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2 / 2)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你去把於少保和胡尚書請來。」

興安俯首離去,然後去找了正在忙於案牘的於謙。

「陛下這不是剛回京嗎?」於謙寫完了自己對講武堂庶弁將和掌令官的課題本的批注,眉頭緊皺的說道。

興安認真琢磨了下笑著說道:「咱家和陛下說起了襄王就藩之事,才來請於少保。」

於謙一愣隨即說道:「宗人府事,你差人去尋禮部尚書胡濙來。」

興安笑著說道:「另外有人去了。」

於謙站了起來,來到了聚賢閣的二樓,在御書房見到了皇帝,沒過多久,又見到了胡濙。

「皇叔想要就藩,朕打算讓他們留在京師好了。」朱祁鈺十分平靜的說出了自己的一個決定,但是這個決定讓兩位重臣都嚇出了一生的冷汗。

「他們在地方也要執行藩禁,還不如就住在十王府內,也免了再發生類似叛亂之事,惶惶不安。」

把龍子龍孫們,都拉回京師,是朱祁鈺早就有的想法,上次藩王就藩,還要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時候了。

朱祁鈺繼續說道:「事實上,自洪武年間諸王就開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俸而不治事,本就無職無權,何必再在地方滋擾百姓呢?就留在京師,跟朕共享治平之世不好嗎?」

大明的藩王分為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洪武年間,真正的藩王。

在洪武初年,諸王還有五千到三萬不等的兵馬可供調遣,在外敵入侵之時,有掌所轄府州縣大小一切事物之權力,抵御外敵。

第二階段,到了洪武末年,朱元璋就開始了著手削藩,王貴而不臨民,限制藩王的權力,並且不讓藩王在新帝登基的頭三年回京祭祀。

這也是為何朱棣派了三個兒子回到南京,祭祀朱元璋的原因。

而後到了永樂年間,朱棣又經過了多次的遷王府之地,削弱各府護衛等行為,徹底剝奪了藩王的兵權。

一直到了宣德年間,剝奪趙王府衛,開始第三階段的養豬模式。

大王搖身一變變成豬王爺,權力早就丟的一干二凈不說,連出門都不能,否則就會引得申飭,藩禁制度一直持續到了明末。

事實上,到了此時,封藩制度,已經沒有了國初的時代背景,更沒有了任何的好處。

除了給各地投機者造反的大義之名以外,沒有絲毫的用處了。

胡濙和於謙看了一眼,他們才知道,陛下准備了這么一件大事,廢封藩制。

胡濙俯首說道:「太祖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朕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

「群臣對曰:封建諸王,以衛宗社,天下萬世之公議。」

胡濙首先指出了封藩是祖宗之法,而且指明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封藩主要的原因還是各地不服王化,一些人眷念前元之縱,外有北元虎視眈眈,隨時准備南下,各地藩王領兵,好定朱家之天下。

胡濙認真的想了想說道:「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遷了寧王的府邸至南昌府,又將齊王父子,谷王父子貶為了庶人,周王,代王,遼王相繼獲罪,被削了護衛。」

胡濙的意思很簡單,其實太宗文皇帝削藩削的比建文朝更狠。

但是太宗文皇帝的削藩是有條不紊,是循序漸進的,而且是不見血的,並且文皇帝是馬上皇帝,自然做的。

朱祁鈺當然聽明白了胡濙的話,他笑著說道:「就是讓各地藩王住在京畿罷了。」

大小時雍坊,將官員和勛貴都關在了官邸之中,朱祁鈺就是將官邸的適用范圍擴大了一些。

在各地養豬也是養,為何不集中養殖呢?

更方便管理。

朱祁鈺看向了於謙,在國家之制這件事上,於謙十分專業。

朱祁鈺這是從大明公權的角度出發,胡濙是從宗族禮法的角度出發,失去了時代背景,再封藩已經毫無意義。

於謙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陛下,襄王還是得回襄王府。」

襄王不一樣。

襄王三次監國,若是繼續留在京師,倘若皇帝生病之類的事兒發生,立刻就是人心涌動,這萬萬要不得,對國朝不穩。

至於其他親王,都已經傳了幾代了,即便是出事,輪也輪不到他們。

朱祁鈺認真的思慮了半天說道:「朕本欲留襄王到大軍歸來,讓襄王看看大軍軍威,授功賞牌之後再去襄陽。」

「只能讓他先回去了。」

於謙說的有道理,若是繼續留襄王在京,就只有一條路了,殺了他。

三次監國,只能和泰伯一樣,離開京師的權力中心,否則就只有死路一條。

朱祁鈺並不想要襄王的命,這位嫡皇叔,不是不知天命的人,而且是有功於社稷。

「稽王也不能留在京師。」於謙又說到了稽王府,這個王府之特殊,若非大明沒有先例,於謙都想把稽王府一家能扔多遠扔多遠,殺又不能殺絕,留著日後,是個隱患。

在於謙看來,就國家之制穩定的角度,稽王府最好去的地方,是慢八撒。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對稽王府有安排。」

於謙俯首說道:「那臣以為緩緩圖之,既然趙王、鄭王、荊王、淮王回京了,自然留在京師,其余藩王依舊留在各地藩鎮,先看看,若是在京不利大明,則再封藩出京便是。」

先試試再說,要是行,就把那些龍子龍孫們,召回京師,要是不行,再封出去。

當初寧王朱權,不就是從大寧衛遷到了南昌府,用南昌府布政司的舊宅做了王府嗎?

國家之制,且試且行。

「讓襄王去重慶府如何,正好遵義府也劃分到了重慶府之內。」朱祁鈺提出了一個想法。

貴州有煤,雲南有銅,川藏有鐵,如果疏通了烏江水路,可以將滇銅、貴煤、川鐵順流而下,那貴州、雲南和川藏的治理,朝廷也會重視起來。

大明缺銅少銀,尤其是現在景泰通寶的大規模鑄造,即便是景泰通寶是鐵錢,但是依舊要有銅。

而滇銅一年可產千萬斤,這對西南的安定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襄王毫無疑問是個有才能的人,而且身份還特殊,如果去西南方向治理有方,未嘗不是一件美談。

於謙無奈,陛下又想釣襄王了。