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詔令(2 / 2)

北雄 河邊草 1521 字 2023-02-14

而盧國公劉方在前隋上將之中名聲不顯,實際上卻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匈奴兒,內附匈奴人後裔多以劉,林,李為姓,其人一生戰功卓著。

放在後來的話,嗯,即便是當世,都可獨當一面,命之為世之名將,可在將星璀璨的前隋,真就顯不出他來。

若其不曾征伐過林邑,並滅其國,隋史之上許都不會出現他的名姓。

劉方任交州總管數載,可以說是威服四夷,最後卒於軍中,南征林邑之戰,應該就是他的染病之因。

劉方是靈州人,標准的關西豪傑,算是李道宗的半個老鄉,李道宗希望自己也能建立像劉方那樣的功業,甚至有所超越。

那么就先從滅掉林邑開始吧,李道宗暗暗下定了決心。

其實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還在於他的身份,不管怎么說他都是李淵的侄兒,這兩年他頻繁調任,都起因於此。

當今天子很有氣量,並沒有像對待其他李氏子弟一樣棄之不用,還能讓他施展才能,這讓他十分感激,又暗自警醒。

可其他人就不好說了,此次他領兵南下任職交州總管,在他看來就是王澤等人的意思,令他率軍平亂,借機便將他排擠出了江左。

不過這也未必是壞事,和當年他出鎮靈州相仿,獨當一面的機會可不是輕易能得到的,也就是靈州,交州這等偏遠之地,不然的話,換了其他的地方,以他的年紀和資歷,當年可爭不過那些叔伯兄弟們。

現在也是一般,若非沒人願意來交州,一方總管的職位又怎會落在他李承范的手中?

……………………

正在李道宗駐軍九德城,准備起兵繼續南下攻打林邑的時候,朝廷欽使到了。

「詔交州總管李道宗率軍伐林邑,務必破其國都,擒其魁首而還……」

欽使是鴻臚寺丞崔臻,護送他前來的則是江都水軍總管闞陵。

先是歷數林邑罪狀,然後便詔李道宗率軍征討林邑。

正月里李道宗的奏表到長安,三月間回信才到軍前,李道宗奏報於長安的時候還在大唐元貞三年年末,這一來一回小半年就沒了,消息滯後的厲害。

崔臻,闞陵一行數百人。

崔臻是從長安起行,經武關到江陵,順水而下到達江都,然後再由闞陵護送到番禺,在番禺休息了幾天,然後一路趕到九德。

這一路行程數千里,又是坐船,又是騎馬,又是步行,到了日南郡的時候,崔臻一行上下已不成人樣。

崔臻和闞陵強打著精神跟李道宗說話,將事情交代清楚。

崔臻給李道宗帶來的不止朝廷詔令,還是皇帝的私信以及口諭,這顯示出了李破對此戰的重視。

有點出乎李道宗意料,因為他不認為攻下林邑對大唐有什么實質性的意義。

在聽到明詔的時候,他在心里便已認為皇帝平定了天下,正在追求開疆拓土之功績,和楊廣當年的作為沒什么兩樣。

可當他看過皇帝給他的私信,以及聽過崔臻傳達的天子口諭之後,這種想法便也消失無蹤。

在皇帝予他的私信當中,直白的令他攻下林邑之後駐守於此,五年的時間,命他與闞陵兩人在林邑東面海上沿岸以及珠崖郡南端,各自建造一處港口,等待大唐船只的到來。

這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就是與扶南國往來,不管用什么辦法,都要讓扶南國獻上當地圖冊,探查扶南的風土人情,讓他們自己或者幫助他們建造港口,和大唐進行交易往來。

還有就是詳細記錄當地的物產,同時可以虜獲或者邀請扶南貴族來大唐學習禮儀,甚至可以視情況應扶南國王所請,幫助他們鏟除國中的異己,穩固那些傾慕中原,表現恭順的貴族的權位。

這些事情辦的好了,回朝之後必以卿相之位酬之。

這無疑是給李道宗的一顆定心丸,讓他沒有了後顧之憂,皇帝的心意是如此的明確,作為臣下也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崔臻的口諭則要簡單的多,就是伐滅林邑之後,讓李道宗派人護送他去扶南國都,詔扶南國王派人到長安朝貢。

好笑的是,崔臻到了九德城就病倒了,本來他還想隨軍征討林邑,順便蹭點軍功什么的,現在只能在九德城養病,等待李道宗的消息。

倒是闞陵在九德城休息了一陣便活蹦亂跳了起來,於是隨李道宗一道南下伐林邑。

……………………

大唐元貞四年三月,李道宗率軍從九德城南下進攻林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