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巧匠師徒(2 / 2)

畢嵐還來不及說話,旁邊馬鈞已經開口:「翻..翻車就是..是將河水提..提上岸的車。」畢嵐急忙喝住馬鈞:「大人面前休得胡語」畢嵐卻是深怕馬鈞的結巴會讓陳林動怒,馬鈞這個結巴不知讓多少權貴不喜。畢嵐喝住馬鈞,偷偷看陳林,卻見陳林一臉溫和,全然不似厭惡模樣。

陳林好奇:「將河水提上岸的車?」這回連賈詡三人都好奇起來,都是側耳傾聽。畢嵐見陳林等人如此向往,心中也有些自豪,於是說:「翻車乃是老朽見許多百姓田地因大旱而不得不擱置,如此良田卻不能為民所用,實在是可惜。老朽便想著,若是能將河水引上來灌溉,豈不是美事,於是老朽與劣徒日夜深思所以造出此車。此車車身用三塊板拼成矩形長槽,槽兩端各架一鏈輪,以龍骨葉板作鏈條,穿過長槽;車身斜置在水邊,下鏈輪和長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鏈輪為主動輪;主動輪的軸較長,兩端各帶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動拐木,驅動上鏈輪,葉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將水排出,再沿長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環,連續把水送到岸上。」

陳林越聽越欽佩,如果畢嵐師徒真能造出這翻車來,那百姓勞作豈不是又多了一道與天對抗的利器,陳林滿臉的激動。而賈詡也是驚心不已,不過賈詡卻想著如何將此二人留在陳林身邊,為陳林所用。日後陳林爭霸天下,當以糧草為先,畢嵐師徒就是陳林治下產糧的極大助力,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賈詡知道畢嵐所說要去洛陽獻寶,此去必定不會收到朝廷的重視,朝廷如今只知爭權奪勢,哪里會顧得上這些。畢嵐師徒定然不能如願,只怕在洛陽會遇到有些見識且野心之徒,會招攬畢嵐二人。賈詡呵呵安樂,既然先讓我等遇到,那就是天意將此送與主公了。於是賈詡不等陳林開口,就說:「某家主公也是要回洛陽,老先生不如一通上路,也好有個照應。」

賈詡一說完,那邊黃燕不解的望著賈詡,心道賈詡不是如此不知禮儀不知進退的人啊,大少爺都沒說話,賈詡怎么敢搶話。陳林倒不在意賈詡的行為,反而順著賈詡的話:「是極,老先生不若一同上路,恰好可以向老先生詢問一些問題。」陳林說的真誠不虛,讓畢嵐心中大驚。畢嵐看得出陳林乃是士族子弟,如今進京又是面聖,想必也是位高權重之人,竟然如此對待一名四處受人鄙夷的老頭,如此胸懷,世所罕見啊。

陳林又問那「指南車」又是何物。畢嵐一一道來,原來對於這個指南車,畢嵐卻與弟子馬鈞又不一樣的看法,東漢時期有個大匠張衡,據說造出了始終指向南面的車,不讓人迷途。可是多年來已失傳,絕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張衡真的造出了此物,認為此不過是民間傳說,而馬鈞卻認為,即便是假的,只要認真研究,說不定就能變成真的。指南車對於行軍作戰的人來說,那可是無價之寶,尤其是深入大漠的大軍,絕對不會再迷路。須知我大漢多次進攻大漠,多半是迷路所致,讓胡人劫掠糧道,而最終失敗。

賈詡此時更是眼睛一亮,先前的想法更加強烈,絕對不能讓此二人落入他手。而陳林對馬鈞這種精神也是極為贊同,忍不住轉頭對馬鈞說:「好,難得汝如此執著,當為我輩少年楷模啊。」

最終畢嵐師徒還是跟隨陳林眾人一同上路,而賈詡更加是主動將馬車讓與畢嵐乘坐,自己下車上馬。讓陳林也是一陣驚訝,賈詡哈哈大笑:「主公不知,詡乃是西涼人,豈能不懂騎馬。老先生年老,路途遙遠,就讓老先生上車馬。」陳林聽得哈哈哈大笑,那邊畢嵐感動不已,不想此番卻有如此際遇,得此榮幸。

隊伍起行,馬車外,陳林對賈詡呵呵的笑:「文和有何事瞞我?」賈詡一驚,繼而釋然,陳林不是傻子,賈詡一連串的動作,陳林雖嘴上不說,卻看得明白。賈詡也是呵呵的樂:「主公慧眼,詡要留此二人為主公所用。」

陳林一聽,大為感動,賈詡歸認不久,就能為主謀選人才,陳林道:「某有文和,如高祖得蕭何啊。」劉邦爭霸天下,蕭何可是為劉邦尋找了不少人才。賈詡一聽陳林將自己比作蕭何,呵呵笑道:「詡不敢自比,蕭丞相精於內政,詡卻只略知軍謀,豈能相比,主公過譽了。」陳林說的無意,賈詡卻聽得高興,不是因為陳林講自己比作蕭何,而是陳林說自己是高祖,高祖是誰?逐鹿中原之人。

陳林望著身後這數十騎兵,這些人都不願再回西涼了,願跟隨陳林。多日的相處讓這些漢子對陳林是欽佩十足,如此善待士卒的將領,實在難得,當兵的遇到一名正直的好上司,即便是遇到再苦的戰役都不怕。陳林要收留這些人也是簡單的很,只要對張溫說一聲就好,這些人舍命為張溫斷後,張溫也不會為難他們,聽說陳林回歸中原,想必這些士卒跟回去也有個好日子。於是這下身經百戰的大漢精銳,一搖身變成了陳林的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