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災民(2 / 2)

自稱下官,陳林一驚,啊,這不是上庸縣令,那個肥嘟嘟的胖子嗎,此時怎么這副模樣,想起上庸那名小吏說縣令從大雨開始下的那天到現在,沒有一天不是忙忙碌碌的,大水來襲之後縣令更加是連家都不回,連續好幾個日夜都不見回縣城,只在鄉下卷起袖子幫助百姓逃跑,不時派人聯系縣城,怕縣中有大事,僅此而已。

陳林滿腔的怒氣和悲戚頓時消失了,對這位縣令滿是感動和欽佩。陳林跳下馬,扶起哭得沒聲的縣令,說道:「好,好,汝盡力了。」縣令更加自愧。陳林與縣令寬慰幾句,說道:「某已經將上庸縣內的稅糧開放了,此時正由吳將軍主持呢,流民也放進城去,有吳將軍一千大軍看著,不會有大問題。此乃本官之過啊,要是早下令開倉,早讓吳將軍相助,縣令不至於如此,本官有罪啊。」縣令感動得淚流滿面,這才是好太守啊。縣令乃是本地一名小小的書生,生得肥頭大腦的,但是為人清廉愛民,陳林掌控漢中之後,選拔了一部分這樣的庶人出仕,縣令正是此之一。

陳林:「縣令就在上庸,不知如今災情如何?」縣令:「如今丹水絕提,我上庸三縣還算是輕的,諸如南陽的丹水縣、南鄉、冠軍、酇縣四個縣更是嚴重,還有丹水河東面各縣就不知道,但是應該也不會好到哪里去。如今因為西城縣令與房陵縣令發動百姓與縣兵發掘水渠,引水往漢水而去,連我上庸一千縣兵都去了。如今西城水位下降,西城勉強可入城了,但是百姓卻不好留在那里,容易出瘟疫,所以由上庸一縣承當大部分的災民安置。」

原來是這樣,陳林心想上庸負責救援災民,難怪上庸這么多流民,感情所以的災民都在上庸啊。西城和房陵兩縣負責救水,要是任由大水繼續淹,來年必定沒辦法種上糧食,那損失就大了,看來三縣的縣令協調的不錯,陳林心中老大寬慰。只見這縣令似乎還有話要說,卻有不好意思開口那樣,陳林說道:「有何事就說,何必吞吞吐吐的。」

縣令一咬牙,跪下來對陳林:「大人,如今與我郡接壤的南陽郡冠軍縣邊界已經聚集了數萬流民了,望大人收容。」

陳林一驚,南陽流民?不用說,肯定是因為沒有得到陳林的命令,西城的縣令肯定是不敢讓這么多的流民涌入漢中郡的。縣令必是懷著仁義,想救這些無依無靠的人。可是流民是南陽的,要是陳林不問緣由就將這些人接到漢中來,日後袁術會以此為借口發難漢中,說不好要引發大戰的。袁術就是這樣,這些災民的救援他可不像陳林那么積極的去做,寧願他們餓死凍死,可是若是陳林接了過去,那怕救活了這些人,這時候袁術只怕又對此事上心了波。所以縣令一說此事,陳林不得不認真思考,此事事關重大。

「此乃大事,暫且再議,如今本官一千大軍在此,縣令大人乃是本地人士,對於災情也熟悉,就由大人臨時指揮這些兵馬,幫助百姓吧。」一千大軍指揮權瞬間轉道縣令手中,縣令都不敢相信,陳林這是對他極大的信任啊。縣令一抹鼻子,對陳林重重一拜,大聲說道:「必不負大人重托。」轉身給大軍安排事務去了,片刻就見一千大軍瞬間四分五裂,百人數十人的一對對的往四周散去。

陳林回頭對張松與賈詡兩人說:「縣令大人勤政愛民,此人可重用啊。」法正這次沒得跟來。張松一路對陳林的作為異常的欽佩,心中對於這個好友(吳懿)的主公已經認同了不少,張松現在雖說在漢中陳林身邊做幕僚,可是張松終究是沒有歸認,這一場大災,卻讓張松徹底的對陳林口服心服了,決定終身追隨此人。張松開始主動為陳林謀事,說道:「主公,方才縣令所說的邊界流民,松以為可以,主公可將此納入漢中,加以安頓,此些人在危難之時得主公救援,必感主公之恩,日後主公再分以田地,這些人必不會舍了主公而去,主公豈不是又得數萬人口。」

賈詡與陳林都沒在意張松的語氣與稱呼的不同,沒有意識到張松心理對陳林的變化,此時聽到張松這么說。都轉到邊界災民的身上去了,三人便開始就此開始討論起來。突然只見縣令沖沖跑過來,似有大事發生一樣。陳林急忙說道:「何事慌張?」

「南陽災民造反,十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