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災民(1 / 2)

漢初平二年十一月(公元191年),大漢西部爆發大水,百姓流離失所百萬之眾,無數飢民失去家園之後成群結隊的流浪而走,向著不知方向的地方亂走。飢寒交迫之下,無數人撐不到目的地,餓死凍死路上。每每一個人倒下,身邊的人不是為之悲傷,也不會為此高興,而是面無表情的爭先恐後的撲上去,將四人身上所有拿得動的東西統統扒下來套在自己身上,最後只剩下一具具裸露的屍體,暴屍荒野,無人問津。三輔之地,董卓治下,三十余萬災民得不到救援,聚而造反,轟動長安。而董卓在鶥塢之內餐餐食肉,肉林酒池的生活,鶥塢的糧食可供百萬人數十年之用,可是三輔卻有三十萬百姓不得不鋌而走險。

丹水,南陽郡西面的丹水絕提,丹水流域十幾縣民不聊生,數十萬百姓急切待援,其中包括漢中上庸三縣。這時候,陳林冒雨來到上庸縣,所見觸目驚心,原本在西郊城外見到不少的流民被縣令安置在本縣村庄,陳林以為災民都得到了援助,至少生命無恙。不想在上庸城下陳林卻看到了今晚衣不遮體的百姓四目茫然的,一臉的呆滯,婦女懷中的嬰兒因為得不到吃食,嚎啕大哭。試想這世間對於父母而言還有什么比得上不能讓自己孩子吃飽而令孩子苦痛大哭更要痛苦的,到處是哭啼的人,還有趴在地上扶著雙眼泛白一動不動的家人哭得嘶聲裂肺的。

陳林觸動了,不只是悲還是怒,更有一份自責。陳林分開人群沖進上庸縣城,直沖著緊閉城門的守軍大喊:「叫縣令出來見某,吳爵士呢,吳爵士在哪?」不一會吳匡沖沖打開城門,拜見陳林,誰也想不到陳林會冒著大雨這個時候來上庸。吳匡乃是奉命駐守的軍將,不受當地官吏節制,亦不受當地官吏命令。

「縣令呢,縣令為何不來見某,外間這么多的百姓為何不放進城來?」這時候沖沖跑來一小文官,只是縣中小吏,急忙對陳林說道:「稟大人,縣令大人及一眾官吏都出城安置百姓去了,還有去西城縣的,都已經一夜不歸了,縣中只有聊聊幾人在理事了,就連一千縣兵都被縣令帶走救援水中百姓去了。」

陳林一聽,怒氣稍減,吳匡沒有陳林的命令不可亂動,除非有戰事,所以這時候吳匡兩千大軍在上庸。陳林又問道:「那城外這數千百姓是為何,不放進城來。」小吏急忙說道:「流民總是趁機起哄鬧事,幾日前西城縣城就鬧事死了近百人,本城的居民都惶恐不安,所以縣令下令不許放外面的百姓進城,只是一一將他們安頓到附近的村落去,免得出亂。」

賈詡一聽,上前說道:「主公,此定是奸細作怪,料想本郡百姓何以會鬧事,只有能勉強填飽肚子就不至於鬧事。」

「縣中余糧如何?」

「大人,今年秋收的糧食沒有來的向南鄭運送,所以如今縣內尚有余糧。」

「立即開倉放糧。爵士,汝率大軍維持治安,但有趁機起哄的,定斬不饒,將糧食熬成米粥分給百姓。立即將縣城東門清理出來,放一干百姓入城,但是不可亂走亂闖。爵士領一千兵馬在上庸處理此事,另外將一千大軍與某,帶走去西城。」

有了陳林的命令,小吏與吳匡按令行事,不多時城門外百姓得以進城,吳匡特意宣傳此乃是太守之令。此時陳林正立在城頭看著百姓入城,心如刀割,百姓聽了吳匡話,沖牆頭望去,只見一尊身影在飄搖風雨中巋然不動,百姓哭天喊地跪拜太守。

兩個時辰後,陳林領著一千大軍往東去,一路都發現有西來的流民,陳林命人一一前去接應,陳林出城時特地命大軍押著數十車的干糧,用油布蓋好,緩緩跟上。此時每遇見一名流民災民,陳林就發放一塊干糧,命流民往上庸縣城去。不多時竟然見到一處水窪地處,中間一處已經成了孤島的地方有幾個人還活著,此時水窪外正圍著數十人群忙著又是扎木筏又是沖孤島的人喊話。陳林打馬沖過來,這一隊大軍也引起了人群的注意。急忙沖出來一人,只見此人清瘦入骨,雙眼黝黑,深深的凹進去,像有一年沒睡覺那樣。陳林看著這慢慢跑來的人,似是認識,卻又想不起來。只見此人到了陳林面前,先是一愣,繼而一驚,再者一喜,雙眼淚流哭著跪在地上:「大人,小官無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