馬,只不過粗壯了些,鼻子長了些罷了。

就像九黎之族的坐騎食鐵獸那般,在傳說之中張牙舞爪,橫強無比,非人力所能勝之。

如果給李道宗一些戰馬,也許一切就都不是問題,可惜的是,這一路人能走過來就不錯了,戰馬他娘的生存能力真的不如人啊,就是比人跑的快些罷了。

李道宗終於變得耐心了下來,不再想什么速戰速決。

他開始命令隋軍的工匠用當地的木材等物制造更多的箭矢,把銹蝕的刀槍重新磨的光亮鋒利。

劉方戰勝林邑象兵的過程很簡單,就是詐敗將象兵引入他們挖好的陷阱里面,然後……嗯,也沒什么然後了,林邑的步兵就成了擺在桌上的菜,劉方率領近千人便滅國而還。

李道宗覺得自己不能輸給劉方,劉方帶著數百人,多為南兵,其中又以兩淮壯士居多,顯然對此地風土有所了解,是非常符合當地情況的兵力配置。

甚至都沒有招募南蠻從軍,就率軍直直闖入了這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