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摧枯拉朽的進軍(2 / 2)

城管無敵 老老王 2805 字 2023-03-14

南京,三牌樓婁子巷,德國公使館

一面黑紅兩色的「卐字旗」,高高飄揚在使館門前的旗桿上,再加上站在大門兩側、牽著大狼狗荷槍實彈的白人士兵,讓這座建築物矗立在一片混亂的南京市井之中,顯得格外寧靜。

德國駐華軍事代表團總顧問,曾經的德國國防軍總司令,被譽為德國「國防軍之父」的漢斯?馮?塞克特上將,正站著使館三樓的一扇窗前,聽著遠處呼嘯的炮聲,俯瞰著街道上混亂不堪的車流和人群。

此時此刻,被日本人和親日派同時放棄的南京城,就仿佛一個被灌進了洪水的螞蟻窩,仿佛每一個人都忙著往外涌。街道上到處都是塞滿了行李的卡車,把城內那些富豪闊佬、達官貴人們積攢的各種家私往外轉移。而許多對紅軍懷有恐懼心理的市民,也用棍子挑著包袱卷兒,扶老攜幼地奔逃出城。

叫罵聲、吵嚷聲、哭泣聲等等各種嘈雜的聲音交織成一片,組成了某種灰心絕望的末日氛圍。

眼神犀利的塞克特上將,甚至還看到一輛停在某個政府部門大院外面的卡車,在裝運行李的時候出現了可怕的混亂,因為每一個佣人都想搶先把自己主人的行李安放好,以至於互相扭打起來。還有不知死活的小偷試圖趁亂搶劫,結果被衛兵當場開槍擊斃,腦漿和鮮血都濺落到了電線桿上。

當然,面臨著這樣的混亂場面,同樣也有人在用合法的手段發財——城里每一輛馬車的租金已經漲到了十塊銀元,而汽車若是沒有人脈關系的話,就算是拿再多的錢也租不到。除此之外,人力車、手推車、旅行箱、藤筐,甚至是扁擔都被賣到了驚人的天價。就連最蹩腳的樟木箱子也能賣出兩塊銀元。

除此之外,從各處城防戰線上逃出來的潰兵隊伍。也讓人看得觸目驚心:大多數士兵都丟了軍裝,穿著有些破爛的平民衣服,背著行李卷兒,臂上挎著一枝生了銹的古董火槍,似乎還是上個世紀的產物……上帝啊!何應欽到底是從哪兒搜刮來這些不堪一擊的部隊,並且把他們驅使到城郊工事去打仗的?

正當這些戰爭難民和郊外潰兵們在街上擠擠挨挨、爭搶著逃命的時候,一架在機翼上繪制著鐮刀錘子圖案的紅軍飛機突然飛來,從他們的頭頂上呼嘯而過。雖然它並沒有投擲下炸彈或用機槍掃射行人。但僅僅是灑下的雪片般的傳單,就足以在這些早就淪為驚弓之鳥的人們之中,引發新一輪的可怕騷動。

塞克特上將舉起掛在胸前的望遠鏡,久久地凝視著這架從未見過的飛機,直到它消失在視野的盡頭。

「……下午好,將軍閣下。可以冒昧地問一下,您剛才在看什么呢?」

德國駐華公使陶德曼突然推門走了進來。對獨自站在窗前的塞克特上將寒暄道。

「……我在觀賞一個國家的毀滅,並且嘆息自己使命的結束。公使先生。」塞克特上將簡潔地答道。

——自從1928年的第一批德國軍事顧問抵達南京以來,德國駐華軍事代表團就一直在努力幫助蔣介石政權建立一支德國式、亞洲版的現代化軍隊,也就是所謂的「德械旅」和「德械師」。同時還在中國長江流域初步建立起一套最基本的國防工業,使中國的軍事實力達到抵抗日本侵略的「最低標准」。

而塞克特上將是蔣介石聘任的德國顧問中資歷最老、威望最隆、見識最廣的一位,也是最受蔣介石信任和重用的一位顧問。蔣介石不僅授予塞克特總顧問的職位。准許他以「委員長的委托人」的名義,在「委員長官邸」內代表委員長進行「與中國各機關之談話」,而且還規定,凡是塞克特在委員長官邸召開會議,參謀本部、訓練總監部、軍政部部長或次長以及軍事委員會各廳主任、兵工、軍需各署長均應到會。

此外。蔣介石還專門在南京設立了「總顧問辦公廳」,由塞克特上將的得力助手法肯豪森任「總顧問參謀長」。以「委員長代理人」的名義對各個部門發號施令,宛如南京國民政府的太上皇一般——每周二、周五上午十時是國民政府軍政部長、軍校官員預約登記與西克特會面的時間,由於過時不候,諸位養尊處優的大小官員們被迫提前排隊,成為了當時南京的一大景觀。

作為對蔣委員長重視和禮遇的回報,塞克特向蔣介石提交了一份《陸軍改革建議書》,在軍隊訓練、軍官培養、武器裝備的購置、軍事機關的整頓、特種兵建設等方面對前面幾任顧問的做法進行綜合、補充和發揮,對改進中國官員與德國顧問合作關系也提出了一些辦法。蔣介石看了建議書之後贊不絕口。

他為蔣介石提出的建軍三大思想影響了蔣的一生。這三條是:1、軍隊為統治權之基礎;2、軍隊之威力在於素質之優良;3、軍隊之作戰潛能在於軍官團教育之培養——而蔣介石也差不多一直是這么做的。

接下來,在塞克特的提議下,國民黨方面又根據軍隊每月的實際需要,制定了一個「精確的後勤供應計劃表」,據此向德國公司定購必需的軍火器械和有關設備,進而加強了中德兩國貿易,促成了中德雙方《中國原料及產品對德國工業產品交易合約之實施》的簽署——通過這一合約,一方面滿足了國民政府對德國軍火與工業設備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解決了納粹德國整軍備戰工作對鎢砂等戰略原料的需要。

總的來說,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比共產國際給中國紅軍派來的那位德國顧問,也就是李德同志要強得多了。然而,隨著上海紅軍的異軍突起,國民政府的分裂瓦解,以及何應欽的倒戈投敵,日本帝國軍隊的「南京無血開城」……德國軍事代表團為之奮斗的這一切「東方事業」,也就全都戛然而止了。

——汪精衛上台組閣之後,第一件任務就是解聘德國軍事顧問,以便於給日本顧問騰出位置……

於是,總顧問辦公廳就此解散,塞克特上將帶著諸位德國顧問軍官黯然避居德國公使館,一邊發電報請求國內的下一步指示,一邊則策劃回國的途徑——可惜此時的上海成了戰區,沿著長江前往海外的客運航線被戰火截斷,根本買不到出海的船票。而前往北方的津浦鐵路同樣也斷了。往西去武漢的班船倒是還有,但塞克特上將又不知道該怎么面對在那兒的蔣介石……所以,這批「德籍失業人員」就滯留了下來。

「……早在二月份日本帝國軍隊進駐這座城市的時候,您的使命就已經結束了,不是嗎?將軍。」

陶德曼一邊如此說道,一邊收拾起了辦公桌抽屜里的幾份文件,准備把它們丟進火爐里銷毀——雖然納粹德國並沒有參加此次干涉中國革命、圍剿中國布爾什維克分子的歐美聯軍,但也吃不准中國紅軍會對他們這些「資產階級敵人」抱有怎樣的態度……尤其是在得知了美英法三國駐上海領事館的糟糕下場之後。

為了以防萬一,德國公使館一方面根據國內「與中國赤色分子進行嘗試性接觸」的訓令,並不准備從這座即將陷落的首都立即撤退,一方面也在爭分奪秒地銷毀各種秘密文件,防止可能發生的泄密。

「……不,不,您搞錯了我的意思,公使先生。」塞克特上將擺了擺手,「……我們來到東方的直接使命,是為了幫助蔣介石先生建立一支現代化軍隊,以及相配套的國防工業體系。而從根本上說,則是為了讓中國能夠抵抗住日本的軍事入侵——現在,蔣介石先生雖然已經被趕出了首都,但他聘請我來中國的使命,也就是挫敗日本帝國的進攻,卻被他的敵人相當完美地實現了……您說這是不是很諷刺?」

他有些輕佻地撇了撇嘴,「……雖然如今的日軍依然占據著大片的中國領土,但我不認為在失去了全部海軍,並且連首都東京也被火山灰覆蓋之後,日本帝國居然還有勇氣把這場戰爭給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