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城(2 / 2)

如珠似玉 月下蝶影 3030 字 2023-03-03

她收回目光,走到一邊,對何明道:「不用跟陛下提本宮來過。」

何明聞言彎腰拱手。

顧如玖溫和的笑了笑,轉身離開了御書房外。

何明看著皇後娘娘離去的背影,心下有些奇怪,皇後娘娘這是怎么了?

御書房內,晉鞅抬起頭朝門外看了一眼,門口空盪盪的,什么也沒有。他皺了皺眉,放下手里的御筆,「何明,什么時辰了?」

「回陛下,已經申時下刻了。」

「已經這么晚了?」晉鞅再度拿起筆,批閱完剩下的幾本奏折,然後起身道,「走,回紫宸殿。」

「是。」何明低下頭跟上。

紫宸殿內,秋羅把一個檀木盒呈給顧如玖,然後有些好奇的問道:「娘娘,您找這個干什么?」

顧如玖笑而不語,打開檀木盒,里面放著的是一顆小指大小,做成水滴樣式的玉石,打眼看是很普通的做工,但是細看之下,這顆小小的玉水滴上,竟雕刻著福壽二字。

玉水滴由紅繩系著,乃是小孩子佩戴的物品,這也是顧如玖嫁進宮時,顧家給她的無數陪嫁之一,這是給她未來孩子准備的。

「福壽雙全,為大吉。」顧如玖笑著把玉水滴放回盒中,抬頭見晉鞅進來,便對屋內伺候的宮侍道,「你們都退下吧。」

跟在晉鞅身後的何明猶豫了一下,也跟著退了出去。

屋內的宮侍頃刻間退個干凈,顧如玖朝晉鞅招了招手,「宸君,來。」自從她給晉鞅講了那個兩兄弟愛上一個女人的故事後,晉鞅就不愛讓她叫他大郎了。

「怎么了?」晉鞅見顧如玖這般鄭重其事,以為是有什么大事,忙走到顧如玖面前,「發生了什么事?」

「低頭,」顧如玖笑看著他。

晉鞅聞言乖乖低頭,然後就看到久久似乎拿著什么東西,系在了他的脖子上。

系好以後,顧如玖伸手摸了摸他玉水滴,笑著道:「現在我把你給系上了。」

晉鞅低頭,看到是一顆玉石,成色極好,上面刻著的字很小,卻極有風骨,可見做工有多精細。雖然知道這是給小孩子戴的東西,晉鞅也不介懷,反而高興道,「謝謝久久。」

「你系上我的東西,就是我的人,若是有人敢跟我搶,我就砍了她的手,」顧如玖笑顏如花,「若是宸君跟別人走,那我便把陛下關起來,誰也不讓見。」

晉鞅迎視著她的雙眼,蹲下/身,與她平視道:「我待久久,也是如此心意。」

兩人視線在空中交匯,顧如玖伸出手,輕輕摩挲著他的眉梢,再度緩緩的笑開。

晉鞅把玉水滴從領口塞進衣襟,讓它貼著自己的胸口,冰涼的玉水滴由於他的體溫,漸漸暖和起來。

靜安宮中,孫太妃正在抄一本經書,門外的腳步聲打亂了她的心思,讓她落筆時,寫歪了一筆。

她皺了皺眉,看著這幅字,擱下筆,把這幅字折疊起來,扔到了一邊。

「太妃娘娘,奴婢有事稟報。」

她點了點頭,身邊伺候的宮女便傳了外面的人進來。外面的太監進來以後,就道,「太妃娘娘,楊柳受罰,被乾坤宮總管白賢看管了起來。」

「乾坤宮的白賢看管?」孫太妃在宮女的伺候下洗完手,擦著手道,「這倒是有意思,皇後要處置人,偏偏使喚皇帝跟前的人。楊柳說了什么?」

「楊柳說,一切都是錢太妃娘娘指使的。」回話的太監小聲道,「皇後娘娘問話前,還動用了私刑。」

「這位皇後娘娘不是向來親和么,怎么也用這套手段了?」孫太妃似笑非笑的站起身,走到窗前看著外面的院子,院子里花花草草長得十分茂盛,十分有野趣,「皇帝知道她用這種手段嗎?」

「用刑的是白賢總管。」

「呵,本宮倒是小看了這位皇後,」孫太妃冷笑,「她這是想向皇上表明她這是光明正大用刑?」與其裝賢惠大度,不如讓皇帝覺得她真性情關心他,並且什么事都不會瞞著他。

就是不知道這個皇帝喜不喜歡她這種真性情?男人喜歡的時候,什么都好,不喜歡時候,真性情就是暴虐,這個皇後還是太年輕了些,以為皇帝現在有一片真心,就萬事大吉了。

太監不知道該怎么回話,只好沉默。

「找人把消息傳到錢太妃那里,就說皇後懷疑她指使宮女勾引皇帝,其心不軌。」孫太妃微微一笑,「後宮這個地方,還是熱鬧一點有意思,這幾年就是太過冷清了些。」

「太太,宮里傳來消息說,計劃成了。」

昏暗的屋內,一個穿著精致的女人聞言露出滿意的微笑,「是嗎?」

「太太,您又何必如此,若是此事被發現,不僅您跟老爺公子會遭難,就連您的娘家……」

「我那好妹妹可不是僅僅為了我,」婦人冷笑,「你不用多說,我心里有數。」

她怎么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舒舒服服的過日子,而她的女兒,連一個風光的及笄禮都來得及舉辦,便躺在了黑乎乎的地下。

「司馬香跟那高羅國的人可還有來往?」她又問。

「昨日他們又見過一次面。」

「很好。」婦人低聲笑了起來,「這樣才沒有浪費我暗中幫她掃除障礙,我且看著她能走多遠,跑多高。」

那樣掉下來的時候,才夠疼。

她的女兒,不能白白就沒了。

益心宮中,錢太妃聽完太監來報,冷笑道:「既然說了是懷疑,那就只能是懷疑,本宮不認,看她又能如何。」

「太妃娘娘,奴婢擔心到時候楊柳扛不住,一口咬定是您,又該怎么辦?」太監有些擔心道,「陛下待皇後極好,奴婢擔心皇上因此對您不滿。」

「皇帝是太後過繼來的兒子,能對本宮滿意到哪去,」錢太妃冷哼一聲,「我是先帝的妃嬪,只要這件事沒有確鑿的證據,他就不能動我,不然言官那一關就過不去。」

「且看著吧,這事即便我脫不了干系,孫氏那里也干凈不到哪去,」錢太妃朝靜安宮方向看了一眼,「她當真以為我沒看出她的心思,想要借我的手算計人,也要看看本宮願不願意!讓人想辦法除去楊柳,讓她畏罪自殺,然後把孫氏牽扯進來,這水只有越渾,才能有更多的魚兒跳出來。」

當年她跟孫氏都還為先帝妃嬪時,便時敵時友,這個女人心思有多深,她是知道的,所以現在又怎么會百分百的信任她?

使臣在大豐京城蹭吃蹭喝將近一個月,終於要准備離開了,他們離開前,最盼望的就是大豐給他們的回禮。

要知道先帝在時,可是一位非常大方的人,只要他們說幾句好聽的話,賞賜那是大把大把的有。

不過現在這位皇帝似乎並沒有先帝那么好說話,所以他們都是又期待,又忐忑。尤其是得罪了大豐的多寶國使臣,這會兒已經愁得不行,他們擔心回國後,不能跟國王交待。

事實上,晉鞅果然也沒有讓他們意外,賞賜了他們幾樣能看不能吃也不能用的玩意兒,讓他們帶回給自家國主。

什么,你說你遠道而來不容易?

可你不是來賀喜的嗎,哪有賀喜的賓客拿的回禮比贈禮還多的道理?

還敢廢話?

難道你不是誠心來為帝後賀喜,是來打秋風的?

誰也不敢說自己是來打秋風的,更加不敢得罪大豐鴻臚寺的官員,所以只能老老實實的謝恩,裝作高高興興的樣子,把大豐賞賜給自家國主的東西好好收起來。

雖說東西不多,但也是珍惜之物,沒見多寶國只收到一份大豐帝王的斥責書嗎?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他們要滿足。

唯一例外的是酈國,他們得到了大豐的救助糧以及葯品,而他們的王子也以受大豐教化的名義,留在了京城。

這個舉動其他使臣看來,就是酈國為了換取糧食,把王子當做質子給大豐了。

所以他們雖然有些羨慕酈國,但他們還是不打算讓自己國家的王子當質子的。

唯有祁連在聽到這個消息後,沉下了臉。

寧可送王子當質子,也不願與他們高羅合作嗎?

酈國此舉,幾乎是明晃晃地打了他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