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蠹魚齋漫綠 馮慶祺 14026 字 2023-03-11

雜談隨筆

少宜積勤老而不悔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是為以後從事某項事業奠定基礎、蘊蓄才能的黃金時代。wwwwcom它往往決定人的整個生活道路。但這個時期又最容易受到忽視,一般人還不能從更高的認識出發,對自己有一個終身的設計,使自己有規律、有目的地學習和生活,以至到老仍碌碌無成。這是很值得人們作一番深思的。

《法藏碎金》一書中曾揭示過這種現象:「世間人中年二顛倒者,十有七八,其一,少而當勤,以圖身計,而反自放逸,老而無成。故古人有詩雲:『少年輕歲月,不能早謀身。晚歲成無益,低眉向世人。』其一,老而當逸,以就便安,而反自勞役,老而彌苦。故古人有詩雲::「可憐八九十,齒墮雙眸昏。朝露貪名利,夕陽憂子孫。』惟此二事,知之不難,而知者尚少,何況深妙之事乎?」〔見宋·胡仔《茗溪漁隱叢話》卷第三十五)這段話的個別含意雖不無糟粕,但總的看,還是有其深刻的哲理。它告訴我們:青少年時期要勤奮,早謀終身大計,以避免「老大徒傷悲」。在這方面,古人的許多經歷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如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篇》可見孔子能較早有目的地去學習了。他還認為:「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肯定了年輕時奮發大有可為,而到了四、五十歲無所成就,便沒有多大作為了。南宋詩人陸游在《家訓》中告誡子孫說:「人生才固有限,然世人多不能克盡其實,至老必抱遺恨。吾雖不才,然亦人也。人未四十,未可著書;過四十又精力日衰,忽便衰老。子孫以吾為戒可也。」(明·葉盛《水東日記》卷十五)象陸游這樣偉大詩人,一生勤奮寫作,給後人留下九千三百多首詩,但還抱憾自己終身沒有把才能發揮盡,而告誡後人趁未衰之年發奮有所為。實際上,就人的才能而言,一般人都有許多潛力埋藏著,青少年時期的努力,就是最好的發掘。如果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空白,單靠中成年以後去做,從時間和效果上來看,都是才能以至生命的最大浪費。

「勸子且秉燭,為駐好春過」,青少年應珍惜大好時光,及早為自己設計一條成才之路。在這條路上,歐陽修說的「積勤宜少時」可作為我們的最低起點。

「難得糊塗」辨

(一)

「難得糊塗」不是共產黨人的處世哲學,也為具有上進心的人所不齒。

社會上有那么一些人,看到生活中存在著陰暗面,又感到無力改變,就采取消極避世的態度,抱怨多於作為,自以為看破紅塵,清高自己,甚至有「寧飢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飽暖於當今之豐年」的想法,把「難得糊塗」作為處事信條,悲天憐人,無所作為,在得過且過中打發日子。如此思行,於己於人於事都是無益的。

產生這種消極觀念的原因除客觀上存在著丑惡的不足外,也與人的主觀修養有關。一是期望過高。「俟河之清」固然是每個人的良好願望,但不能超越歷史階段的發展,尤其當歷史處於轉變時期,大浪淘沙,濁泥也必然同大浪一起泛起,一個人要隨改革大潮前進,不要隨泥沙俱下。其次,缺乏遠大的目光,看不清歷史發展的主流,只看到潮流中的旋渦,從而缺乏信心。另則,缺乏斗志,不善於處理正反兩方面對立的矛盾。他們把握不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應吸取什么,應抵制什么,思想的消化力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某些願望一得不到實現,就悲觀,就跑到「難得糊塗」的盾牌後面躲起來,以為這是最好的防御,實際成了消極事物的俘虜。

「難得糊塗」的人還常常表現出一種思維混亂。正象奧地利著名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對哲學的一段驚人評述那樣:「一個人陷人哲學的混亂,就象一個人在房間里想要出去又不知道怎么辦一樣。他試著從窗子出去,但是窗子太高;他試著從煙囪里出去,但是煙囪太窄。然而只要他一轉過身來,他就會看見房門一直是開著的」。難得糊塗的人就是找不到房門的人,當他們一旦找到房門走出屋子,就會看到外面陽光燦爛的世界。

魯迅先生說:「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但必須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世界,萬不可常是不平。至於憤恨卻幾乎全無用處」。我們還是多從自身做起,多承擔些社會責任,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周圍的人,和大家一起推動社會前進。

(二)

有些人掛上「難得糊塗」的招牌,卻領略不到板橋先生的胸懷和境界,因而也曲解了「難得糊塗」的真意。

板橋老人富有正義感,同情心,他的「難得糊塗」中正包含著一種正直感和愛民心,那就是對官場上的黑暗鄙睨之,而對關系到民生利益的事,卻毫不含糊。乾隆十一年,黃河泛濫,飢民號天,他為民作主,開倉濟賑,以至被罷了官。他晚年「關心民瘼尤堪慰」,他曾說「嘆老嗟卑,是一身一家之事;憂國擾民,是天地萬物之事」。對憂國憂民的大事,他何曾有過糊塗!要說糊塗,他是對一家一身之事不計較。正如他自己而說:「大事不可糊塗,小事不可不糊塗,若小事不糊塗,則大事必至糊塗矣!」

(三)

其實,縱觀歷史上,又有哪個有建樹的人甘心糊塗呢?

宋朝宰相呂端,是被唐太宗稱為「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人。小事糊塗,是指他不計較個人得失,但又不失大節。他曾說:「吾直道而行,無所畏懼,風波之言不足慮」。對那些流言蜚語,還是糊塗點好。清朝雍正年間進士尹望山,曾問手下人:「諸公平日最怕何物?」屬下有雲怕蛇蠍的,有雲怕虎狼的,而尹望山卻說:「這些我都不怕,只怕糊塗人。」看來,當政者絕不喜歡他手下人糊塗。

由此可知,糊塗——消極避世,是最不可取的。有這種思想的人應仔細玩味一下屈原和漁父的一段對語。屈原被疏,披發行吟於澤畔。漁父問他何以致此。屈原回答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警示他說:「夫聖人不滯於萬物,故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揚其波汨其泥,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歠其醨(吃普通的食物飲薄酒)。何故懷瑾握瑜,自令放為」。漁父又作歌唱到:「滄浪之水清,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可以濯吾足」。真正有頭腦、有作為的人是不會放任自我的,他要做「揚其波汨其泥」的工作,這才於己於人於世都有益。

正義——可貴的人格

寫下「正義」二字,不由得想起梁淑冥先生的兩件事。

一件是在文化大革命初,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投身太平湖後,第一個到湖邊憑吊的是他。

另一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期,正是林彪、江青施虐盛時,有關部門組織政協十余名委員討論」憲法草案」,提出修改意見,實際不過是走走形式而已。表態時,大家一致說「憲草」好,而梁淑冥又犯了敢言直言的「老病」,發言提出:第一,憲法的產生是為限制個人太大的權力,而在「憲草」中寫上個人的名字,包括林彪為接班人,此作法不甚妥當;第二,國家主席不可不設,而「憲草」中偏偏無國家主席這一條,不知為何?當時語驚四座,在場的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後來得到周總理的保護,梁先生才在這件事上幸免於難。

這是一個富有正義感人的所為。「人格中最有力量的東西便是正義感。」正義,是完善人格必備的素質,也是中華民族精神中最寶貴的品德。「君子之任也,行其義也」。(子路語)義,就是應當履行的道德義務,靠什么來保證這道德義務得以實施呢?靠的是正義的人格。如果沒有這個「義」含在其中,就沒有正確的行為准則,也就無從履行道德義務。孟子提出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其核心要求也是表現正義。只有這樣,「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才能形成一種浩然正氣和愛國主義情操,才能為民族、為事業、為真理而奮斗堅貞不渝,義無反顧。做不到這樣,就導致人格的淪喪,就會成為媚世的懦夫。這種人的出現,只會給社會帶來不公正。

正義者,其行為光明磊落,昭然於世。

正義者,不媚權貴,不屈從於勢力,保持完全獨立的人格不受到玷污。明朝名臣文征明是這樣的人。據《玉堂叢書》記;「衡山(文征明)待詔素不下河拜客,嚴介溪(嚴嵩)語顧東橋曰:不拜他人猶可,余過蘇,也不答拜?東橋答曰:此所以為衡山也。若不拜他人,只拜介溪,成為文衡山乎!」好一個有獨立個性的文征明,任你有多大權勢,也不折節屈從。「悅大人則渺視之,勿視其巍巍然!」

正義者,當別人受擠壓、處於落魄時,不昧於偏識,不諳於是非,不隨世事涼炎待人,敢於挺身而出,言別人所不敢言。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陸游是這樣的人。當南宋革新派的領導者朱熹在和韓宅胄的對立中遭到壓抑迫害,許多人都和他脫離了關系,死後連追悼會都不許開。陸游卻挺身而出,寫下《祭朱元晦侍講文》。雖短短二十五字,卻表達他的真情:

「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傾長河注東海之淚,路修齒髦,神往形留,公歿不亡,尚其來饗。」

他勇敢地肯定朱熹人雖死了,但卻把精神留給了後世。

正義者,不會用不正當手段為自己謀私利。「不義且富貴,於我如浮雲。」至始至終,會保持清正廉潔的品質,鍾況是這樣的人。他連續十三年任蘇州知府,而靖安老家未見增一分地添一片瓦。他曾作詩誡兒女:「膏腴竟作兒孫累,珠寶還為妻女瑕。」他如果不保持自身清正廉潔,就無法打擊強豪,懲治貪官污吏,無法為人民伸張正義。他死後,整個蘇州城罷市,府屬七縣成千上萬百姓哭奠他。正是因為他能為百姓主持正義而贏得了民心。

正義者,敢於講真話,同邪惡勢力斗爭,不怕坐牢,不怕殺頭。馬寅初是這樣的人。解放前夕,他在一次公開講演時,指責蔣介石「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家族英雄。」在中央大學講演,又一次斥責「神聖不可侵犯的委員長」,以至被捕人獄。文化大革命中,他因「新人口論」而被誣蔑為「中國的馬爾薩斯」,橫遭迫害。但他未因此而改變自已的觀點,堅持真理,在所不辭。

正義者,實事求是,不唯上,不唯親,不違心,只唯真理。田家英是這樣的人。他在整理1965年12月21日毛澤東在杭州的講話時,為了保護可能遭傷害的同志,毅然刪去了《海瑞罷官》的要害是罷官等涉及彭德懷的內容,使自己背上了「篡改毛澤東著作」的罪名。

正義者,他的心永遠和人民聯在一起,敢於替人民說話。彭德懷是這樣的人。他的《萬言書》和催人淚下的《故鄉行》:「谷撤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我為人民鼓與呼!」流露的是一片為民分憂的摯情。

「廩然相對敢相欺,直干臨空未要奇。根到九泉無曲處,世間只有蟄龍知」。蘇軾這首詩是以檜樹來比喻和贊揚人的正直。一個人要想立身於世,必須有正義的寶貴品質。富有正義感,才能表現出崇高的理想意向,才能求真、向善、愛美。

「主持正義者,必有大放異彩之日。」

墓志銘的啟示

墓志銘,是古人記述生平傳略,留名後世的一種誄文。思想境界不同的人對這種身後名的態度也不同。唐代有位叫呂溫的人,他的祖父、父親都有盛名,官位很高,他家有一條規距就是「碑志不假於人,皆子孫自撰」,原因就是「欲傳慶善於後嗣,儆文字之荒墜。」宋代大詩人陸游,對墓志銘的態度是「自記平生大略」授與子孫,「溢美以誣後世,豈吾志哉!」不願以不實之辭誑後世人。這都是「和氏之璧不飾以五彩」的行為,自身磊落,不浮名於身後。

墓志銘多請人作。也有不願為人作「溢美」之辭的和不得已為人作銘的。元朝陶宗儀《南村輟耕錄》中講到有位叫胡汲仲老先生的事。當時有位羅司徒奉鈔百錠,請胡仲汲為其父作墓銘,先生怒曰:「我豈為宦官作墓銘邪!」當時他家正缺糧,兒子和朋友都勸他接受,但他堅決卻之,表現出他「剛介有節」的品格。而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是一個有時不得已委心為人作銘的人。韓愈在中國文學的發展中,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地位,他的散文、詩、賦都有很大成就。他一生中,也應人之邀寫過許多墓志銘,有時是違心地吹捧死人,以致有「諛墓」之譏。據說有個叫劉叉的人,曾公然拿走韓愈為人作墓志銘所得的酬金數斤而去,還說:「這是阿諛墓中死人得來的錢,不如給我姓劉的祝壽吧!」韓愈本人對這類事也感到厭惡。他曾說過「大好則大慚,小好則小慚」的話,就是每受到贊揚時他反而感到慚愧。

盡管韓愈為很多人作銘,但真正象柳宗元那樣為後人稱道的有幾個呢?有的人不用說經不起歷史的淘汰,恐怕連一時的聲名也難維持。而真正有實績的人,何需靠別人的吹捧呢?宋朝以詩並稱的「蘇黃」之間有這樣的軼事:有一次,蘇軾在孫莘老處,看到黃庭堅寫的詩,蘇軾「聳然異之,以為非今世之人也。」當孫莘老告訴他黃庭堅其人後,要東坡為之揚名。東坡說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為!」可見,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只要腳踏實地地去做,努力充實自己,盡管有時不被人理解,但終有大放異彩之日。

俄國詩人普希金說自己用詩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紀念碑。我們每個人都應樹一座人生的紀念碑,建造者應是自己,而不是靠別人。

陸游《家訓》的啟示

讀明朝葉盛的《水東日記》,內載陸游《家訓》一篇,頗受益。擇其要意,與識者共賞。

陸游是宋代著名詩人,他一生寫下了近萬首詩,愛國愛民之心溢於詩句。同時,他又是一個正直、有高風亮節的人。從《家訓》中略知一二。

陸游在《家訓》中說:「墓有銘,非古也。吾已自記平生大略以授汝等,慰子孫之心,如是足矣。溢美以誣後世,豈吾志哉!」

「溢美以誣後世,豈吾志哉!」何等磊落的胸懷。古時稍有地位名望的人,平生本沒有多大建樹,但晚年卻用重金請人寫下碑銘誄文之類,以求留名後世。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就沒少干這難為情的事,以致被人譏為「墓諛」。而陸游一反古人這種世俗鄙念,不以不實的美名欺騙後世。為防止「溢美」,他還親自撰寫了平生大略,留給後人一個實實在在的自我,也昭然於後世一種淡泊名利的高風亮節。

「人生才固有限,然世人多不能克盡其實,至老必抱遺恨。吾雖不才,然亦一人也。人未四十,未可著書,過四十又精力日衰,忽變衰老,子孫以吾為戒可也。」

這是一段勸人及早奮發的話。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有潛在的才能有待開發。開發才能,最好在青年時打下堅實的基礎,趁著精力旺盛,多積累知識,充實自己,一且錯過這個黃金階段,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生活中有好多人都不能「克盡其實」,重要的原因是在青春時期把寶貴的時光荒廢了,直到後半生才有所醒悟。雖可「補乏桑榆」,但也畢竟是「時過境遷」了。象陸游這樣勤奮的作家也有這樣的感嘆,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我們應當把握住青春大好時機,以避免「老大徒傷」。

「子孫才分有限,無之如何,然不可不使讀書。」這是陸游以切身的體驗認識到讀書對人進步的作用。陸游出身詩書世家。其父陸宰是個十分喜愛讀書藏書的人,「收書之富,獨稱江浙」,皇帝曾有詔到他家求遺書一萬三千卷。陸宰到老後,「嗜書之心,固未衰也。」這無疑對陸游有很大影響。陸游可以說一生都在書的陪伴下生活。「萬卷古今消永晝,一窗昏曉送流年」(《題老學庵壁》)「讀書四更燈欲盡,胸中太華盤千仞」,(《讀書》)「近村遠村雞續鳴,大星已高天未明。床頭瓦檠燈煜燴,老夫凍坐書縱橫」。(《五更讀書示子》)這都是他讀書生活的寫照。特別到暮年,嗜書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他曾作《書巢記》,生動地刻劃自己的生活:「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吾室之內,或棲於櫝,或陳於前,或枕籍於床,俯仰回顧,無非書肆。吾飲食起居,疾痛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只有全身心投人書中,才解除他的憂愁,豐富他的知識,使他人生境界更臻於完善,成為一名受後人景仰的著名愛國主義詩人。

陸游這篇《家訓》,是他人格的寫照,也是我們民族奮發向上精神的寫照,當作為一份寶貴的遺產,藏之於我們的精神世界。

向曹家父子學點進取精神

對曹操父子在歷史上的功績和作用,人們褒貶不一。不過,有一點是人們共同稱道的,那就是曹家父子都有「戮力上國,流惠下澤,建永世之業、流石之功」(曹植語)的抱負的。他們的進取精神至今仍給我們啟示和教育。

讀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乃見其年輕時就有才志:「好作政教,以建立譽,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忤者常侍。」他不甘心埋沒自己,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樹。他為官清正,積極推行一些改革。壯年更有為國獻身之心,「後征為都尉,遷典軍校尉。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此其志也。」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甘心。到老年,仍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雄心。

曹丕也很有雄心大志。他認為人生一世應給後人留點什么。他曾說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與王朗書》)他立德揚名,並非為圖虛名,而是不甘心虛耗自己的生命。他說:「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以攀援。《與吳質書》他最痛恨那些胸無大志,敷衍於世的人。他指責那些遇到困難就退縮,條件舒適只圖安逸,一天到晚蠅營狗苟,枉負人生良機,最後只能隨「萬物遷化」的人。「而人多不強力,貧賤則懾於飢寒,富貴則流於逸樂,遂營目前之務,遺千載之功,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於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典論·論文》〉因此,他很珍惜時間,「夫然則古人賤尺壁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典論·論文》〉他到了晚年,雄心還是未減行年已長大,所懷萬端,時有所慮,乃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與吳質書》認為自己還有能力恢復年輕時的志向。正因為這樣,他不僅建立了功業,還寫下了不朽的文學批評專論《典論·論文》。

曹植雖經「飄搖周八澤,連翩歷五山。流轉無恆處,誰知吾苦艱」的生活,卻從未忘報國立功。「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雜詩》他在文帝、明帝時,備受猜忌,郁郁不得志。「植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上疏求自試。」寧願「積危蹈險,馳舟奮驪」,戰死在沙場,也不願做「生無益於事,死無損於數」的人。

曹家父子的進取精神是可嘉可敬的,我們應繼承這種進取精神,為昂揚奮發的人生注人一點動力。

「出世」的精神

一個做大事的人,要具備宗教那種「出世」的精神。

「出世」的精神,其一,是不被世俗所沉溺。

「瀟灑不粘泥,便於天無二」。(清·王船山《示侄孫生蕃》灑脫不染俗氣,便是頂天立地的男兒。世俗的東西,是溺人的陷阱。「習氣薰人,不醪而醉。」一個人掉進去,不是小市民,就是既得利益者,與英雄相去甚遠。一個人沉溺在卿卿我我中,或雞毛小利中,還能干什么大事業嗎?

其二,象唐玄突取經那樣,要有獻身的精神。

獻身的精神,就是認准目標,無論前面布滿荊棘,還是萬丈深淵,都一往無前。只要對人民、對社會有利,就不計較代價。什么名利、地位,乃至生命,都在所不惜。這樣的人,留下的必定是精神的永恆。這樣的人,是高加索山上的普羅米修斯,是煉獄里的一把火,是化作青泥護花的落紅。

其三,做事要有虔誠的態度。

虔誠的態度,就是一心一意地去做事。不因為別人說了什么,就放棄信念。虔誠的態度,就是有始有終,不傍馳別騖,不瞻前顧後,不事事兼顧。如果方方面面都想兼顧,正象魯迅所說:面面俱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其四,要有堅韌不拔的恆勁。

人做事,往往功虧於一簣者多。見難知退,是很多人的通病。殊不知,最後的勝利,就在那堅持,再堅持。詩歌大師里爾克曾說:「有何勝利而言,挺住就是一切。」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一生都可能一事無成。

一個人有「出世」的精神,就會有獨立挺拔的性格。這樣的人,是高尚的人。高尚的人,生活中不會有唯利是圖的短見,眼看的是人類前途的光環,心想的是人間正義的大道,實踐的是生命的真正價值。他在生活的道路上,是戰士,是拓荒牛,是埋葬世俗、瑣猥、腐朽的掘墓人。

「恵而不知為政」論

春秋時,鄭國的執政大夫子產經常用自己乘坐的車子幫老百姓過河,被孟子嗤之以鼻,說他的做法是「惠而不知為政」。孟子的高論是,如果能修成一座走人行車的橋,百姓就不會為過河的問題而苦惱了。

在這里,我們無法討論事情發生的更復雜的背景,究竟是子產做得不對,還是孟子指責的不對。子產做為一代名相這樣做,自有他的理由。子產在鄭國施政第一年,很多人抵觸,民間流傳一首歌謠:「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伍之,孰殺子產,吾其與之!」但到第三年,歌謠變了:「我有子弟,子產誨之;我有田疇,子產殖亡。子產而死,誰其嗣之。」老百姓從恨子產,到擔心失去子產這樣的人。又如他的不毀鄉校,讓百姓集於此,「以論執政」,子產從中擇「其善吾則行之,其所惡吾則改之。」這些政績都說明他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不會整天干一些小恩小惠的事而放大政不管,孟子也不會見其一偏而否其全面。孟子只是不屑於這些小手段,告誡為政的人要做些大事。

那么,「惠」與「為政」究竟是什么關系呢?

很顯然,「惠而不知為政」這一結論是對的。作為一個執政者,你只干一些小恩小惠的事,似乎對百姓很關心,但對關系百姓根本利益的大政之事卻說不出一二,這樣為官,在哪一個時代都不會受歡迎。因為他只是一個會做表面文章的庸官。這樣的官,官位越高,危害越大。作為一個領導者,最基本的一個素質就是要胸有大略,拿出大政方針和主張,至於如何去實施,那是你如何調動下屬積極性的事,不一定要你躬身去做。現在我們一些部門的工作,具體的方面做得都很細,但總體方面總是沒有突破,這就是小打小鬧、小修小補戰略的結果。我們的一些干部只會幫老百姓「過渡」,卻不懂得「修橋」,這如何能適應改革的需要呢?

這個問題說到底,還是個能力問題,一個領導者缺乏遠見卓識,只會在小圈子里打主意,是工作能力低下的表現。卓識來自哪里,來自對政策的理解,來自對工作對象的熟知,來自對信息的掌握,來自對下屬智慧的集成。一個領導者不願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換洗頭腦,那他永遠處於劣勢,不僅不是生產力發展的動力,反而是發展生產力的包袱,其可悲歟!

話又說回來,惠而與民的事不是不可做,尤其是在沒有能力「修橋」前,能做些幫百姓「渡河」的好事,也總比無所事事強。但切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既能為大政,又能施小惠,老百姓能不舉雙手歡迎嗎?

安民則惠

一個愛民的好官,就要時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地位甚至身心性命。

想起了幾則歷史故事:

唐代何易於任益昌縣令時,他的上司川郡刺史崔朴在明媚春天里,攜帶眾多的賓客游玩,當船行至益昌縣境內時,崔朴派人傳縣令遣民拉纖。何易於得知傳令,立即把「朝板」插在腰間為崔朴拉船。當崔朴發現拉纖的竟是縣令時,驚訝地問,縣令為何如此?何易於拱手答到:「正值春時,百姓不是忙著種田,便是忙著養蠶,我正好無甚大事,可以充當這一差役」。崔朴和乘客聽後,面帶愧色跳出船艙乘馬返回。

乾隆時,一次皇帝要到南方巡視,黃廷桂任兩江總督,規嚴威重,對皇帝途中的需求都是說了就要置辦好,下級官吏誠惶誠恐,不敢怠慢。當時丹徒知縣熊某,會同黃廷桂開辟街道。熊知縣不忍毀壞百姓的墳墓,御道繞了一里多路。黃廷桂知道後很生氣,說皇帝車駕所經過的路不走直道,是對皇帝大不敬,如不馬上改直道就要殺頭。熊知縣對他說:「難道皇上駕前有人拿著指南針,從北京到丹徒一個彎也不轉嗎?況且,皇上不是秦始皇,如果聽說為了御道有掘墳墓曬屍骨的事必然要動怒,那時擔當罪名的是你而不是我。幸而皇上不知道,你難道就沒有惻隱之心嗎?」在場的道員、知府都嚇得不得了,拉熊知縣的衣服叫他快向黃廷桂認錯,熊知縣大聲說:「參我的官罷了,還能殺我嗎?」黃廷桂拿他沒辦法,御道也終於沒有改。

何易於、熊知縣都是關心維護百姓利益的好官。為了百姓的利益,可以放下官架子,替百姓出力流汗。也可以置生死不顧,挺身抗命。他們都把百姓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在明代,也有這樣一個勤政愛民的好官,他就是方克勤。

《明史》載有方克勤任濟寧知府時的事:

「……盛夏,守將督民夫築城,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奈何重困之畚鍤。』請之書省,得罷役。先是久旱,遂大澍。濟寧人歌之曰:『孰罷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視事三年,戶口增倍數,一郡饒足。」

方克勤是一個愛民不唯上的好官。愛民,就應把百姓的利益裝在心里,凡事設身處地地為百姓著想。如果只唯上,為迎和討好上司,你有令,我就去照辦,討你滿意歡心,弄好了就會加官進爵,管你百姓如何?在封建社會,冒犯上司就會有丟官的危險,在烏紗帽和百姓之間,你選擇什么?你是為官位干還是為民生著想,在這個試金石面前截然而見人之品行。今天,我們的干部隊伍中也有一些人,缺乏「民為本」的宗旨觀念,每遇到如此矛盾,唯上,不唯實。工作只要領導滿意就行,不管於百姓利益有無損害。反正你領導有話,產生負效應責任不在我,這是一種對事業極不負責的干部。這樣的官,百姓是不會為之唱『我民父母』歌的。

方克勤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圖虛名。《明史》中記:「克勤為治以德化為本,不喜近名,嘗曰:『近名要立威,立威要殃民,吾不忍也』」。拿百姓的利益做晉身盜名的「墊腳石」,他是絕不去做的。為政以道德感化人心,以達治本。這和一些以造假、殃民的手段來邀名求官者相比,一個是磊若日月,一個是渺若泥沙。

大禹在和皋陶討論治國方略時說:「知人則智,能官人;能安民則惠,黎民懷之。《史記·夏本紀第二》〉為官一方,就要使那里的百姓安居樂業,使國家、百姓都能得到實際利益。這樣的為官者,就是把功業建在百姓心上了。

古史官的追求

《新唐書·魏征傳附魏謨傳》記:唐文宗要看史官為皇帝寫的起居注,魏謨進言說:「古代設置左、右史,記錄朝政得失,作為後代的鑒戒。陛下的言行美好,就不要害怕史官不記錄;言行不美好,天下的人們也會記得的。「唐文宗說不是這樣的,我已經看過了。」魏謨道:「以前陛下看起居注,是史官不盡職。陛下一看,以後作記錄時,必然會有所忌諱並歪曲事實。記錄善與惡不符合實際,就不應該作史官,況且後人怎么能夠相信呢?」於是文宗不再要求看了。

「善惡不實,不可以為史」,這是古代對史官的一向要求。既然作了史官,就得秉筆直書,皇帝做了好事,你就如實記下,不要有溢美之辭;皇帝做了錯事,也要如實記下,不可夾雜個人的貶辭。為的是讓後人了解到真實的歷史,同時也對皇帝有監督作用。「古者人君史官,非但記事而已,蓋所以監誡也。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彰善癉惡,以樹風聲」。《周書·柳虯傳》而且監督的作用還非常大。你皇帝要想留下好名聲,就得對自己嚴要求,處理朝政不得馬虎,否則,史官就會在歷史上給你參上一筆。比如,你皇帝不理朝政,整日宴游,打獵,史官如實記下,某月某日,皇帝去狩獵,這樣的次數多了,後人就依此評價出皇帝是怎樣的當政者。史官的這個權力,就是皇帝本人也不能剝奪。古時有「董狐之筆」之說,說的就是史、官為捍衛自己的權力不惜獻身的一種執著追求精神。

北魏時有這樣一位史官叫高允,他奉命與崔浩一起修纂《國語》,他們「直書國惡,不為尊者諱」,魏太武帝十分惱火,以「暴揚國惡」為罪名,要將他們處以極刑。

太子想為自己的老師高允開脫,便同他一起晉見太武帝。事前,他叮囑高允,一定要按他的意思回話。太子在皇帝面前把罪責推給了崔浩。在這生死關頭,高允沒有按太子的話說,而據實承擔了大部分責任。太武帝大怒:「此甚於浩,安有出路」。

太子忙解釋:「高允見皇上天威嚴肅,故一時驚慌說錯,平時我問他時,他都說這是崔浩所作。」但高允不肯做違心之事,他說:「太子可憐我,為我乞命,平時我沒講過此事。剛才我講的是真話,不敢虛妄。」

太武帝也被感動了,赦免了高允,但令他起草詔書,自崔浩以下、僮吏以上128人皆夷滅五族。而高允直言極諫,拒絕擬詔。太武帝又大怒,經太子再三拜請,高允才得以獲免。

對皇帝是這樣,對朝廷發生的大事所涉及到的人和事,史官們更是不客氣。唐代吳兢當初與劉知幾撰寫《武後實錄》,記錄了張昌宗勸誘張說作偽證,誣告魏元忠謀反一事。文中記述:「說已然可,賴宋璟等邀勵苦切,故轉禍為忠」。後來張說任宰相,讀後不快,知道是吳兢所寫,於是假裝不知,對吳兢說:「劉知幾寫齊國公魏元忠事,一點都不留情面,怎么辦?」吳兢說:「劉知幾已去逝,不可誣陷他。其實是我寫的,草稿至今還在。」張說多次請求改寫,吳兢拒絕說:「順從你的私情,怎么叫作實錄呢?」終於沒有改。見《新唐書·吳兢傳》

有時,當權者會施各種淫威,以迫史官屈服。晉朝孫盛所作《晉陽秋》,用辭直率,道理嚴正,人們都稱之為良史。後來大司馬恆溫看了《晉陽秋》,大怒,對孫盛的兒子說:「枋頭之戰確實是失敗了,但也不像令尊所說的那樣。如果這部書流傳開來,關系到你一門的身家性命。」孫盛的兒子連忙拜伏謝罪,說要請父親刪改。於是兒孫們都向孫盛痛哭流涕,跪下磕頭,要他為一族百人的命運著想。孫盛大怒,堅決不同意。後來他的兒孫們還是自己動手悄悄刪改了。以至流傳下來兩個版本的《晉陽秋》。

「生今之世,承諸聖之表彰,經群英之辨難,我得以坐集千古之智,折中期間,豈不幸乎!」(方以智《通鑒·考古通說》)能在史書上書上一筆,也是史官們引以為豪的事,正是他們敢於秉筆直書,敢於「彰善癉惡」,才給我們留下了一部真實的歷史,也留下了一種不媚世、不媚權貴的正義精神。

「六言六蔽」說

孔子教誨其弟子,曾提出「六言六蔽」說,即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讀之思之,於人生修養大有裨益。

其一,「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這大抵是指一種忠厚之人,百姓所謂「狡猾不足,忠厚有余」者。這里的「狡猾不足」是說過於死板以至於呆。這樣的人,如果不善學習,不能拓寬知識面,心中不充沛,反而總是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某一具體方面,不能舉一反三,也不能觸類旁通,處事顯得拙,容易上別人的當。這種人雖不失為本分之人,但終不成大器。

其二,「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愛自己的聰明不愛好學習,其弊病是放盪不羈。這是百姓所說「浮靈」之人。不學習,沒有扎實的基礎,沒有廣博的知識,僅憑一點小聰明,遇事似懂,其實什么也不懂,總是浮在表面上,象浮蓬一樣無根底。這樣的人,一生終將一事無成。

其三,「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雖然有誠實、講信用的本質,但不愛好學習,容易被人利用。這是說,不學習,缺乏識辯能力,往往稀里糊塗地上了當,小則害己,大則害人。小則害己,是說個人利益受損不要緊,大則害人,莽撞地助人干了壞事。

其四,「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是說,愛好直率而不好學習,其弊病是說話尖刻傷人。性格直率固然是好事,坦誠相見,很容易交到摯友。但缺乏知識修養,口無遮攔,就犯了禍從口出的病,很容易得罪人。「三緘密,慮言之或失」,更何況信口開河了。而且心直口快的人,都無意中傷人。沒有知識修養把住嘴的關口,直率的性格反倒是弱點。

其五,「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這是說,性格勇敢而不善學習,它的弊病是容易鬧出亂子。這是針對魯莽人說的。上一段是針對語言方面,這一段是針對行動方面。勇敢的品性如果沒有知識修養控制,很容易感情用事,做事不計後果,只逞一時之能,最終落個孔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