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出仕 (四 下)(1 / 2)

家園 酒徒 1571 字 2023-03-27

第二章出仕(四下)天漸漸轉冷,李旭的心也一天比一天變涼在他心中,真正的官軍應該是羅將軍、步校尉那樣叱吒風雲的鐵血男兒,絕對不該是身邊這些混吃等死的家伙這些人非但沒有馬上取功名的雄心,甚至學一學怎么握刀的心思都沒有

但失望的心情並不影響他每天帶隊巡倉,也不影響他與上司和同僚們打成一片劉弘基那天教導得好,如果你沒有力量改變現實,只能強迫自己去適應懷遠鎮這里雖然不理想,總好過了去別的行軍中做小雜兵況且身邊這些同僚雖然懶了些,色了些,心腸卻都不壞至少他們從來不做強買強賣,欺壓良善的勾當

『行軍和虎賁鐵騎不一樣!』經過了近半個月的琢磨,並與王參軍等老油子請教,李旭終於弄明白了大隋軍制的概況依照建國以來的傳統,全國兵馬分為禁軍、府軍、邊軍和行軍四大類其中禁軍也稱內府,是二到五品官員的後代才能加入的地方而府軍和邊軍是大隋的常備兵馬,加入後全家可以免除課役至於行軍,則屬於朝廷對外大規模作戰才拉起來的臨時隊伍,通常由府軍老兵擔任隊正、火長一類軍官,普通士兵全是強征來的百姓,鎧甲、兵器和戰馬都需要臨時征來的士兵們自己准備

此番東征,皇帝陛下一共征召了一百三十萬人,以府軍為骨干組建了十二個行軍,每軍人馬從五萬到三十萬不等唐公李淵負責在懷遠鎮替所有兵馬准備糧草,不隸屬於任何行軍皇帝陛下專門給了他一個從五品司庫督尉的職務,轄一千二百人,分為四個團十二個旅能當上火長、隊正、旅率、校尉的,幾乎每個人身後都有各自的背景

「實話實說,咱們這幫兄弟就是來混幾天日子,順便撈點功勞回去給父母長臉的你別那么看不開,整天沒個笑模樣虎賁鐵騎是厲害,咱大隋傾國之力不過養活了五千來人連皇上東征高麗這么大的事兒都舍不得帶上,你算算有多嬌貴老弟你在這是個隊正,到那里去,估計連火長都沒的做,別想不開,干!」王參軍一邊安慰著李旭,一邊勸酒他出身於淮南王家,世代簪纓的大戶可惜投錯了胎,庶出所以無法靠門蔭當官,只好到軍中先積累些功業

「人生行樂須趁早,兄弟!功名自古馬上取,這話不假但萬一失手,就成了幫對方取功名的那顆人頭看開點兒,有唐公幫襯著,你還愁不發達么?」說這話的是掌管刀甲、儀仗、厚衣、被褥的司倉參軍齊破凝,大伙都習慣稱他為老齊年齡只有二十五歲,看上去卻好像三十開外和劉弘基一樣,此人算個官宦之後,自幼被授了左勛侍的虛職家中人丁不旺,沒有兄弟姐妹,為了不出征戰死,所以主動投到唐公麾下來替大軍管理倉庫

「至,至少咱這不愁吃穿!傳遞家書也方便!」錄事參軍秦子嬰結結巴巴的插話他是壟右秦家的獨苗,寫得一筆好字,所以被李淵安排在軍中做錄事順帶著也干些幫著低級軍官們寫寫家書,幫王元通,齊破凝這些無聊人物寫寫喝花酒時專門用的情詩等雜務

「謝謝諸位兄長,我只是隨便問問而已之所以提起虎賁鐵騎,是因為有個老朋友在那邊做校尉!」李旭舉起酒杯,狠狠地飲了一大口,說道

傳遞家書方便,這好處他深有感觸唐公體貼下屬,對某些假公濟私的行為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低級軍官的家書總是搭官府公文的便,由驛卒經官驛傳遞如此一來,從懷遠鎮送信到上谷郡只需要兩、三天時間而易縣是上谷郡治所,如今縣令對李家十分客氣

縣令對李家客氣的原因是唐公親筆寫了一封信給郡守,告訴他李旭被自己以良家子的身份征辟過去棄學從商的選擇,屬於軍中秘密公務如今公務結束,身份也拜托郡守給改回來郡守大人覺得事情奇怪,仔細問了唐公派來的送信人,才知道上谷李家與壟右李家居然是同宗,如今唐公已經認下了李旭這個世侄,特地留他在軍中歷練

既然是唐公的世侄,那自然不可能是真正去經商既然已經在軍中當了隊正,並可能繼續高升,那自然不可能是逃兵郡守和縣令都是干吏,這么點推理難不倒他們所以不到半天時間,李旭的事情就統統得到圓滿解決作為地方父母,縣令大人還親筆寫了品學兼優四字評語,交由下書人送給唐公,算做自己對本縣賢良的推薦

得到兒子的消息後,李旭的父母也很快托人捎來了家書對兒子突然離開蘇啜部以及馬上到手的兒媳不翼而飛的原因,兩個老人在信中沒有多問只是告訴李旭,家中一切安好,兩次托人帶來的財物均以如數收到長房大哥聽說李旭有了出息,特地邀請老李懋參與族中事務這回,父親李懋不用再多交香火錢,而是像其他長房兄弟叔伯一樣,每年都可以從晚輩們交來的香火錢中分一份奉養

「唐公於你有知遇之恩,你必傾力而報之勿以家中父母為念,切切!」信的末尾,老父李懋再次重復每當看到這幾個字,李旭就想起父母去年秋天在油燈下為自己准備行囊時的身影,一遍遍將包裹捆好,又一遍遍翻開,唯恐其中遺忘了什么重要的東西…….

對於唐公的大恩,李旭早已銘刻於心雖然他涉世未深,卻也知道唐公親筆書信對一個鄉野間的普通農家意味著什么如果沒有唐公那封信,縣令大人不會注意到自己的「才學」如果不是聽說自己做了隊正,族中長房叔叔伯伯們也不會想起自己的父親李懋年齡已高,早應該享受晚輩奉養的事實來

「頭二十年看父敬子,後二十年看子敬父!」李旭在初雪後的軍營里巡視著,想著去年出塞時九叔的話這些不經意間說出的,鄉願得掉渣的話都應驗了即便是為了父親所受到的尊敬,他也要在這寒冷的軍營中繼續堅持下去

但是,曾經把許多人生道理用最朴實語言教給他的九叔卻再沒了消息李旭送出的第二封家書中曾專門問過父親,但父親的回信中卻對孫九只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