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2 / 2)

晉地一家人 莫洛者 3309 字 2023-03-13

「那畜生命人畫了你的圖像,貼滿了府城大街小巷,並挨村盤查,污你為他府上逃妾,知其下落賞銀百兩。」鄭鈞的聲音有些干澀,一字一句如同烙鐵般刺啦啦的燙在心上,胸口,他的無能使得他的阿瑤如今受了這般的奇恥大辱,卻一絲一毫的反擊不了,這股子氣憋在心

里,憋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無恥!」瑤光氣急。

「阿瑤!」鄭鈞雙眼赤紅,竭力彈壓著的戾氣又要肆虐而出,「是我無能,護你不住。」八個字,一字一字如破空而出的冰雹一般,砸在瑤光心上,字字泣血。

「是我無能,殺不了那狗賊!」

「三郎,我們走,立刻就走!」瑤光心疼得難受,「你萬不能沖動行事,要知道,我和孩兒們都指著你呢!」

「阿瑤!」

鄭鄭鈞夫婦要走,消息放出去,整個新安村都知曉,瑤光娘家有事,且遠在京城,鄭鈞要帶著妻子並一雙兒女前往京城去探親,唯有鄧老頭知曉內情,當時也是目呲盡裂,恨不能生吞活剝了那畜生。

六嬸知曉後,忙前忙後的給瑤光收拾路上要用到的吃食,還間或的有些怨言,「再急的事也得出了月子再做啊,這一路上風啊雨啊的,一個不謹慎落下病根可怎么好?」

瑤光和鄭鈞一家得著消息逃出了潞州:

瑤光領著小瑞跟大家一一道別,離別之時,總是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話語,六嬸最先抹起了眼淚,惹得幾個小兒也淚水漣漣的:這一去,怕是得有大半年的功夫才能回來吧?

唯一知道內情的鄧老頭反倒一早無話,直愣愣的站在旁邊,不錯眼的看著瑤光,眼睛赤紅赤紅。

瑤光忍著眼淚最後看了眼這個她住了四五年的家,一狠心上了馬車,這一別,不知還會不會再有相見的那一天了。

馬車不緊不慢的出了村子,小瑞從一大早就話少的很,眼見著出了村子,才開口:「娘,不去外祖家不行么?」他都開始想家了,想六奶奶,想先生,想長生,想長春長青哥哥,也想小長雲,他還沒有給他這兄長行過禮呢。

瑤光把小瑞輕輕的摟緊懷里,柔聲勸慰小兒。

三月的天氣倒不太冷,馬車走的也快些,不到一個時辰就出了新安鎮,瑤光撩開車簾,往後看著越來越遠的大山,仿佛又回到了那年,她和鄭鈞一點一點的近了大山,然後在山腳下安家……這一晃過了好幾年,幾年間竟如夢中一般。

馬車走得不快,直之走了兩天才出了潞州,兩天里,並不敢在路過的縣鎮歇息,便是吃食也是鄭鈞在野地里支了鐵鍋用現做的,小瑋的尿布屎布都是用過即扔,瑤光更是沒有從馬車里露過頭,直到一路出了潞州才略略的松懈下來。

馬車一路朝著邊關駛去,原本只要離了潞州,找個僻靜的小山村,窩上幾年,瑤光深居淺出一些時日,也能避過此次災禍,畢竟那畜生在也不可能真真的把整個晉地翻過來,仔細排查一番,只是鄭鈞不願,他深恨自己的平民身份,保不住阿瑤,累得她還未出月子就跟著他逃難一般有家歸不得。

以前離開邊關,是不願陷入無謂的爭斗,也心寒上天家子弟為了些個小利亡故千萬戰士性命。

此次去邊關,便是個泥潭,他也要進去趟一趟,有命掙出分前程來,不為別的,只為能保住妻兒。

幾個月後的邊城陽城,鄭鈞立了一個不小的軍功,僥幸活捉了混入陽城的吐蕃二王子,並擊殺了他的三個武藝高強的隨從。

吐蕃的二王子是吐蕃國最有競爭力的王位繼承人之一,位次僅次於和他同母的長兄,頗受老吐蕃王的寵愛,在吐蕃的地位甚高,亦是吐蕃國里排得上號的戰將,手里沾滿了大周將士的鮮血,直接導致鄭鈞負傷回鄉那場戰役里,吐蕃國的大將便是這位二王子,鄭鈞手臂上那道幾乎毀了他的胳膊的劍傷便是為他所賜,此次僥幸擒獲了這位算得上宿敵的二王子也算報了那一劍之仇。

隨後一系列的事件下來,一年後吐蕃國土崩瓦解,連年征戰,鬧得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暴動不斷,再也不具有扣我大周邊關的實力。

為此後事史官在史策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只為歌頌該帝王文治武功,創不世基業!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張梅花就忙活著做飯了,如今家里缺糧,也不需做些什么,不過是熬一鍋稀粥,在粥里打兩顆雞蛋,給三個小子舀進碗里的是滿滿兩大勺的帶著帶著雞蛋的稠粥,給男人的也是兩大勺,不過是沒有雞蛋,粥也稀些,他今天不去干活,跟自己回新安村去,就不用吃那么好的東西了,她自己是一大勺的稀粥,最後刮了刮鍋底,兌了些水,給那老不死的弄了半碗摔在炕沿上,家里的糧食都被她倒騰進小姑家鍋里了,她少吃點也是應該的。

宋安平端著粥碗默不作聲的把自己碗里的粥倒了一半給自己母親,用筷子攪和勻了,把老娘扶起來,靠坐在牆邊,把粥碗送進她手里,張梅花撇了撇嘴沒說話,低頭喝自己的粥。

老婆子霸道了一輩子,想當初之所以挑張梅花當媳婦,可不是看她長得好,又是絕了戶的獨女,帶著老張家的好幾畝好地,銀子錢定然也少不了,後來嫁妝倒是不少,可卻還帶回個後娘來,有誰家閨女嫁人還帶著娘家後娘的?白養一個閑人她自然待見,好在那老東西還算有眼色自己走了,否則,她大棒子也也要干她出去,她兒子可不能當那冤大頭,養活後丈母娘去。

老太太摔斷了腿,攤在炕上,本來日子過得挺好,兒子孝順,她脾氣不好,打罵兒媳幾聲出出氣,兒子也默不作聲,就是這幾個月,兒媳婦跟吃了耗子葯一般,使勁的在家作,不就是為了她給閨女幾升粗糧么?可不給咋樣?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家閨女一家人生生餓死不管?

天越來越冷,大有冷過往年之勢,就連這幾年都不大吱聲的老族長都發話了:老漢有二十多年沒遇過這么冷的天兒了……,老天爺這是不給人活路了……

王氏當時正在老族長兒媳婦屋里幫些小忙,聽了老族長的話,回家就開始算計家里的糧食炭火,這要是冷起來,家里的東西可不夠。

原先雞籠子在炕上擱著,她一家子在一邊用板子搭了鋪板睡覺,新安村里都是這么干的,省炭火,是她嫌家里雞屎味太大,日子長了人身上也帶著雞屎味,反正家里的碳還有不少就把雞籠遷了出去,放在柴房里,專門給二十多只雞生了一攏炭火,一天十五六個雞蛋,倒也值得。

原先家里日子雖說還算過得,可卻沒有多少結余,日子緊緊巴巴。也就是這三四年里才翻過身來,年年賣雞蛋賣豬攢下十六兩銀子,給小虎娶個媳婦是夠了,再攢就是妞妞的嫁妝了,她的妞妞識字比小虎還多,綉活也好,將來必定能找個好人家,等攢夠了妞妞的嫁妝,她和大牛再攢些養老銀子也就夠了。

可今年的年景,實在是要斷人活路啊!幸好家里種的三畝麥子一粒沒賣,菜地里,院子里種的葵花收的早,沒遭了災……即便如此,也僅僅是餓不死而已,今年喂的三頭豬,一頭沒敢賣,除了接濟娘家,自家也只得勉強度日而已。

這老族長又說這天兒是二十多年來最冷的,她自己也覺著比往些年冷了很多,這可不成,不仔細些,這日子也就沒法過了,直接餓死算了。

張梅花在娘家胡攪蠻纏耍盡了無賴,從後娘手里弄了一袋子四五十斤的粗糧回去,還帶著十來顆雞蛋,算計著能挨到年後了,抹了把虛汗,跟著男人回家去了,不管怎樣總要活下去不是?

年後朝廷下了明旨,要來賑災,放糧,受了災,幾乎要餓死的人們直呼蒼天有眼,高呼皇帝萬歲。

雀躍的數著日子等著放糧的百姓們哪里知道等著他們的其實是滔天大禍。

朝廷拍下來賑災放糧的官員竟然是個膽大包天的色胚。

三月十五這天,午後,鄭鈞匆匆的從外頭回來,洗漱之後,便坐在瑤光床下的腳踏上,與瑤光逗弄了小瑋一番,待得小瑋睡著了,才扶著瑤光靠床坐好。

張梅花在娘家胡攪蠻纏耍盡了無賴,從後娘手里弄了一袋子四五十斤的粗糧回去,還帶著十來顆雞蛋,算計著能挨到年後了,抹了把虛汗,跟著男人回家去了,不管怎樣總要活下去不是?

年後朝廷下了明旨,要來賑災,放糧,受了災,幾乎要餓死的人們直呼蒼天有眼,高呼皇帝萬歲。

雀躍的數著日子等著放糧的百姓們哪里知道等著他們的其實是滔天大禍。

朝廷拍下來賑災放糧的官員竟然是個膽大包天的色胚。

三月十五這天,午後,鄭鈞匆匆的從外頭回來,洗漱之後,便坐在瑤光床下的腳踏上,與瑤光逗弄了小瑋一番,待得小瑋睡著了,才扶著瑤光靠床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