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蜀中定,霸業初成(1 / 2)

劉焉帶著兩千精兵舊部走了,一干猶豫不定甚至不知情的人驚慌不已,劉焉這棵大樹徹底倒了。所謂樹倒猢猻散,沒有太多人願意跟著劉焉背井離鄉,劉焉也樂見其成,若是太多人跟著上路指不定會發生什么麻煩呢。事情越來越明朗,所有人都應該看得出來,陳林一統益州只是時間問題,劉焉的外走,讓還在談判的任安等人很是被動,加上現在甘家父子在江州與杜微招兵買馬,嚴己納士。劉焉之前的問題現在到任安等人開始面臨,任安與周群其實早已經心灰意冷了,只不過是身後無數的蜀中士族讓二人不得不硬著頭皮扛下去。這些士族當初選擇了任安周群,已經算是表明了立場,這些高傲的士族總以為無論是任何人來治理蜀中,沒有了他們這些本地人的支持都會管理不下去。

事實證明,陳林沒有這么一批人的支持一樣可以將廣漢和巴西管理得很好,陳林源源不斷的從漢中送來原本只是低層的官吏入蜀,一轉眼就是委以重任,這些人無不是對陳林忠心耿耿。這完全得益於當初陳林從洛陽搶的那三百多車的書籍,回到漢中之後,以閻圃為首的一干文士紛紛利用這些書籍高建樓閣。南鄭突然成了天下士子向往的地方,孤本絕本的書籍讓這些士子瘋狂不已。同時陳林免費讓這些士子進入樓閣抄襲書籍,閱讀書籍,一時間迎來無數庶人學子,而陳林從中大肆選用。陳林既不打壓本地的士族,又大量起用庶人學子,使得陳林入蜀之後盡管沒有得到太多蜀中士族的支持,但是起碼基本的治理還是通暢的。

陳林的做法原本與任安等人無關,甚至還遭到江陽等地許多人的笑話,這些人無不是幸災樂禍的等著陳林吃癟,可是陳林軍事上的成功卻讓這些人不得不考慮日後的生存。任安周群想要投降,麾下士族紛紛表示不從,投降之後怎么辦啊,陳林總是用那些鄉巴佬,我們堂堂的某某弟子,某某家族的子弟怎么辦,蜀中以後還有我們的地位啊。所以如今對於江陽的歸順最大的問題就是陳林能給這些蜀中子弟一個什么樣的前程,蜀中六成的士族學子現在都在江陽啊。

這個問題也讓陳林很恐懼,任安周群兩個先生文士,居然高呼一聲就能引得蜀中六成的學子為之奔走,這樣的影響力讓陳林很恐懼。雖然是自己的師傅,可是就像現在一樣,也可能是敵人,要是日後任安與周群在以此做文章,那時候兩人的子弟又遍布蜀中各處都任要職,那陳林還是陳林嗎,益州到底是誰說了算。所以陳林也猶豫起來,也擔心起來,對於江陽那大批的學子,陳林說心里話還是很向往的,他需要這些基層人員,為他治理地方。那么到底要怎么樣才能既能使得這些學子滿意,江陽和平歸順,讓陳林放心的使用這些蜀中學子為他服務,又能打消陳林心中的憂慮免得日後尾大不掉呢。

賈詡張松等人為此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連剛剛從廣漢趕過來的法正也加入了這場爭論。張松以為這些人不過是區區書生,在朝堂之上爭爭吵吵行,勾心斗角行,可是若是說道戰略眼光等就不行了,就像這一次一樣,任安周群聚集了蜀中六成的才子,又有數萬大軍,可是還是龜縮在江陽以南一事無成,可見這些人沒有多大的威脅,只要陳林牢牢的抓住蜀中的軍權,這些人翻不了天。

法正卻以為還是重視一點好,一兩個這樣的士族干不了多大的事情,可是蜀中六成的學子今後若是自成一派,那還是很危險額。法正覺得應該給予這些蜀中的勢力加以平衡,就像現在一樣,陳林可以大肆選用其他地方而來的才子人才為官,這樣一樣蜀中士族的力量必定得到有效的節制和制衡,唯有這樣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蜀中本地士族常年霸占益州的問題。陳林心中暗暗點頭,不得不承認法正年紀雖小可是想問題還是很到位的。但是張松也好,法正也好,兩人的觀點和建議都很有道理,可是細想一番,就會發現其實他們都有點為自己說話的意思。張松本身乃是蜀中人,所說的話中略有為蜀中子弟開脫的意思,法正呢相當於外來人,來蜀中搶掠本地士族利益的人,自然贊成要大肆起用外來人。這兩個人對陳林忠心耿耿,可是免不了都要為自己考慮一番,這個陳林沒辦法怪他們。

於是陳林不得不問計於元老賈詡,這一個私下沒有多少朋友從不應酬的謀士,陳林最信賴的外姓人,在陳林心中黃燕並不算是外人。賈詡低頭想了一想,說道:「孝直與子喬說的都在理,但是詡卻有自己的看法,主公,我漢中南鄭樓閣乃是現今大漢藏書最多的書院,主公心中一直想在南鄭設開一家書院,配以樓閣,教書育人。任定祖與周老先生兩人皆是不可多得的大賢,主公何不請這兩位先生到南鄭去主持書院。相信有兩位先生在,憑兩位先生的名望和才學,定能使我南鄭書院一舉趕上當年的洛陽書院和現在的潁川書院,還有荊州境內新起的荊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