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2 / 2)

因為這會影響到京師保衛戰的大事。

一個太監站在書房門前俯首說道:「殿下,於老師父回京了,馬不停蹄的到了王府門前,眼下在正廳等著,是否宣見?」

「請,快請。」朱祁鈺點頭。

於謙的面色一如既往的蒼白,他這三天的時間,休息的時間很少,甚至連鞋子上都帶著泥土,褲管上滿是水漬,他緊走了幾步俯首說道:「殿下,皇上在大同府叩門了,大同府參將郭登未曾給皇上開門。」

「大同總兵官劉安,大同知府霍瑄數人攜帶金銀前往覲見,卻未曾見到人,嚎哭不已。」

朱祁鈺摁著曹吉祥的頭,把朱祁鎮在宣府叩門的事按了下來。

但是朱祁鎮就是朱祁鎮,立刻跑到了大同府叩門。

經典復刻。

於謙甩了甩袖子,跪在了地上,大聲的說道:「殿下,大駕為奸臣所誤,留陷虜庭。」

「皇親、公、侯、駙馬、伯及在廷文武群臣,皆以為天位久虛、神器無主、人心遑遑、莫之底定,太子幼沖,未遽能理萬機,還請殿下為大明江山之固,一攔朝綱,以安天下之心。」

朱祁鈺搖頭說道:「於老師父,孤已經是監國了,不是已經一攔朝綱了嗎?若是再進,則是皇帝位了,此乃大逆不道,皇兄回了京師,是要責難我的。」

明知故問罷了,這其實就是大明的一個禮數叫做三推而就,應當是源自周禮,具體朱祁鈺也不慎清楚。

於謙起身來,皇帝朱祁鎮能不能回來還要兩說,哪怕是真的回來,你拿著一本李世民的《帝范》手不釋卷,朱祁鎮回來,焉有命在?何來責難教訓一說?

「岳謙作為中使已至宣府,正在前往瓦剌探視皇上的路上,想必,會帶回來好消息的。」於謙含糊不清的說道。

朱祁鈺點了點頭,這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戲,該演還是得演。

「殿下。」於謙有些奇怪的說道:「京中沸沸湯湯,臣剛入京就有朝臣哭訴,說殿下在查在廷文武妻兒南下之事?臣以為此事不妥。」

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和名單推給了於謙。

於謙看了半天,才知道了朱祁鈺的用意,便不再進言,這些人命運如何?就全看郕王的心思了,畢竟郕王登基已成定局。

「通惠河的事情辦得怎么樣了?」朱祁鈺問起了正事,勸進是演戲,勸仁是於謙作為臣子的天職,至於皇帝聽不聽那就不歸他管了。

眼下的當務之急,還是通州糧草入京。

「殿下是問吊起來了嗎?」於謙的面色有些古怪但還是低聲說道:「殿下,通惠河中有黑眚作亂,黑眚畏火,被神機營甲士擊斃,黑眚…都吊起來了!」

黑眚是一種傳統的水鬼,相傳專門掠食家中小兒為食,於謙是假借黑眚之說,給那些占著通惠河吸血的蛀蟲們一個面子。

這可能是最早的水猴子的謠言了。

相傳宋神宗時候,黑眚夜見寢殿上,然後神宗崩,而又宋哲宗數見黑眚,哲宗崩。

最後到了宋徽宗趙佶的時候,黑眚漸晝見。

大明也有類似的謠言,比如只要朱棣要修葺通惠河,就會被黑眚給擾亂。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玩意兒,就是有些人,在裝神弄鬼罷了。

朱祁鈺聽聞,十分確定的說道:「於老師父,你給了他們體面,如果有人不想提面,還請於老師父幫他們體面了。」

「臣領旨。」於謙俯首稱是。

若非朱祁鈺的那道命令,通惠河的事兒,還真的不好辦。

他剛到通惠河,就有不少人遞了拜帖,讓他離這條河遠一點,還讓他好自為之。

朱祁鈺的吊的命令一到,牛鬼蛇神盡數散去,修葺通惠河十二道閘門,只用了三天就弄好了。

「於老師父,有些問題,不流血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朱祁鈺語重心長的說道。

於謙,太過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