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回到鼎香園(2 / 2)

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同時提升單人消費量,她們開始增加麻辣燙串的品種,這一招非常見效,豐富多樣的涮燙食材和味道口感,讓顧客們有了足夠大的選擇余地,百吃不膩。

另外由於人手緊張,她聽從了江逸晨的建議,現在基本上各種采購工作都打電話讓人送貨上門,成本因此增加了一些,但很值得。

「麻辣燙是現涮現吃,材料最講究個新鮮,這塊兒可決不能含糊,要不然砸招牌就麻煩了。」江逸晨提醒道。

他想起前幾天在網上看到的一樁報道,說有個飯館因食材過期變質,舍不得扔繼續使用,導致顧客食物中毒,因而惹上了一身麻煩官司。

要說店里只要把住進貨關就足夠了,因為生意好,各種材料消耗流轉得快,在運轉環節倒是不用擔心。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食客往往不願意去生意冷清的飯館用餐,味道好壞先不說,周轉不靈,誰知道你廚房里的材料存放了多長時間?

「這個我老婆子當然知道,你放心,我干了這么多年,心里有數的。」吳大娘點頭應承道。

江逸晨接著說店里的人雖然少,但也最好定個規章制度,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內容倒是不用那么復雜,簡單實用即可。

比如從食材的進貨驗貨到廚房處理、標准涮燙程序操作、衛生清掃等等,大家一起遵照執行。先適應一段時間,等將來人員增加後就比較容易管理了。

這個要求不過分,吳大娘也痛快地答應下來。

江逸晨又聊起媒體上一直抨擊不斷的食品安全問題,像什么原料的農葯殘留超標,激素過量,瘦肉精、蘇丹紅之類違規添加劑等等,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有專家評論,空氣污染、水污染、食品問題,是造成當前絕症患者越來越多的主要原因。

吳大娘和張鳳蘭對此深有同感,都說現在的菜、肉、蛋確實沒有早些年的有味道,店里的麻辣燙好吃,其實基本上就是靠特種調料在撐著。

但這個話題聊歸聊,實際上卻根本沒辦法解決。因為這里涉及的層面可相當復雜,吳大娘三人又不是鑒定專家,也只能憑經驗盡量把關。

要說好東西也不是沒有,比如大型超市中那些通過正規渠道進貨的綠色有機專櫃,但那價格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尤其這種檔次的小店,更不可能去采購那個級別的東西,也就是隨大流而已。

其實在當前這個價值觀、社會責任感趨於崩坍的社會上,開館子的只要不使用地溝油,那就已經算得上是道德模范,良心大大的好了。

江逸晨嘆口氣,最後自嘲無奈地做出這個總結,吳大娘三人聽了想笑,卻又發現笑不出來。

聊完沉重的話題,晚餐已經接近尾聲,這時,江逸晨想起了存放在寒冰空間里的那包雲沙島的特產。

「對了,我這次出門,去了趟海邊,這不,還給曉佳妹子帶了點小禮物。」他微笑著對蘇曉佳說道。

同時將右手伸到桌子底下,將空間中的一個塑料袋子取出來。

蘇曉佳正在回味他剛才說的食品安全問題,突聞此言,有點兒手足無措,臉蛋上也微微泛紅。

「咳,出門還帶什么東西啊,怪累人的。其實丫頭啥也不缺。」吳大娘眼角的魚尾紋堆起,面帶笑意地說道。

「其實也沒啥,都是我自己撿的。」江逸晨說著,右手將那包東西放到桌面上。

三人定睛一瞧,原來是一包裝著各式貝殼的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