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29營養液800加更(2 / 2)

沒辦法,秦國千百年人來就不產人才,或者應該說只產將才、不產相才,秦國的丞相一般都是山東六國去的;再加上秦國名聲又不怎么好,人送外號「虎狼秦人」,因此秦人出現在趙國……甚至是各國掄材大典里,簡直就像灰太狼走進了羊村一樣顯眼。

方才因為自己的提議,要恢復上古之制,而引發不少人哄然大笑的儒生指著白仲開口說道:「那秦國小子,你笑什么?」

「笑天下可笑之人啊。」白仲一噘嘴,表情萌噠噠的說道。

那儒生原本只是看白仲年紀小,又是秦人,所以才挑得他,沒想碰上了一條大毒蛇,「秦國小子到是牙尖嘴利。」

「秦人的刀槍更利。」白仲幾乎不加思索的回答道。

#愚蠢的古人,哥可是人送外號「拍磚小能手」的存在。#

「虎狼秦人、粗魯之人,如何也配來掄材大典?還不快滾出去!」儒生自以為抓住白仲話里的小辮子,義正詞嚴的開口說道。

「這掄材大典又不是你家的,我為什么不能來啊?更何況了,掄材大典上哪章哪條說,秦人不能來了?」白仲瞄向本界掄材大典的主事人。

聽說主事人法家、儒家還有xx國名士之類的人,白仲也沒太聽清楚,學文學史或是哲學史的人可能會認識他們,但是對白仲來說,不在考試范圍內的人誰認識啊?他們不愛欺負小孩子就行了。

白仲年紀小、面嫩可愛又漂亮,雖然口氣有點囂張任性,但他是自衛反擊,再加上還說話時的聲音表情,還帶著點孩子的天真,因此到也無人應合另一名儒生,來拆他一個小孩子的台。

那名儒生見大家都不幫他,在心中深深痛斥一番「這個該死的看臉的世界」之後,又開口說道:「既然難得有秦國士子來,不妨你也說說,讓我們見識見識秦國士子的風采。」

「這位兄台……」

「誰跟虎狼秦人是兄弟?」

「這位姐妹……」白仲臉不改色、心不跳的順口嘴賤道:「按理來說,我年紀小、讀書少,這掄材大典盡是飽學之士,本來是沒我插嘴之處的。但是既然這位姐妹誠心誠意的要求了,那我就只好大發慈悲的說了……一點個人淺見,還望大家聽了不要生氣。」

這嘴賤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大約很讓人討厭;但是放在白仲身上,又未免讓人想起家中幼弟稚氣可愛。

當然,大家也沒指望他一個小孩子能說出什么真知哲理。

白仲自然也說不出真知哲理,可架不住她上過思想政治課啊。

「小子以為,這天下彌兵之道在於一個『和』,和氣的和、和平的和。只有天下一『和』才能天下太平,從此世間才不用打仗。」

「這誰不知道啊?可是要怎么才能和起來?」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和久必合。合者『和』也,只有天下合成一國家,才能真正的從根本上消彌兵禍。千百年來,中原大地之所以會戰亂連連,是因為大家語言文字以及風俗習慣不相同,再加上一些別有居心的王者,想要擴大自己的地盤,中原才會頻頻發生戰爭。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從地理將中原變成一個國家,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只有一個王、一個聲音;二是從心理上讓天下的人,無論是楚人、齊人、趙人、秦人都拋棄自己的身份,真正成為一家人。做到前者需要一個偉大的王,發動一場史無前例的戰爭,以戰止戈,統一這個天下;後者……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一貨幣。不到五十年,最多兩代人之後,在這個新的國家生長起來的人們,就真正的融為一體,真正的成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外來事物都無法將他們分開。」

一時之間全場驚訝,統一天下、以戰止戈,不是沒有有識之士這么想過,但是從一個豆丁點大的小孩子嘴里說出來,而且還是這么系統這么有想法的說出來,真沒有人干過。

最重要的是,瞧瞧人家,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一貨幣……想法這么深遠,連建國後要干什么都想到了,這是誰家的孩子啊?

「足下何人?」

「在下甘羅,秦國一小小頑童而已。」

「甘羅……你就是那個秦國使者?」有眼尖著指著白仲說道。

甘羅這個名字最近在趙國上層人士里,還是挺紅火的。

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借著秦國這張虎皮,從趙王手里空手套白狼弄走了五座城池,就算很多人沒有見過白仲本人,但因為她的年齡擺在那里,小小年紀這么大膽,光任這就足以讓很多人拿來當飯後八卦談資。

「正是。」白仲笑咪咪的說道。

「你是秦人,那你指的這個偉大的王,不會是指你們那個小秦王吧?」

「必須的!」白仲繼續笑咪咪。

#請大家管我叫「愛打嘴炮」的小甘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