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1 / 2)

這並不算是一個很好的應對措施。畢竟……劫持了人質——尤其還是李芸這樣重要的人質,如果不能好好做出後續安排,那最終的結果可能要比剛才更慘,不僅沈如玉自己要付出代價,那些平民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如果處置得當,也許她能做到的事情比想象的更多。

這么一想,沈如玉盡力的讓自己冷靜了下來,然後開始思考。

第一步……起碼得要保證身後的這群平民不會拖她的後腿。

如果她們和她統一戰線,也許情況還不會太過糟糕,就怕她們沒有勇氣和膽量,最後反而拖累沈如玉——這年頭的平民,你可以說她們淳朴溫馴,但事實是,大部分一輩子都認不得一個字,沒讀過一次書的平民,有時候眼光短淺的能讓你心塞致死,如果不好好處置,就會堪稱最坑的豬隊友。

這么想著,沈如玉扭頭去看之前向她求救的少年。在剛才那樣看似絕地的境況中,被拖出來的少女已經認命的絕望了,他卻依然試圖求救,這起碼說明他的求生*比其他人要強得多,這倒是個不錯的突破口。只是她的視線落在那個少年身上的時候,他還和少女抱在一起,此刻正呆呆的看著她,滿臉淚痕,好像還完全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

沈如玉在這種情況下居然被他的表情給逗笑了,「喂,小家伙。」

她的笑容似乎驚醒了對方,少年懵懵懂懂的瞪大了眼睛望著她,「是,是?」

「你想逃出去嗎?」

少年那一瞬間所露出的表情完美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當然想!

可是很快,他看著那些將她們遠遠圍住的士兵們,露出了消沉的模樣。「我,我想!可是……」

但沈如玉沒有給他說出「可是」後面的話語的機會,她側頭又望向了後方的那群平民,「那么你們呢?」

她的性格本來就悶騷,在陌生人面前頗為內斂,此刻要她誇誇其談的煽動她們奮起反抗,沈如玉自問自己沒有那個本事和能力,她信奉「神只救自救的人」,若是有人想要逃跑,不需她多說什么,也會抓住機會,比如那個少年。但若是害怕畏懼,她說的天花亂墜,就算說動了,路上碰上點什么狀況,估計也要奔潰,那造成的損失更大,那還不如一開始不要來,要知道,情況危機重重,每個想要逃跑的人都要自己努力才行,若是什么都不想做就想攀著人家指望被帶出去,最後可能反而會害的所有人都一起死。

此時她便只說了一句,「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留下來我不知道她們會不會放過你們,跟我走我也不知道你們能不能活,但大概能死的明白……直爽一點?」

平民們沒有人敢吭聲,她們好像都被眼前的這一幕給嚇住了。沈如玉倒也並不意外,從古至今,不論哪個世界,對於平民的標准都是越馴順越好,沒有到真正被拖出來的生死關頭的時候,這些人心里恐怕還充滿了僥幸,覺得也許下一個不是自己,覺得自己也許能活下來,覺得只要自己不反抗,表現良好,會被放走。

而現在,沈如玉冒了出來,她們恐怕不少人都覺得——太好了!這個人做了這件事情,可比我們嚴重多了!那些士兵肯定會先對付她,我們也許不會死了!我們還是乖乖的站在這里不要動,免得本來可以活下來,結果被她帶著一走,都要死了。

好像為了證實她們的想法,李芸這時候突然喊了起來,「若是你們能拿下沈如玉!本王饒你們不死!還有重賞!!」

沈如玉很快就發現,人群中不少人望著她的眼神頓時就發生了變化。

就連她救下的那個少年,也被他身邊的少女死死的攥著胳膊,唯恐他朝著沈如玉跑去,被劃入綁架者的群列里。這讓她實在忍耐不住嘆了口氣。

她並不奢求這年代的平民有多么高的思想覺悟,她之所以嘆氣,正是因為為她們感到悲哀——雖然很多人都說讀書讀得多沒有用,不過這么一對比,沈如玉覺得,她還是多讀點書吧。

她並沒有指望她們對她滿是感激,因為她並沒有將她們安全護下的把握,她們仍然處於危險之中,只不過比之前的必死之局比起來,多了也許可以用命搏出來的一線生機。但對於平民來說,她們的想法卻不是這樣——在這里什么都不做就被殺,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認命了。但事情出現了轉機——你又不能保證把我們安全的救走,最後還是死,你干嘛這么折騰我們?什么?為了那一點逃出去的機會可能要拿命冒險?那既然最後都是死,我在這里不動也許還能活下來,為什么要跟著你去冒險?在這里也許是等死,跟著你走那可是找死啊。

再說,做個良民,也許求求王爺求心軟了可以放我們一馬,那要是跟你一起走了,那就是挾持王爺的罪人了,那就肯定是要死的了。我們才不干。

沈如玉從她們那神色麻木的臉上居然很輕易的就看明白了她們的想法。

但除了為他們嘆息之外,她也做不了更多了,沈如玉不是神,她也只是個普通的人罷了。

她從一開始就不是抱著悲天憫人的救世主心態出手挾持了李芸,然後一腔熱血一定要把他們送走。她只是無法就這么看著他們死在她的面前,而她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不能做——盡管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但去不去做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