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里水路(1 / 2)

「陛下要不要冉思娘,我們臣子哪里知道?送走了再說,若是留在軍中,等著被陛下治罪嗎?」楊俊才懶得管陛下要不要。

陛下要不要是陛下的事兒,他送不送是自己的事兒。

楊俊是個軍中悍將,死戰不退他眉頭都不皺一下,但是讓他面對朝中那些個御史喋喋不休,他也有點畏懼。

萬一再扣一頂不忠、枉顧軍法的大帽子下來,他可擔不起。

正統年間,那種興文匽武的亂子,他可是不想承受。

軍隊就該想的簡單些,想的復雜了,既退不了敵,更保不住自己。

陛下治軍極為嚴苛,臨陣連坐,堪稱酷烈,但是軍將們都知道,嚴明了軍紀,反而不會給御史們落下口實。

他們隨便折騰隨便噴,抓不到痛點,無法查實,才是根本的立身之法。

這冉思娘倒是極為靈秀,可是再靈秀,這是臨陣,楊俊雖然遠在靖遠府,但是軍紀常懸顱頂,他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吳侍郎,熟苗寨主、苗酋領來了嗎?」楊俊問到了正事,召集這些熟苗,宣諭陛下政令,和大軍的掌令官息息相關。

吳寧趕忙說道:「都到了。」

熟苗,有的是漢化的苗民,有的是從中原遷徙之九溪十八洞的中原百姓,漢蠻都有,但是無一例外,都是心向王化之人。

上次廣通王造反的時候,許多熟苗都走到了各個生苗寨子里,安定苗寨。

楊俊站起身來說道:「我也去,他們畏威,以為大明軍隊平叛之後,要燒殺搶掠,大屠苗寨,這個傳聞非常的廣泛。」

「陛下說過,我們不僅要軍事勝利,同樣要政治勝利,更要宣諭勝利。如果我們只是拿下了城池,攻城拔寨,是無法安定地方的。」

「宣諭教化萬民,乃是大軍前來的主要目的。」

楊俊乃是太平伯,四勇團營左都督,乃是大明的勛貴,大軍的元帥大將,他如果不出現的話,這些熟苗會很驚恐。

這些熟苗的心思,都無法安定,何況生苗?

府衙的偏堂十分的安靜,許多熟苗都是面露驚恐,他們有些驚懼,每到大軍至,那就是血雨腥風一片。

大屠少有,但是賊過如梳,兵過如篦,大軍劫掠起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尤其是王驥帶領大軍在貴州作威作福,軍紀敗壞,可是沒落下什么好名聲。

但是這次來的大軍,軍紀嚴明,從不滋擾百姓,即便是城門前的軍士,只要安安穩穩,從不怒斥辭色。

劫掠從未有之。

楊俊以為人數不多,因為未進門的時候,十分的安靜。

但是他一進去,才看到擠滿了人,至少有七八十人,這些都是附近的熟苗。

楊俊走到了正中央,大聲的說道:「大軍並不是為了帶來殺戮,而是為了平叛!除了平叛之外,也為了安土牧民。」

「我在這里,跟你們約法兩章,殺人者死,擾民者誅。」

殺人者死是朱祁鈺講的第一個公平,那么第二個公平就是擾民者誅。

相比較手無寸鐵的百姓,大軍顯然是強勢的那一方。

楊俊話鋒一轉,厲聲說道:「但是若是有擾軍者,干擾大軍調動延誤軍機,襲擾大明軍隊平叛安民者,一律按叛軍論。」

「莫要自誤。」

大軍是暴力機器,如果有人膽敢襲擾大軍,干涉大軍的平叛,大明軍隊肯定不會饒恕他們。

權力和義務,從來都是對等的,沒有只享受權力,而不履行義務的說法。

大明軍隊帶來了安定的同時,對百姓的要求並不多,如果這么簡單都做不到,那和叛軍無二。

軍隊條例上,從來沒有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條例。

朱祁鈺用厚賞增加軍隊犯罪的成本,但是並沒有沒收大軍安定四方的武器,對於什么行為是等同叛軍,大明軍隊也有著嚴格的規定。

其中的界限就是襲擾。

襲擾就是襲擊擾亂。

楊俊要跟熟苗說清楚,哪些是絕對不要做的事兒,比如投砸石塊、張弓瞄准等等這些都會立刻引起反擊。

大軍是強勢方,手中握有火銃,是訓練有素的暴力工具。

楊俊先劃出了線,這條線很低很低,大低到熟苗們議論紛紛,一個熟苗試探的問道:「軍爺,就是說,我們不擾軍隊,大軍就不會侵擾我們了嗎?」

楊俊點頭。

「燒殺搶掠都不會?」

楊俊再次點頭想了想,解釋說道:「苗民苦寒,頗為窮困,一家資財,還沒有一把火銃貴,為何要搶?」

「敬請安心。」

楊俊這番話頗為瞧不起苗民,但是就是這番話,卻讓熟苗松了口氣。

原來是看不上啊!

楊俊無奈,宣諭政令他們不聽,大軍說他們不會燒殺搶掠,他們不信。

但是說他們窮,搶他們浪費鉛子火葯,他們反而覺得合理了。

楊俊厘清了雙方權力責任之後,笑著說道:「我們將會在附近的地區,陛下手中持有湖廣等地的天氣,會在貴州等地,更換一批田畝作為官田,進行耕種,若是手中有地契田畝,可以前來更換,或者販售。」

「這些田畝都是官田,關於農庄法諸多事宜,還是請掌令官宣諭政策。」

對於農庄法,貴州百姓了解不多,十萬大山信息閉塞,又不住官道附近,比湖廣那些偏僻地區都不如,他們甚至連大明發生了土木堡之變都不太清楚。

但好在農庄法並非新鮮之物,在百姓看來,不過是更加復雜一些的軍衛法而已。

這讓楊俊松了口氣,大明當年四處設立衛所,即便是在永順宣慰司、播州宣慰司,也有軍衛所。

對於百姓而言,他們還是以甲里生活,只不過多了掌令官管理,多了人教他們讀書識字。

雖然他們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同,但是有書讀,有軍衛儒學堂設立,對於百姓而言,乃是好事。

楊俊全程都在,認真的解答了一下百姓的意見之後,繼續說道:「明日之後,諸多掌令官會跟隨你們前往苗寨,宣諭陛下諭旨,我這里要警告你們,這些掌令官都是天子門生。」

「每一個都是陛下親自教授之後,才到了大軍做了掌令官,現在他們到各苗寨宣諭,還請諸多土蠻,力保他們的安全。」

這番話有很強的威脅的性,就是告訴熟苗,掌令官在軍隊的地位極其特殊。

若是宣諭之中,因為意外死去,那是天命,若是人禍,那就不能怪大軍無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