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1 / 2)

第一名第二名都是雲仲全的弟子,傳出去名聲怎么都好聽,雲家的私塾又迎來了一波學生熱,好在這一次私塾擴大了不少,倒也坐的下。

但一到開課的日子私塾就人滿為患了,從各地跑過來的人都擠在一堆里。

趙子致和江明誠也跟著謝顯來聽課了,江明誠看著這么多人都驚呆了,「怎,怎么這么多人?」

「一向如此,好在師母每次開課前都會排位子,不然就亂了。」謝顯早就習慣了這個場面。

雲毅看到他們三個,作揖:「阿顯,趙公子江公子。」

江明誠對雲毅的印象挺好的,「雲公子客氣了,你是阿顯的朋友,也是我朋友,稱我一聲明城也是可以的。」

雲毅大概也知道他們的身份不凡,也不敢托大,說:「雲毅比你們年小,不敢托大,便稱一聲明誠哥吧。」

江明誠也是個順勢而上的,「好,我就任你這個弟弟了。阿毅,你家書還有沒有了?」

原來打的這個注意。

趙子致不動聲色地說:「既然都叫他哥哥了,也喚我一聲子致哥吧。」

「子致哥。」雲毅糾結了一下,「等一下下課了,去我房間里,我房間里的書昨天剛擺上。」

謝顯調侃道:「阿毅,我也比你大,你怎么就不叫我一聲哥呢?」能和這兩位稱兄道弟日後也是一個助力。

「阿顯,我爹來了。」雲毅一本正經地說。

雲仲全這次開課的主題是民生,「談民生,首先就要說到民族,沒了民族談何民生。現在是我們漢人治理天下,但邊境有匈奴來犯,邊疆又有波斯時不時過境,我們安朝多民族,民族之間摩擦不斷,但我說的的民生是只全天下的民生,不單單只我們漢人的民生。」

第一個學生站起來了,「夫子,學生認為只有在我朝境內的人民才是我朝百姓。匈奴向來是我朝的敵人,我們只要北抗匈奴,西拒吐魯番,南擋南蠻,便可護住中原,進而取得民生。」

「不可,民族太多,如果打下了,兵力民力皆有損耗,這便不是民生而是害民了!」第二個學生站起來說道。

「蠻夷頑固不化,如果議和必定得寸進尺,倒不如打得他不敢說話,自古武力征服蠻夷才是最有效的。」

學生基本上站成了兩派。

江明誠和趙子致還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場景,都有些驚愣。

謝顯說:「這就是我們上課的方式,別的夫子估計只會自己說,然後學生點頭就好。雲夫子說,我們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課上基本上是我們說。」

然後雲毅就站起來了,「武力征服固然好,但有時候可以不花一兵一卒為何要用武力呢?漢人是我朝百姓,藏人,滿人,也曾是我們的百姓,如若我朝強盛,四方來朝,豈敢來犯?」

謝顯說:「唐太宗曾雲,天下各族皆一家。各族人民融洽相處,雖有戰爭,但大多數是臣服的。孔夫子曰:若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只要我朝強盛,文德皆修,豈怕遠人乎?」

然後又是一場激戰,雲仲全在上面聽著,偶爾用筆墨寫一下。

趙子致和江明誠也被這熱烈的氣氛感染,加入了這場辯論。

趙子致說:「天下是用武力奪取的,武力才是安定天下的根本,而文治理天下。民族之間有領土的爭議,匈奴每隔幾年來犯,更是不可能做到和平共處。只有打敗匈奴,讓匈奴元氣受損,邊疆才爭取太平。在現在看來武力是最有效的辦法。」

雲仲全忍不住說了:「你可知匈奴為何年年來犯?」

「匈奴大多數是春季短缺糧食,便來邊關搶,傷害了邊關的百姓。」趙子致怎么會不了解。

「既然如此,為何就不能幫助匈奴不缺糧呢?」

「夫子,難道讓我們安朝送糧給匈奴,這豈不和投向無一般,我們安朝的國威放哪里?若是給了一次,匈奴便會年年如此,還會以為我朝怕他。」

趙子致點頭,「正是如此。」

雲仲全說:「我的問題是民生,而非用何來征服外邦。為何不和匈奴通商呢,匈奴有健壯的牛羊馬,我們安朝糧食充裕,不遇大旱之年,便可將多余的糧食和匈奴換取牛羊馬,雙方百姓皆得益,糧食充裕了,除非匈奴中有不安分的,便不會來犯。

進而在蒙古設立政權,把持關口的同時,注意蒙古的意動。謝顯說得對,要修文德,但我們有文德,匈奴又如何知道?應該將我們的文化傳入匈奴,讓他們感知我們的文化,進而才能萬邦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